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峡口送友人
1、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二看诗词中是否有常用送别诗意象以及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
3、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4、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5、司空曙七绝《峡口送友人》,一二句“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峡口,即峡州,当长江三峡之口。花飞花落的暮春时节,诗人在荒僻的峡州送别好友,峡州已是天涯,友人却又要去往另一处天涯,诗人与好友,不论是离开还是继续停留在峡州,两人相对无言,热泪沾湿了手巾。

6、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7、找出意象并用简洁语言描述画面
8、峡口送友人宋代诗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花飞欲尽春"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9、同意: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10、(1)得分要点:营造氛围:凄凉、凄清、冷寂抒发心绪:孤独、寂寞、伤感
11、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12、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13、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14、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15、送峡口友人中"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16、(2)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红”“绿”二字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词人借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17、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18、该诗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峡口花已飞落,知道春将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调。“天涯”二字让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离,“泪沾巾”将更多的可能留给了生离。别情总是最伤感最缠绵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凉,又遇别客情,则比一般的送别更加的悲凄。哀伤自己异乡为客,无论是物质和精神都没有寄托和依靠,缺乏较为可靠感和安定感,总感觉人在虚里飘。难得结交一挚友,可是如今却要话别,别情可谓凄凉入骨。作者将别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处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复杂。
19、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0、高二寒假语文空中课堂咏物诗专练
二、峡口送友人属于什么诗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3、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4、唐诗三百首|终南望余雪
5、(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6、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7、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8、①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9、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10、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11、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12、(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13、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14、不同意: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15、写什么——找意象:猿啼暮江孤舟
16、④完成习题,在留言区提交(8分钟)(这是当堂练习,不要推延哦);
17、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18、(2)相同点:都是借景抒情,抒发的都是离别的感伤之情。
19、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2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非常出名的离别诗,特色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峡口送友人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离别诗,运用情景来衬托出离别时的不舍情结,虽然“来时万里同为客”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近,但是意思却不同。
三、峡口送友人阅读答案
1、此诗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具体作年不详。现实逼使他们的目光向内凝缩,他们以其敏感的诗心直接把握时代的心理节奏和情绪特点,将诗的触角伸向审美主体的心灵深处,通过表现诗人复杂深微的心态实现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领悟。
2、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开福区张莉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推出一系列精品课程,今天推出的是工作室成员北雅中学朱素琴老师的中考专题复习《惜别送别诗鉴赏方法指导》。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❶《惜别送别诗鉴赏方法指导》教学视频;❷知识梳理;❸教学PPT。
3、(2)有人评论此诗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4、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5、(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6、⑤关注老师的批改,及时改进以保障自己真正学会
7、(2)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却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想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应涉及“诗从对面飞来”,“悲婉”,“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
8、下表古诗词为部编课标中考篇目,共40首。《相见欢》未被部编教材收录,但在部编课标范围内。
9、我国古典诗歌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事物成了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菊代表高洁、隐逸,松代表正直、顽强,竹代表正直、谦虚,梅代表高洁、刚强与孤芳自赏,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与飘零,月与红豆代表相思,丁香代表忧愁,杜鹃、鹧鸪代表乡愁,落花代表韶华易逝、美人迟暮……
10、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11、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但又因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而不得不远离。与亲人别,与友人别,与家乡别,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故:自古多情伤离别聚合悲欢总是情。
12、(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3、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4、“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15、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16、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17、⑨海内存知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8、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19、(1)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
20、②,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四、峡口送友人首句有什么作用
1、首句写眼前景物,点明时间、地点。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去住”形象的描绘,写到“客”、“主”双方。说明该诗词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三句转写“来时”,为下句铺阵,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结,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选材一般,写法却比较别致。可见,作者匠心独用,想象力较为丰富。表达出作者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2、文字录入:张莉、朱素琴
3、峡口送友人抒发送别之情,思念故乡之情
4、(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荷花、人家、庭院等组成的。
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6、找出意象并说明其含义或寓意
7、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8、诗歌意象鉴赏常见题型
9、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0、使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峡口送友人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色,(花飞欲尽春)。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此诗使用多个意象来描摹当时春天的景色,作者采用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
1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伤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2、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13、找出意象并推测时令
14、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15、(2)前三句主要写景,饱含感情,含蓄委婉;末句则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前三句蓄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句点破,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
16、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7、③若有不懂,请线上提问,老师会为你解答;
18、《峡口送友人》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此诗使用多个意象来描摹当时春天的景色,作者采用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
19、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2分)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2分)
20、(2)共同点:借对方写自己,以想象对方想“我”,来表达我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五、峡口送友人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异同
1、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2、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3、怎么写——析手法: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
4、高二寒假语文空中课堂边塞战争诗专练
5、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6、自古多情伤离别聚合悲欢总是情
7、不同点: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8、(氛围1分,心绪2分,意思接近即可,抓住意象分析,酌情给分)
9、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安史之乱中避祸江南。唐代宗大历初登进士第。历任右拾遗、长林丞、检校水部郎中、虞部郎中。有诗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全唐诗》存诗两卷。
10、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1、寄身是客本已凄凉,又遇别客情,则比一般的送别更加的悲凄。
1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3、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14、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15、(或:将故乡之思与羁旅寒灯之下的凄然感受放置在具有欢乐色彩的节日之夜)(2分)
16、——中考惜别送别诗鉴赏方法指导
17、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分)
18、难得结交一挚友,可是如今却要话别,别情可谓凄凉入骨。
19、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春天将过,峡口已是万点花飞,远行和送行的人相对洒泪。遥想当初你我都从远方来此作客,今天我倒象一位主人送别老朋友。(1)暮春飞花(2)思念故乡之情(意对即可)(3)同意: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20、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