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2、爱莲说(周敦颐)
3、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较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⑮“自我徂尔”两句: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徂:往。食贫:指生活贫困。
5、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6、⑵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7、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9、赤壁赋(苏轼)
10、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1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④。
1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锦帽貂裘,千骑(jì)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1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⑫。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⑬。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⑭!
17、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1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9、嗟乎!师道⑦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⑧;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⑨。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⑩。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⑪。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⑫,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⑬,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⑮,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⑯。”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⑱!
20、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二、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75篇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李氏子蟠,年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4、④虽有槁(ɡǎo)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暴:晒干。槁:枯。暴:晒。复:再。挺:直。
5、《岳阳楼记》——范仲淹
6、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阿房宫赋(杜牧)
1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14、①“六王毕”四句: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六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完了,指为秦国所灭。一:统一。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
1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7、琵琶行(背诵全文)——白居易
18、琵琶行(白居易)
19、⑤樯(qiánɡ)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20、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三、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72篇
1、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2、第4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全段分三层:一层着重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归园田居(陶渊明)
8、浣溪沙(晏殊)。
9、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①孙仲谋:即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
11、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较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⑦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1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7、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8、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19、从内容结构上,此赋共有四段:
2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四、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1、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2、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3、有些课文景物描写如诗如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读了课文,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就像电影镜头一样,自然而然地出现,从而产生联想记忆。对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也可按诗的意境勾画出一幅山、水、日、帆组合而成的简笔画。这样不仅有利于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助于记忆。
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6、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7、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8、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9、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10、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tiǎo)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1、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2、⑦“君子博学”一句: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的言行检查、省察。参(cān):验、检查。一说,参,通“叁”,多次,表概数。省(xǐnɡ):省察。乎:相当于“于”。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④。
15、⑸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6、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qǐn)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7、日本屋顶告白大会为何让人笑到流泪?
18、0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9、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0、⑬士:男子的通称。耽:沉溺。
五、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人教版
1、《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众多。
5、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二两章是追叙,一章,叙述自己与初恋相遇。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诗人叙述到这里,情绪极度激昂,悲愤与悔恨交并,使叙述中断。第三章,她对一群年轻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些,都是女主人公的经历、内心活动、感情变化的再现,结构严整,形成一首千古动人的诗篇。
7、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9、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10、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2、③珠有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13、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4、杂说(韩愈)
15、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6、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7、碗,曾盛着饥饿的记忆……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9、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