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教育好孩子
1、叛逆期,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不也度过那些躁动不安的花季雨季吗?
2、对于孩子的潜能和兴趣,要有意识地加强培养,为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充分发挥,打下坚实基础。
3、选对目的地,发现大不同
4、做好孩子的朋友,寓教于乐、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5、孩子最终究竟学到了什么?对以后的成长起到了什么帮助?我所看到的只是绝大部分孩子的“反感”、“逆反”、“无奈的应付”和“半途而废”。
6、每个孩子,都会有某些方面独特的潜能和兴趣。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妈妈要让孩子充分的接触新的知识和事物,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潜质和兴趣。
7、我们在孩子低年级时,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那么到了3年级之后,就能够有效的吸收知识。这一点,也同样非常重要。
8、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回到小时候,重新做一次小孩,读懂当年的自己。
9、我认为首先要有爱心,其次要有耐心,再次要有恒心,还要有关心。身教强于言教,多做正面、积极方面的教育。
10、9点钟上床睡觉,如果家里面很闹,那么这个标准可能就要适当的修改。
11、随时随地的启发式互动对话交流。
12、最健康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孩子,大方放手让孩子去思考。
13、为什么没能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
14、父母离异后,是否需要向孩子解释造成不完全家庭的原因,是否要向孩子讲述自己的不幸,这些问题一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15、世间万物,做错的事情可以重来,唯独孩子的教育不能。
16、亲可以以身作则的呀,有时候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观念对宝宝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自己作好,就可以让宝宝跟着来学样的。
17、为人父母务必记得,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是刺激孩子努力向上的标杆。
1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19、童年本身就有自己的价值。童年不是为成年人准备的。进化是利用这一特点,让儿童融入当前阶段的自然环境,而不是未来的自然环境。不成熟儿童的认知能力具有其应尊重的使用价值。

20、请停下来,倾听孩子心声
二、如何教育好孩子观后感
1、幸福,也许是饿了的时候一顿饭,也许是你渴的时候的一杯水,是寻常日子里一声问候,是一路走来不离不弃陪伴的。不管怎样,你要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和热爱生活的心,来感受幸福,珍惜幸福,才能得到幸福。
2、较好的教育,是给孩子插上一双梦想的翅膀,引导他相信自己,信赖父母。
3、通常我们所说的,“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其道理就在于此。而其性格的表象,正是综合品质的外在体现。
4、我在头条文章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家长是孩子的一任教师”。孩子从睁开眼睛,好奇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开始。家庭环境、父母行为,首当其冲的已经成为孩子模仿、定格的对象和标尺。
5、这位妈妈毕业于北大和斯坦福,却从不要求女儿考100分,从不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女儿。
6、不依赖父母的孩子才会更加成熟,懂得怎样去体谅理解别人,不会为了自己的一时贪乐而影响他人。当你的孩子不再为自己的事情而感到措手不及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愿意主动去帮助他人,从帮助他人中找到快乐。
7、愿天下父母能懂:用10%的心,陪伴10小时,不如用99%的心,陪伴1小时。
8、十余年来,爱与自由教育旨在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成人应该学会怎样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关注孩子、欣赏孩子,应该学会怎样爱孩子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们来思考这个问题
9、如果生命的高贵取决于每一条生命之路都要死,那么我们的高贵取决于我们不是每个人的仿制品,我们可以成为我们想要的。关键是如何生活?一起喝纳美教育看看吧!
10、让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11、白岩松曾经在采访中很直接地说:
12、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13、幸福是一种感受,是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积累,幸福的人都懂得活在当下,总是喜欢活在昨天的人会懊悔,总是活在明天的人会焦虑,只有活在今天的人才会幸福。
14、当然,孩子们有内在的探索精神本质。父母应该做的是在孩子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孩子,服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适用于孩子的随机探索和发展趋势,鼓励孩子积极消化和吸收专业知识,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外部传递给孩子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潜力。
15、从小树立规矩,有规可循。常言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依法治国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也是一样,应当有家规家训,才能家和。制定家规,以规治家,全家遵守。比如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也要做到。如要求孩子读书学习,不玩手机,家长就应该也做到在家少玩手机,多陪老人和孩子。如果孩子在写字读书,家长在玩游戏,在聊天,怎么还有资格管理孩子呢?
16、你是不是经常感到头痛:
17、避免孩子教育成为了家长炫耀经济实力的途径。
18、孩子的学习注意力不能被干扰
19、孩子不是你的希望,你自己才是
20、不要过多的去培养“领导力”和“社交和沟通技巧”,这些能力和素质和“成功学”一样,都不能通过刻意的学习获得的,而是自然而然拥有。应该做的家长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牺牲精神。
三、如何教育好孩子和孩子沟通
1、学会欣赏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是每个父母必修的功课。
2、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孩子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孩子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孩子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直面承认。
3、欢迎大家发送文章链接到我们的邮箱:zgjybwx@1com。
4、不过,相对来讲,要想取得进步,不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习惯培养好,什么时间点该干什么,什么情况下改怎么学,学什么,形成习惯后,进步就相对会容易的多。
5、帮助每个父母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伯乐,
6、毅力和意志力培养,明白教育就是攻坚克难,苦中寻乐。
7、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我们早期的教育,不在于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在于孩子能否逐渐适应自己独立承当一些自己的事情,在没有大人的协助下能否有自我负责的习惯。
8、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养出来的孩子天差地别。
9、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更多优质教育类原创内容;
10、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养成用行为来勒索父母的习惯。
11、带领孩子外出接触社会。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12、首先,家长在陪孩子做作业之前,与孩子共同梳理一下学习内容,和他聊几分钟,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3、尽早发现问题所在,尽早改进,与孩子同行,过精彩人生。
14、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无法再挽回。
15、通过上面“热身”孩子会渐入佳境,这时就会有家长关心孩子端来茶水糕点。
16、“人出生时心灵就像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
17、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发脾气
18、总之,下一代教育要抓好两个层面:一是家庭层面体系;二是国家教育体系,这两个体系有必要对下一代培养问题好好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毕竟,把下一代教育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长盛不衰的历史责任。
19、您好,我的经验和体会是,要和孩子做伙伴做朋友,甚至是做玩伴,平时教育孩子学会快乐,其他的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苛求孩子,不苛责孩子,不对孩子提过高要求。平时陪孩子读书学习朗诵,让孩子感受到爱,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爱是较好的教育,快乐的最成功的教育。祝福。(若对你有用,请给个好评)
20、引导孩子勇于承担错误
四、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
1、满分的父母看过程,不及格的父母只看结果
2、孩子们的抵触情绪合情合理。
3、但如果你看到它徐徐开放的过程,以及枯萎的过程,你会感叹鲜活的生命力,就在自己眼前。
4、了解孩子的作业量估算时间,然后每次写作业时提醒孩子,要在几点之前把作业写完,写完后孩子可以做什么(比如可以看课外书,可以去跟爸爸打球,可以跟妈妈一起看动画片等),让孩子对写完作业有所期待。
5、老一代的人说从七八十年代开始,他们打拼创业,打下繁荣的经济基础。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躺在前一辈人的温箱里长大的。大人不教(或者没时间没水平教)。小的不愿学、不想学。于是不会干正事,不明事理。很多年轻人都是三观不正的“啃老族”,吃不了苦。
6、心达曙光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莲说晚安」主播
7、第要进行必要的吃苦教育和挫折磨练。人为设立一些课程,增加他们的抗压能力。既要身体健康,更要心里强大,经得起风雨的洗礼。
8、”教育孩子,无非是好好和他说话,不着急不发火,做到这一点,就成功百分之八十了。“如果你做到了,那你的孩子就非常幸运。
9、你给孩子的陪伴,90%都是“假”的
10、让孩子知道,没有人能永远不犯错,重要的是从错误中我们学习到修正错误,完善自我的方法。
11、那些成绩出色的孩子,不仅是因为自己自觉,而他们的父母对教育付出更多的心力。
12、你教他规矩,他可能只想随心所欲;
13、孩子还处于发育期,正是猎奇、获取童年快乐的大好时机。要充分的给与孩子正确的物质营养,使其在快乐的精神营养过程中,满足正常的生长、发育的物质营养补给。
14、避免用现在的社会规则去规划孩子的未来
15、与孩子沟通,相信很多家长朋友们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工作很忙,很少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很少参与到孩子的活动当中,其实这样不仅疏远了亲子关系,而且还会在日后出现对立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尽量的抽出时间陪孩子玩,与孩子沟通。一起做作业,这一定其实能够做到的家长很多,但是也流传着一起做作业当中的一些弊端,那就是家长比较急躁,通常都是以更高的身价去数落孩子,导致自己和孩子都痛苦,所以耐心很重要。和孩子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比如,孩子放学后,先别急着让他去写作业,可以坐下来聊一聊孩子一天的学习经历,跟孩子一起分享在学校期间的喜怒哀乐。
16、树立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17、你希望他听话懂事,他可能故意和你唱反调……
18、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断地去自我思索,如何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19、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20、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要首先做到“与孩子一起成长”,不断的学习,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父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素养: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家庭教育心态、适合的家庭教育方法、和谐的家庭教育关系、良好的家庭教育环。
五、孩子成绩下降怎么教育孩子
1、首先,多和孩子的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不足,和家庭需要做的工作,要有一个观点,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父母,孩子和家庭的时间最长,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最多的
2、这明显就是在推卸责任。当然也有很多家长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比如前段时间火车上有个家长的孩子就非常的有素质,一个人跟着爸爸坐火车,在不给爸爸添麻烦的同时还能给爸爸帮忙,还很注重公共卫生,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真的令人为之赞叹。
3、想教育好孩子,必须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做好两件事情: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施教者们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所谓上行下效;其帮助孩子树立基本道德观并教其如何做人,所谓使其向善。
4、如果你常对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笨”,那务必要小心了。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评价内化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真的很笨,什么事都做不好。一个低价值感,没自信的孩子,就是这样养出来的。
5、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较为可靠感
6、怎样教育好儿女,这不是几句话能够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有爱心,其次要有耐心,再次要有恒心,还要有关心。身教强于言教,多做正面、积极方面的教育
7、可能有人认为写这么多,跑题了。那倒未必。上面是把下一代教育的现状和隐忧摆出来。然后再对症下药,谈一谈如何加强教育的问题。
8、正如教育专家王人平所说:
9、较有效的方法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0、家长要设身处地理解孩子的情绪、遇到的问题,不要盲目说教、指责孩子。
11、前几楼的回答者回答的有点多。我就很简单的说一下把。孩子要买什么,应该的就必须买。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能力,因为这是他(她)自己要买的。父母布置的作业不要太多,适量就行了。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心理。买一个电脑,让孩子玩电脑不超过一小时,如果家境条件不好的话,让他(她)上绿色网吧。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因为可以玩游戏就可以玩益智游戏。时时刻刻(到时间换位思考时)就换位思考。可以培养您对孩子的了解。多多带孩子去郊外,不要让他(她)呆在屋里。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敢能力,因为孩子要主动看新的事物嘛。主要是这几点,这是我对自己的看法而写的,而我的父母又没做到的方法,也是很多父母漏掉的。
12、各位大神,孩子教育问题出色经验有哪些?推荐,看到这个问题,我作为老师,我说说自己的几点经验。
13、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孩子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14、每天尽量和孩子谈十分钟的话所谓的谈话,是轻松的,愉快的聊天型。不是问学习,就是跟孩子贴心的交谈,这一点同样非常少的家庭在做。如果想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我建议尽量要保持这个习惯。不要轻易地用物质奖励孩子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听话,为了让孩子学习,过多的使用物质奖励。这有个非常不好的影响,就是给孩子造成一个错觉,就是他的行为改变和物质是挂钩的。
15、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点亮“在看”噢~
16、有个人去公司应聘,面试官问他犯过哪些错。他说自己从未犯过错,结果面试失败了。
17、杨绛先生提起对女儿钱瑗的教育说到:“我们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学习杨绛先生的方法,在孩子写作业前,家长可以在旁边安静地看书、工作,塑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可以帮助孩子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
18、那么想要教育好孩子的素质需要怎样做呢?
19、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家长们都说自己忙。孩子和手机和电视接触的时间,常常比和父母沟通时间更多。
20、我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用心教育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