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明节古诗四句
1、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4、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5、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
6、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7、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8、其清明日忆诸弟
9、记得在读书的岁月了,一首清明的诗词。
10、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
11、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12、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3、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
14、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元宵节: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明唐寅《元宵》冬至: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端午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5、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6、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
17、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18、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9、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20、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二、清明节古诗四句拼音
1、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2、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4、(预设: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借助某种事物抒发感情,我们把这些寄予诗人情感的事物,称为意象。)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7、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8、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
9、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0、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11、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12、想象画面,学习:清明时节雨纷纷
13、过渡语:那唐代诗人杜牧又是怎么度过清明节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学习。
14、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5、师:像这样的意象太多了。如明月、清风、竹子……而“雨纷纷”这样的意象,出现在这样的诗句里,就是用来表达绵绵不断的思念。
16、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17、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8、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清明祭诗》
19、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20、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三、清明节古诗四句短诗
1、这个词语正是诗中的妙笔呀!因为牧童的一个动作,让诗人看到了希望,让他有了前行的动力。虽然杏花村在远处,可已经住在了诗人的心里。
2、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
4、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5、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6、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家一片芍药,一寸芳草。恩恩爱爱,白头到老。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夏荷昔日一别,悲痛欲绝。忘却一切,难舍夏荷。
7、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8、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出名的一篇:
9、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0、回复3各县人在外QQ群、各县人在北京QQ群
11、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12、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
13、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
14、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5、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16、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7、您在哪里还好吗?可否知道我们想念您?
18、这首前两联写清明节面对美景,思念家乡,后两联写有好友同事相聚,可以一起排遣思绪。“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看似平实,却道出人心中深情,实是佳句。
19、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20、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四、清明节古诗大全四句
1、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2、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3、描写秋天的诗句词描写秋天的诗句
4、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5、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6、由“得意正当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欢乐心情,马儿在松软的泥地上行走,马上的人儿袖中笼着马鞭赏花,看花色融成一片,到天晚的时候,不能再留恋了,回去的路上看青草无际,看炊烟袅袅。
7、这首词是写西湖春游的名篇。在绿色的柳林中,走着红色车轮的芳车。傍晚游人离去,不少人喝醉了,喧闹声一片。一直走到城头,路上都是花朵掩映。
8、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9、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10、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11、赏析一:创作背景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12、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能够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13、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14、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15、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16、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有哪些?文人墨客也随意挥洒着笔尖,将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绘得淋淋尽致。其中不乏带有浓浓的怀念亲人哀思情感、或者是清明踏青的悠闲自在表达。整理了部分清明节经典古诗词句。
17、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18、针对此首古诗的课后习题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1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0、虞集在《听雨》中,写下了:“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五、清明节古诗,四句
1、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游玩,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死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休要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不妨乐而忘返。
2、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3、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4、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6、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7、(3)拓展“雨”的意象
8、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9、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0、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11、清明时节本该和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让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12、我喜欢这首诗,算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既为绝句,首先平仄上合乎规范,其次后两句对偶工整。从内容上看,前两句从人之常情写起:天下所有人都有父母,父母和儿女之间的爱是刀割不断的,这种爱是永恒的,儿女能陪伴父母活到一百岁,但是,父母却不能陪伴儿女活到一百岁,岁月无穷,生命有限。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即使一个人不生病,也有寿终正寝的时候。前两句用通俗简练的语言,把人生的这种规律揭示出来,也表达了诗人面对生老病死所表现出来的豁达胸襟,这是对人生的彻悟,平淡中见非凡。
13、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14、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15、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6、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7、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18、这是本学期的第二次古诗教学,时间节点刚刚好。在清明节左右上了《清明》这首古诗。无论是为了应节还是应景,都得认真备好课。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用一生备好一节课。”我自认没有这种态度,但也花了整整几天去认真备这节课。
19、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20、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清明日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