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做人36字诀
1、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曾国藩对于书法理论的阐述见其《日记》、《家书》及一此文章中。他首先对当时阮元抛出的南北书派论有独到的认识,他既赞成又提出批评,主张南北兼而有之。他对书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说。
3、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4、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
5、曾国藩讲:“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7、保养真气。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歪光明正大,所作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8、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9、做人,不要太过看轻他人。伤害别人,得意一时,失意医师。看轻别人,快乐一时,失去的感情却是永恒。
10、忠: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11、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天底下有才之人,却因狂傲致败。
1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13、浑: 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
14、做大事的人,不能恃才而骄,真正的财富是开阔的眼界与丰富的阅历。
15、(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16、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日忿,阴恶曰欲。治身之道,必防其患。刚恶日暴,柔恶日慢。治口之道,二者交惕。日慎言语,日节饮食。凡此数端,其乐维何?礼以居敬,乐以导和。阳刚之恶,和以宜之。阴柔之恶,敬以持之。饮食之过,敬以俭之。言语之过,和以敛之。敬极肃肃,和极雍雍。穆穆绵绵,斯为德容。容在于外,实根于内。动静交养,啐面盎背。(《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人性本善。之所以有不善,是因为本初之心受到了干扰。因此,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境界,清净自己的内心,无他,只需去除干扰因素。
17、俭: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
18、“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9、(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或手淫的情况。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20、对妄图逃逸者,关紧门扉,把严路口;对守纪不严者,痛下杀手,不留后患。
21、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22、硬: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23、“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2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5、(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26、品味一颗米饭的香甜,才能明白整个自然的慷慨。
27、追求上人的境界,需要坚定不移的志向,也需要深厚的积累。大海,不会因表面飞溅的浪花而有丝毫改变;巍峨的高山,也不会因滚落几块巨石而有损它的形象。
28、转载请注明来源 | 编撰整理 | 释放能量SFNL88
29、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慑,谁敢予侮?岂伊避人?日对三军。我虑则彼纷不纷。(《曾文正公全集文集》)不良情绪中,恐惧最扰人。然而,细细想来,我惧的是什么?过去不可惧,事情已经解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当下不可惧,目所能及,手所能触,心所能思,证明我命堪当,何惧之有?较好令人恐惧的,是还没有到来的事情。可是,事未发生,皆为幻觉。我们恐惧的,只是一个幻觉。
3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31、退: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32、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
33、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34、心存善念,嘴上则能留德。话出口前,会顾及他人感受;而言是非,信口雌黄,终会伤人又伤己。
35、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赞。
36、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37、0专: 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38、探索曾氏的内心世界,发表作者的读史领悟,是《评点》的较大特色。比如推动曾氏将湘军做大做强的一动力究竟是什么?又如曾氏官越大、权越重、心里越恐惧、行动越谨慎。他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在评点曾氏为母亲办丧事时,提出了“孝道平衡了“三从四德”’的观点;在评点曾氏教子时,提出聪明并不是人的重要美质等等。
39、再次出山后,曾国藩处事风格大变,对待别的官员,说话委婉温和,不再疾言厉色。
40、修身养性,不是细雨霏霏的工夫,需要雷霆万钧的勇气。人只有一颗心,却似统率着千军万马,里面有君子,更有小人和歹徒有的贪美酒,有的溺肉欲,有的想劫掠,有的想。柔弱的统帅,往往被裹挟着踏上不归路。
41、明朝胡九韶,家贫无余粮。他一边教书、一边农耕,虽勉强温饱,却自得其乐。
42、他自己虽极忙,也坚持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他苦口婆心地要求弟弟们不要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甚至将恒强调到一种极端的程度:不能因考试在即,就将未看完的书放下。正是日有所课、持之以恒地坚持,才奠定了他内圣外王的人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