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立夏的古诗
1、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2、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3、下一句“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是情景的描写,写新的泥巴,燕子的嬉闹场景,还有百花盛开,蜜蜂稀少的景象。第三句“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同样是景色描写,万物生长,绿荫浓密,人们的窗微微开放,预示着温度上升。第四句“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诉说人们在立夏后穿衣的转变,晚上洗个澡,换上夏天的衣服,迎接夏季的到来。此诗是单纯的描写立夏时节,人类与万物的情景,诉说夏季的美景,迎接夏天的到来。

4、明朝诗人蔡汝楠的《将出峡立夏前作》,也是尽得唐诗真传,在这首诗中也是写出了新意,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夏日美景,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忧愁。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6、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7、湖山间处处都是美景,那风景较好的地方是我老头子的家,一条歪歪斜斜的小路从门口通向远处,高大的槐树、柳树站立在小路两旁,茂密的树荫遮蔽着小路,如果你从小路而来,一定感觉非常好。
8、(朱淑真)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9、赵友直的这首《立夏》,写得也是很有趣,整首诗意境唯美,同时又有着淡淡的忧伤,在这么一个季节里读这样的作品,也是最为应景;而这首诗也是比较好理解,首联和颔联重点是描写立夏后的天气,还有寻常的风景;颈联和联尾联又是描写了内心的感伤之怀,黄莺鸟啼叫过后春天就过去了,可是依旧还是有一些忧愁,蝴蝶在残花上徘徊,只恨春天逝去的太早了。
10、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11、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12、初夏阳光灿烂,雨水丰沛,雨过天晴,一派清和澄净。我客居乡间,主人家门对南山,门口开阔平坦。乡间初夏的风凉爽宜人,春天已经结束了,看不到漫天的飞絮,眼前一大片的葵花整齐的昂着头,他们都朝向太阳。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葵藿向太阳,物性故难夺”的诗句,子美多像这夏日的葵花呀。
13、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14、槐柳阴初密,帘拢署尚微。
1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16、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
18、这是立夏这个节气的来历,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们现代已经处于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科技社会,人们已经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农业,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减弱了。但在我国古代却有很多大诗人在立夏之时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这些诗词流传下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今天依然给我们在日渐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清凉。
19、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20、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二、描写立夏的古诗杨万里
1、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一花。
2、《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洪迈
3、手持绿酒酹苍苔,今岁何由疋马来。
4、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
5、立夏是夏季开始的标志,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过后,春天过去,夏天开始了。
6、23)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7、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真的来了!
8、初夏在李商隐的神来之笔下,宛如一幅初夏田园画展开在眼前,尤其“人间重晚晴”使人在伤感的暮春之后精神为之一振。
9、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抒发诗人苦于暑热,憎恨“热”、“天”之情;后四句意为尽管昆仑有积雪,蓬莱常遗寒,诗人也不忍心舍弃天下,独自一人前往,重在抒发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10、齐侯北海楚南海,匹马扁舟我过之。
11、在立夏之日,我们选择了四位大诗人的五首关于立夏的诗,一起来感受下夏日开始的诗意吧。
12、愿君感到夏日清凉和一缕墨香
13、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14、对于文化传承和民间习俗,立夏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据说在周朝时期,天子要率领大臣到城南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祝融的仪式。到了汉代,同样沿袭这一习俗,祭祀赤帝祝融,服饰都要以赤色为主。到了唐、宋、明、清,立夏民俗仪式更加繁琐,人们会把立夏作为一个节日,用美食、各类活动,比如:尝新活动,立夏秤人等,迎接夏天的到来。
15、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16、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7、原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8、鸟声宿雨少,花瓣落风多。
19、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20、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三、描写立夏的古诗和译文
1、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天气清和月过辰,营门细柳集嘉宾。
3、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
4、晚晴唐·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6、原文: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7、绿树葱郁浓阴漫长夏日,楼台倒影映入了池塘。
8、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9、却是杨花有才思,一时收拾伴春归。
10、17)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杜甫《夏夜叹》
11、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朱翌《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
12、1)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3、南宋文学家及民族英雄文天祥也写过一首关于立夏的诗——《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此诗前两句均是景色描写,描绘出立夏时节泉石溪流在夏天的景象,诉说夏季初到,春季气息犹存的感受。后两句则是人们在立夏所做的闲适的事情。吟诗到天黑,饮酒作乐,弹琴听琴,可消除烦恼,陶醉于这种闲庭信步的生活状态。
14、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5、此诗是以小见大,单只是描写一池荷塘,却能让人感受到夏天的味道,一切都是那么小,那么细,却有夏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16、8)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7、熨得絺衣一番新,幅巾轻软最宜人。
18、一片落来能恋我,叶梢阁住不教飞。
19、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20、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四、描写立夏的唯美的句子
1、关于立夏的古诗词也是有很多,今天为大家推荐5首相对冷门的古诗作品,你都读过了么?
2、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3、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4、杨万里,生于1127年,卒于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出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5、新的季节新的气象:青绿的小麦,熟透的梅子……送春归去忧愁生,夏日景致也宜人。
6、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7、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8、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诗人在诗中对西湖美景作了由衷的赞美和多方位评价,为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9、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10、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11、该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12、《阮郎归·初夏》宋代:苏轼
13、绿阴遍野,风暖昼长,横塘新荷,花丛蝶忙,一片初夏时节的景象宛然在目。仰看雏燕惜花,双衔归梁,恍觉物各有情,不禁酒后诗兴大发。词以写景为主,而作者兴会,亦在其中。
14、22)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15、5)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6、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7、尊前芍药犹含笑,叶底樱桃已荐新。
18、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19、《初夏》宋代:朱淑真
20、一年春事到酴醿。何处更花开。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寄语故园桃节,明年留待归来。
五、描写立夏的古诗名句
1、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2、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3、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4、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5、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一程。
6、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蔡汝楠《山中立夏即事》
7、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8、今天立夏,从今天开始,代表着告别春天,迎接夏天的到来,也就预示着酷日炎炎的天气到来。在立夏这一天,我国各地区会有相关的民俗活动,比如:我国有些地区,立夏斗蛋,存在“立夏吃只单,力气大一万”的说法,人尽皆知。而古人在立夏也会抒发各种情怀,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古人的十首关于立夏的诗,体会他们在这一天的情思,同时品味立夏传统文化,相信你会有所感悟。
9、傅闻紫殿深深处,别有薰风入舜弦。
10、据古史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观察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历法。春秋时期人们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基础上,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由此而形成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日。故后世有“四时八节”之称。
11、21)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12、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3、日料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14、10)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5、16)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苏轼《贺新郎•夏景》
1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18、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9、梅子青黄杂糅娇艳馋人,抵挡不住这种诱惑,摘一个,大咬一口,还没成熟,酸溜溜的,一个没吃完,老夫大牙都快掉了。芭蕉已高过窗户了,翠绿的叶子把绿窗纱衬得更绿了。春乏夏困,老夫午休起来,神情恹恹,坐在门口发呆,几个儿童在柳树下跑来跑去,摘取柳条上已经干枯的柳花。
20、杨基,生于1326年,卒于1378年。杨基是元末明初出名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四川嘉州人。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杨基的一首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高远,被誉为“五言射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