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礼仪主要内容
1、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办公室内不高声喧哗,不东张西望,不随意走动,不乱动办公室的物品;与老师交谈时,注意礼节礼貌,办完事后向老师道谢,出门后随手关门。
2、 老师到宿舍探望同学、检查工作时,同学应暂时放下自己正在干的事情,起立问好,主动让座,与老师交谈时不躺在床上(病号除外)。
3、 上课时,姿势端正,专心听讲,不制造噪音,不随便打断老师讲课,手机须关闭。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名字方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4、(4)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5、 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文明礼仪主要内容)。
6、 衣着整齐,进教室面带微笑,平视教室。如果老师在教室,应向老师致意。
7、(2)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8、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9、俗话说:“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正值青春的我们应该是血气方刚,而不是无精打采,没有一点精气神儿。端庄的举止中所流露出的是个人的修养与内在美。内在美美在心灵,与外在美不同,中学生要侧重与真善美的心灵美。
10、我们常说做文明人,讲文明话。文明礼仪,伴我行。礼仪从小方面讲就是人的修养,思想这些行为的外在表现。从大方面讲,是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习俗,文化的体现。
11、❖知道按顺序排队是一种文明礼仪行为。培养幼儿如遇到他人有急事时,可让出自己的位置让他人先行。
12、握手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握手时应注意不用湿手或脏手,不戴手套和墨镜,不交叉握手,不摇晃或推拉,不坐着与人握手。
13、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不践踏草坪;不在校园内乱写、乱画、乱张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14、(5)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15、除此之外,各班主办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校园板报,各班同学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对个人较为可靠的认识和看法。
16、(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17、(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拴腰间,不披衣散扣。
18、本书一是在内容上吸取了新知识、新成果,摒弃过时的知识,体现较强的时代性;二是以人物、目标、问题为驱动,加强实践性、可操作性。包括分为仪容、服饰、仪态、会面、沟通、宴请、出行、职场、会务、服务、涉外11项任务,每项任务就是一个礼仪活动训练单元,由“学习目标”“案例导入”“基本知识”“能力提升”“课后练习”“评价考核”六个部分构成。让学生做中学,在学中练,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掌握几班礼仪规范,将礼仪规范不断内化为行为习惯,塑造出全新的自我。
19、语言文明,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进、坐)、欢迎您(光临、参观、指导)、谢谢、没关系、对不起、再见、晚安等,音量适中,讲普通话,不说粗话。
20、介绍就基本方式而言,可分为:自我介绍、为他人作介绍、被人介绍在种。在做介绍的过程中,介绍者与被介绍者的态度都要热情得体、举止大方,整个介绍过程应面带微笑。一般情况下,介绍时,双方应当保持站立姿势,相互热情应答。
21、 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大家都来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得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需要,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
2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等,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如今,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23、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
24、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从内容上有仪容、举止、表情、动作,语言,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25、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
26、日常活动中,老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基本礼仪教育。
27、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因此,要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28、幼儿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体会在用餐礼仪上中西方的异、同之处,体验西餐中各种餐具的用法,知道吃西餐的基本礼仪。
29、 第二方面: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之间礼仪。首先,在课堂上,我们要先向老师行礼问好,等到老师回答后,再坐下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其次,下课铃响时,不能再像小学一样提前收拾东西,而是等到老师宣布下课后再出去,课下不吵闹。见到老师要行礼问好,听从老师教导,不顶撞老师。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30、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1、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乱丢果皮纸屑,注意保持地毯、地板的清洁。吸烟时,把烟灰磕入烟缸;吃食品时,把骨、刺、牙签、口纸等物,放到盘中或桌上,不得随手丢到地下;个人的不洁物品,应丢入垃圾桶,或放入自己的手帕或口袋中;保持桌椅、沙发的清洁,不用脚蹬踏。进入干净的市内,应先在门口提擦鞋底再进入。雨雪天应把雨具放在门外或前厅,不要把雨水、雪水、泥巴等带入室内。注意不要弄脏主人的器皿、家具、门窗、墙壁等。
32、 参加大型集会要整队入场,领导、来宾到会,须起立鼓掌欢迎;散会后请领导、来宾、老师先退场;遵守会场秩序,不中途退场,不看书报,不乱讲话,会后按次序退场。升国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神态要庄严,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33、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他人。因此,递物时须用双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递交名片:双方经介绍相识后,常要互相交换名片。递交名片时,应用双手恭敬地递上,且名片的正面应对着对方。在接受他人名片时也应恭敬地用双手捧接。接过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或有意识地读一下名片的内容,不可接过名片后看都不看就塞入口袋,或到处乱扔。
34、2020年10月9日中午,文学院于齐越楼第二阶梯教室开展了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会议,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文明意识,树立良好礼仪规范。会议由20级李云洁同学主讲,文学院20级全体学生参加。该会议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35、交际礼仪形式的多样性:交际礼仪的种类繁多,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就其日常交际活动中常用的礼仪就有鞠躬礼、握手礼、亲吻礼、拥抱礼等多种形式,正式交际场合中的礼仪更是多种多样,礼仪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
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明细节虽小却是“天大的小事”,唯有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才能让文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文明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感染力、凝聚力、推动力,进而升华为一种城市的名片,一种国家的形象,一种民族的精神。
37、通过本次预防溺水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较为可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有效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38、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39、此外,我校主抓较为可靠的郭校长通过校园广播,对全体学生进行了“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较为可靠教育和动员,他给同学们普及了预防溺水和溺水救援的较为可靠知识,代表学校对全体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当前食品卫生较为可靠、交通较为可靠、运动较为可靠、实验较为可靠、防踩踏等较为可靠工作逐一进行了强调。整个发言详实、多方位。各位学生听得非常认真。纷纷表示,会把较为可靠知识牢记于心,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