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柳古诗
1、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86岁告老还乡,不久去世。
2、两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时才告别。后来,贺知章向皇帝推荐李白,皇帝也已久闻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为翰林学士。
3、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4、扫码关注,回复关键词“书单”即可免费获取!
5、bìyùzhuāngchéngyīshùgāo,wàntiáochuíxiàlǜsītāo。
6、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7、欲散依依采,时要歌吹人。
8、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做为酒钱。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贺知章仰面大笑说:“这算得了什么?我记得你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9、bùzhīxìyèshuícáichūeryuèchūnfēngsìjiǎndāo
10、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1、最后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12、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3、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绿色的叶子,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的剪刀。
14、——教师小结:春风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幼儿一起欣赏古诗朗读。
15、丝绦∶是在晚清以前,古代人们习惯把丝带称之为丝绦。在古诗《咏柳》中的“丝绦”:柳枝条。出自《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6、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17、——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18、《咏柳》是南宋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咏柳诗,全从所咏对象着笔,咏的乃是春柳。
19、咏柳的译文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20、《咏柳》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柔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飞舞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本来是那仲春里暖和的东风,它就像一把工致的铰剪。《咏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铰剪。《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经由过程歌颂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季的无穷酷爱。
二、咏柳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1、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2、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从整体写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妆饰而成。是说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用“碧玉”形容柳树的嫩绿碧翠,突出它的颜色美。
3、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4、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配乐)
5、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6、少时以诗文有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
7、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8、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
9、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10、碧玉(bìyù)妆(zhuāng)成(chéng)一(yī)树高(shùgāo),
11、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12、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3、《咏柳》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是唐代贺知章所写,诗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14、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咏柳》,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15、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16、咏柳古诗的意思: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17、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18、《咏柳》全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19、《长安十二时辰》第十八集一开始,李必骑马行走在街上,小孩正在吟诵贺知章的《咏柳》。李必在贺府问贺知章:“老师的咏新柳,为何要用裁、剪刀这样锐利之词?”
20、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三、咏柳古诗带拼音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裁:裁剪。似:如同,好像。
2、《咏柳》是首咏物诗,首句抓住了柳树的碧绿如玉特点,次句进一步写嫩绿的柳条,第三句陡然一转,问细叶为谁裁出,最后把春风比作为剪刀作结。比喻恰切,想象新奇,极其生动细致地歌咏了初春柳树新长叶时优美的姿态。
3、4、教师朗诵《咏柳》古诗,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诉其中的意思,或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4、因风结复解,沾露柔且长。
5、《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6、《咏柳》古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看似写生机勃勃的柳树,实际上是通过赞美柳树,表达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全诗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7、想听更多古诗,请点击:
8、袅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9、从开始的“碧玉妆出”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构思的过程。诗中出现的意象,一个连着一个,一环紧扣一环。
10、宝贝书单(shudan100)
11、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12、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13、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14、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
15、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乐意背诵古诗。
1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17、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
18、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19、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
20、在《咏柳》这首古诗中,作者贺知章看到明月,被惊飞的喜鹊,稻谷,稀少的星点,雨点,茅社,听到半夜鸣蝉、蛙声一片,闻到了稻花淡淡的清香,感受到乡村的清静悠闲、丰收的喜悦
四、咏柳古诗
1、“Hey,这里是有温度有爱心的山东学习群,群内每日阅读打卡、教育分享、试卷资料共享,相互陪伴,共同进步!
2、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3、咏柳古诗的春风像剪刀,咏的意思是歌咏,赞美。全诗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点击绿标听诗词标准朗读
5、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6、已经提供上百个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书单
7、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由总到分,条理井然,语言流畅华美,新奇而贴切地运用比拟和比喻,使之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作品。
8、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9、——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1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11、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13、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14、唐天宝元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他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出名的道观紫客去浏览,碰见了出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景慕,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起来。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当他读完《蜀道难》时,惊讶地对李白说:“看来,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诗圣呀!”
15、(2)妆:装饰,打扮。
16、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7、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18、(作者)贺知章(朝代)唐
19、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
20、咏柳(南北朝沈约诗作)
五、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
1、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
2、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3、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的剪刀。
4、《咏柳》(作者)贺知章(朝代)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5、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6、小学生2群:303265538(已满)
7、艺术歌曲《咏柳》由出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指挥家张肖虎谱曲,歌曲采用流畅的慢板,每个字谱写的音型各异,极其丰富。歌曲演唱需要优美轻柔的感觉。钢琴伴奏中的琶音音型和十六分音符的跑动,轻盈生动的表现出柳枝垂下,随风轻拂的场景。
8、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9、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10、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11、《咏柳》这首古诗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12、在这首七言绝句中,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在古典诗词中,诗人们经常借用柳树的形象美来形容美人苗条的身段,阿娜的腰身。贺知章却别出新意,不直接运用“杨柳细腰”却把那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而成的美人形象,写得活灵活现。
13、《咏柳》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柳树的赞美,并表达出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时期的杨柳,把春风比喻成剪刀,赞美了柳树美丽的姿态,也表达出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
14、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咏柳》诗有两首。一首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另一首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写,也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让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咏柳的译文是:
15、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出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16、《咏柳》的作者是贺知章。
17、为什么孩子要去大城市读大学?较好的答案在这里!
18、——古时候的有一位诗人名叫贺知章看到这么美丽的柳树,不由得做起的诗来。(创设情境:教师模仿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咏柳》)
19、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任意一首即可)
20、轻阴拂建章,夹道连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