
八字成语故事大全
1、认为事情与自己无关,就把它高高地挂在一边不管。
2、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答瞪眼,用嘴咬对付嘴咬。比喻对方怎么来,就怎么反击。
4、形容未行动时象旧时未出嫁的闺女那样端庄持重,不动声色;一旦行动起来就象脱逃的兔子那样敏捷。
5、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有各的办法或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6、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后被派出使西域 (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他首先到郑善国。国王早知班超为 人,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忽然变得怠慢起来。班超召集同来约三十六人说:“郑 善国最近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来笼络他,使他躇踌不知顺从那一边。聪 明人要在事情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发现它,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经过打听,果然是这样。于是班超又约同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处境很危险,匈奴使者 才来几天,郑善国王就对我们这么冷淡,如果再过一些时候。郑善国王可能会把我们绑起来 送给匈奴。你们说,这该怎么办?”当时大家坚决地表示愿听他的主张。他使继续道:“不 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较好的办法,就是在今天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来使,迅速把他们杀 了。只有这样,郑善国王才会诚心归顺汉朝。” 这天夜里,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个同伴,冲入匈奴人住所,奋力死战,用少数人力 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后的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用来说明人们做 事,如果不下决心,不身历险境,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例如有几位科学 家为欲研究利用冰川化水灌溉农田的可能性,准备到冰山实地考察和实验。这是一件危险而 艰辛的工作,但他们认为不实地去考察研究,便不能得到结果。这种情况,便可说是: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1“虎穴”指的是(险境或艰辛),"虎子"指的是(你要的成果、目的) 2虎穴指的是(冰山实地),虎子指的是(的实验成果) 2)我们国家为得到内陆并盖资料,派了科考队员去考察,真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政委带领军队在黄陂打伏击战,打到最后有一 对敌军拼命逃向山谷口,然后聂政委亲自下山攻打敌军, 尽管这样很危险。聂政委顾不得危险,带人冲向了战场。 这场战斗歼灭了大批敌人,还活捉了两个师长。这种情 况,可说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根据群众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缺点错误,就予以改正;没有缺点错误,就加以勉励自己。
8、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9、?3个步骤+6个答题技巧,小学阅读理解拿满分!
10、比喻被眼下细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因为。
11、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侵蚀,可经久不坏。
12、?小学语文1-6年级出色日记大全,收藏起来借鉴参考!
13、比喻不冒危险,不经历最难最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14、(提示)比喻由于行为不慎而使对方有觉察与防范。
15、? 小学考试中常见的语文句式变换详解,逢考必出,为孩子收藏!
16、?古诗词里的这些字,99%的人都读错了音,你读对了吗?!
17、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监督着,如有错误决不能隐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
18、? “小学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8个题型”,掌握了小学语文次次一!
19、? 人教统/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题讲座视频辅导(共9讲)!
20、?小学汉语拼音的重难点总结,复习时很好用!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可,可以,行。
22、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23、(释义)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没有长期坚持。
24、周瑜又打黄盖,让这老将用“苦肉计”去诈降曹操。 实际上,黄盖在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以诈降的方式冲向曹营,发起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