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端午节的四句诗
1、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2、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3、《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5、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6、白话文释义: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
7、诗写作者作为刺史亲自“揭竿命爵”,主持“风俗如狂”的端午节划龙舟大赛。其第三句中的“灵均”,来自《离骚》之“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指屈原。刘禹锡为此诗自注说:“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这里,刘禹锡表达的意思是,彩绘龙舟,端午竞渡的风俗来自于人们对于屈原深切哀思和庄重祭祀的风俗。而诗歌之“招屈亭”,正是设在沅江岸边为屈原招魂、让他年年魂兮归来接受祭祀的亭子。
8、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9、三岁已无平老艾,一杯聊作辟愁符。
10、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1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2、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13、《已酉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三首.其一》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6、《端午》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清》樱桃桑椹与营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三首.其一》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7、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
18、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楼。
19、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0、译文: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二、关于端午节的四句诗五字
1、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第五首: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与杯酒交筹以尽欢的酒宴相比,自斟自饮更易喝醉。诗人王世贞便在一个榴花照眼、乳燕翻飞的端午佳日,因独酌而迷离起来。他祭罢端午日投汨罗江自沉的屈原,感到头脑昏沉,便自嘲说,自己一喝就醉,一辈子都做不到像屈原那样“众人皆醉我独醒”了。
5、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6、旗翻稻花风,棹涩梅子。
7、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8、乙卯端午十绝其二(宋·刘克庄)桃李已成尘,葵榴各斗新。红颜年少子,白发背时人。
9、仙门诸水,会流下瓦窰沟。
10、!سالامھايات
11、借传说落笔,释得名之由来,自然。“已乘”以假为真,令人思接千载,心生遐想。“一去不复返”,表达“岁月不再返,古人不可见”之憾。“空悠悠”与前“空”照应,由黄鹤楼之空到天之白云,由低到高,有小到大,更显“空”的意境,“悠悠”诗人对声“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还有,一句借传说入手为黄鹤楼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第二句则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2、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13、第二首:减字木兰花·竞渡
1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7、“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盖端字之转音也。”
18、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19、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2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三、关于端午节的四句诗七言绝句
1、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2、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3、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4、端午,端午感兴,端阳采撷,和端午等。
5、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6、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7、原文: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8、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9、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10、白话文释义:已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11、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3、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14、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15、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6、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
17、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18、《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9、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四、关于端午节的四句诗五言绝句
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新月湖光荡素练。
3、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6、端午节的古诗四句大全,我为你找到了一首唐朝诗人文秀的《端午》,这首诗对端午节的来历做了清晰的阐述,同时也赞美了一代文豪屈原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操。诗的内容——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8、释义: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9、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10、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2、此诗为端午日客中抒怀。诗人与辛弃疾同学,北方沦为金人统治地之后,辛弃疾选择了南归,而党怀英则留在了北方,并成为金国重要文人。多年的官宦生涯,为异族政权服务,诗人居无定所,在客舍中迎来一次又一次端午节,没有亲朋在侧,热闹均非己有,个中况味最难驱遣,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唯有以酒销愁而已。当然,辛弃疾南归后结局也不妙,作为“归正人”,南宋统治者对他始终抱有偏见,三起三隐,最后还是在郁闷中度过余生,真可谓“人生失意无南北”。
13、端午节其二(近现代·俞平伯)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
14、《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15、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
1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7、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8、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9、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20、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五、关于端午节的四句诗三年级
1、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2、五一劳动节手抄报作业又来啦?这些模板收藏起来,作业不慌!
3、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4、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5、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6、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7、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8、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9、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0、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1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2、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3、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14、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15、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16、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7、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18、我的心没有办法逃离祖国,尽管我的祖国在风雨中。向星星寄托自己的心意,让民众觉醒,为此我甘愿用我的血来敬献给我的祖国
19、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2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