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子治家格言
1、《朱子治家格言》小到洒扫庭除,关锁门户,大到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近四百年后的今天,字字句句依然沁人心扉。
2、(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3、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4、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5、嫁女儿要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要要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求端方的淑女,不要计较厚重的陪嫁。
6、狎(xiá)昵(nì)恶(è)少(shào),久(jiǔ)必(bì)受(shòu)其(qí)累(lèi);屈(qū)志(zhì)老(lǎo)成(chéng),急(jí)则(zé)可(kě)相(xiāng)依(yī)。

7、(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8、狎暱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9、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10、为人处事要常常有一个态度,就是“简朴”,节俭,很朴实,朴实就是很实在,不虚华,不打肿脸充胖子,不跟人家攀比。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这个“义”是正确的。就像刚刚跟大家写到,你教育孩子你连目标都搞错了,那怎么可能教出圣贤孩子?你从小就是功利在引导他,他就不可能成为圣贤君子。要教好孩子,首先我们当父母的人要先教育自己,叫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11、(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12、说文解字:神、佛、仙、鬼、魔、妖、精
13、《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宝贵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朱子治家格言》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14、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5、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16、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17、快到家了,秋胡在路边的桑园里看见有位农家少妇正在采桑。烈日当空,暑气蒸人,只见那女子穿得单薄,背影婀娜多姿,秀色迷人。秋胡心中顿生邪念,不顾家门就在眼前,急忙下车一边向采桑女走去,一边大声说:“大嫂,烈日下采桑多么辛苦,我因赶路也暑热难当,请停下来陪我在这桑荫下歇会儿把!”采桑少妇仿佛没有听见他的话,顾自采桑不止。秋胡走到妇人身后又说:“费力种田不如遇上丰年,费力采桑不如遇上大官。我身上带有金银,情愿送给大嫂,怎么样?”采桑固然辛苦,养蚕可以纺丝织绢,拿来换取吃穿和日常用度,上可赡养双亲,下可替出门在外的丈夫养育儿子。我才不会接受你的金钱,但愿你心无邪念,收起财物赶路去把
18、方姐谈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序)
19、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20、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对欲望与享乐的态度,如果不遏制,人对欲望与享乐在追求是无止境的。
二、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是谁
1、(评说):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有了矛盾应尽量采取调解或和解的方法。
2、狎Xiá昵nì恶è少shǎo,久jiǔ必bì受shòu其qí累lèi;屈qū志zhì老lǎo成chénɡ,急jí则zé可kě相xiānɡ依yī。
3、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5、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lian)。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6、现在我们来看看,正直的华世奎以正直之笔写朱子治家格言,是不是满满都是正能量?
7、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8、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lián嫁妆)。
9、“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朱子治家格言》中这开宗明义的一句,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事上讲,从理上讲,从心上讲。
10、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是从哪里来的?真正的因是财布施,财布施得财富,布施出去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横财必感横祸,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还可能惹祸上身,所以意外之财贪不得,比如彩票、赌博、抽奖之类的。酒少喝一点,确实也有好处,但要是不懂得节制,酒喝多了,就一定会伤到身体,甚至丑态百出,让人耻笑。
11、(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12、自己在生活上一定要做到节俭,聚会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13、轻(qīng)听(tīng)发(fā)言(yán),安(ān)知(zhī)非(fēi)人(rén)之(zhī)谮(zèn)愬(sù)?当(dāng)忍(rěn)耐(nài)三(sān)思(sī);因(yīn)事(shì)相(xiāng)争(zhēng),焉(yān)知(zhī)非(fēi)我(wǒ)之(zhī)不(bú)是(shì)?须(xū)平(píng)心(xīn)暗(àn)想(xiǎng)。施(shī)惠(huì)无(wú)念(niàn),受(shòu)恩(ēn)莫(mò)忘(wàng)。凡(fán)事(shì)当(dāng)留(liú)余(yú)地(dì),得(dé)意(yì)不(bù)宜(yí)再(zài)往(wǎng)。
14、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5、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16、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17、人家有喜庆的事情,不可生出妒忌的心理;人家有祸患的时候,不要有幸灾乐祸的情绪。
18、[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19、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20、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那里是大丈夫的作为;偏重钱财,不孝顺父母,不是人的子孙的行为。
三、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1、朱熹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从不妄取不义之财。他一生生活不幸,幼年失父,中年丧偶,幼女夭折,胞妹早逝,晚年失子,生活相当贫困,其斋舍无以避风雨,赵汝愚悯其贫,欲为其盖房屋。
2、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3、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4、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5、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7、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9、朱熹为官时间不多,总揽仕历,按到职实算,为官方逾七年(任同安县主簿三年、任江西南康军两年、任提举浙东常平盐公事九个月,任知漳州一年、任知潭州兼湖南路安抚使两月余、任焕章阁侍讲四十六天)。
10、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11、朱熹对父母的孝,感人至深。他少年失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四十岁时母亲不幸病故,为守孝道,他筑寒泉精舍(又名方谷书院)于墓旁,在此著书立说,讲学授徒,直到守墓追孝三年期满。
12、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见到贫苦的亲戚或者是邻里,要多加体恤安抚。
13、轻Qīnɡ听tīnɡ发fā言yán,安ān知zhī非fēi人rén之zhī谮zèn愬sù,当dānɡ忍rěn耐nài三sān思sī;因yīn事shì相xiànɡ争zhēnɡ,焉yān知zhī非fēi我wǒ之zhī不bù是shi,须xū平pínɡ心xīn暗àn想xiǎnɡ。
14、[注释]庭除:庭院。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15、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16、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17、居Jū家jiā诫jiè争zhēnɡ讼sònɡ,讼sònɡ则zé终zhōnɡ凶xiōnɡ;处chǔ世shì诫jiè多duō言yán,言yán多duō必bì失shī。
18、(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19、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20、从前,鲁国有个名叫秋胡的人,娶妻结婚才五天,就急着外出求职去了,在陈国谋得了一官半职。眨眼过了五年,秋胡思念家中老母和妻子,就向上司告了假,带着几年来积聚的金银财物,驾车赶路回家。
四、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
1、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3、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4、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yong)飧(sun)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nang)橐(tuo)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5、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6、他在任职浙东提举时官居五品,理学永康学派的陈亮仅为布衣,找上门来围绕“王霸义利”一辩便是十天,在后来十多年的岁月里,两人书信往来由论敌结为挚友。
7、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8、凡事先要准备,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顶门窗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9、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10、见到人有喜庆的事情,不可以生嫉妒。见到人有祸患,不可以有幸灾乐祸之心。
1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12、平常做人修身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定要用好的方法。
13、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xiú)。
1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15、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xu对别人同情)。
16、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浓装艳抹。
17、勿Wù营yínɡ华huá屋wū,勿wù谋móu良liánɡ田tián。
18、自己在生活上应该节俭、节约,一则身心轻松,负担也少;二则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三则能给下一代做个节俭的好榜样。招待客人,或者参加宴会,不要吃到流连忘返,喝到三更半夜,这样放纵,是在糟蹋自己的身体,要懂得节制,要掌握分寸。
19、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20、狎(xiá)昵(nì)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五、朱子治家格言拼音版全文
1、(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2、(译文):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3、读书是以学习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哪里斤斤计较自己的家庭。
4、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5、家门和顺,虽饔(yōng)飧(sūn)不济,亦有余欢;
6、古人有云,“凡为女子,习以为常。捡柴烧火,早下厨房”“莫学懒妇,不解思量”。在古代,她们的做法更加细致和严谨,虽然时代在变化,但良好的习惯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特别是当我们从理上再到心上去理解这些古训时,大家会更清晰体会到背后所蕴藏的价值。
7、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8、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9、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会报应在自己的妻子女儿身上;怀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10、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11、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12、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13、(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14、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要清扫院落,要内外整洁。
15、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必须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1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17、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18、国课早完,囊nāng橐tuó(一种口袋)无余,自得其乐。
19、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无计厚奁。
20、朱子治家格言有524字。如果加上标点符号,共634字。朱子家训,又称治家格言。其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