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诗人王维的诗
1、7竹里馆(唐)王维
2、B.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境界幽深秀丽。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10《答张五弟》唐·王维
5、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6、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7、《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友情诗唐·王维
8、1《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唐·王维
9、1《春日上方即事》唐·王维
10、3《辋川集·木兰柴》唐·王维
11、《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唐·王维
12、1《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唐·王维
1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
14、1《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唐·王维
15、2《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唐·王维
16、1《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唐·王维
17、边塞诗王维的边塞诗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相当突出的,如《少年行》《陇西行》《燕支行》《陇头吟》《老将行》等。举一首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使至塞上》:

18、文翁④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19、3《游悟真寺(一作王缙诗)》唐·王维
20、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二、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的下一句是
1、2《欹湖》唐·王维
2、3《燕支行(时年二十一)》唐·王维
3、3《敕赐百官樱桃(时为文部郎)》唐·王维
4、《陇西行》战争诗唐·王维
5、《酬张少府》友情诗唐·王维
6、3《长生草》唐·王维
7、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8、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9、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1、1《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唐·王维
12、3《寄崇梵僧》唐·王维
13、①借景抒情。描绘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梓州风光的赞美。②叙事抒情。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③用典抒情。真诚勉励并殷切期望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
14、《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5、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6、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7、⑶杜鹃:鸟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规。
18、9送别(唐)王维
19、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有《饭覆釜山僧》、《鸟鸣涧》、《辛夷坞》、《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梓州李使君》、《送邢桂州》
20、《孟城坳》唐·王维
三、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
1、3《春日直门下省早朝(时为右补阙)》唐·王维
2、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与裴迪同作)》唐·王维
3、3《崔兴宗写真咏》唐·王维
4、1《过李楫宅》唐·王维
5、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③。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7、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8、《过香积寺》唐诗三百首唐·王维
9、3《黄雀痴(杂言走笔)》唐·王维
10、3《送方城韦明府》唐·王维
11、2《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唐·王维
12、1《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唐·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友情诗唐·王维
14、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以如椽大笔,淋漓泼墨,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众多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令人为之一振。
15、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6、《山居秋暝》王维〔唐代〕
17、1《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唐·王维
18、A.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想象之景雄奇壮阔,令人耳目应接不暇。
19、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20、2《早入荥阳界》唐·王维
四、唐王维古诗
1、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2、1《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唐·王维
3、是唐代出名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吧?就是一个姓元,在家族排行第二的人,要出使安西,诗人去送他。安西在现在的新疆,中亚,当时对西域,唐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进行管辖。全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5、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唐王维《归嵩山作》用的是拟人修辞方法。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
6、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7、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思念。此诗化复杂为单纯,变质实为空灵。全诗平淡质朴,却诗味浓郁。
8、《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9、1《宿郑州》唐·王维
10、1《上张令公》唐·王维
11、1《谒璿上人》唐·王维
12、10终南别业(唐)王维
13、⑺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14、3《哭孟浩然》唐·王维
1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6、1《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唐·王维
17、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8、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壮丽。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2019年湖北黄石中考)
19、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20、2《赠刘蓝田》唐·王维
五、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画
1、2《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唐·王维
2、《归嵩山作》山水诗唐·王维
3、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扩展资料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
4、1《蓝田山石门精舍》唐·王维
5、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6、杂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少年行王维送别王维红豆王维鹿柴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竹里馆王维送别王维观猎王维出塞作王维使至塞上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哭孟浩然王维菩提寺私成口号王维孟城坳王维文杏馆王维木兰柴王维栾家獭王维欹湖王维漆园王维酬张少府王维归嵩山作王维过香积寺王维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8、3《辋川集·华子冈》唐·王维
9、3《别弟妹二首(一作卢象诗)》唐·王维
10、20《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唐·王维
11、⑷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12、贾至(718—772),唐代官员,曾在朝任中书舍人,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当时颇为人注目。杜甫、岑参、王维等人都曾作诗相和,此诗即为其中的一篇和诗。
13、6鹿柴(唐)王维
14、20《木兰柴》唐·王维
15、1《春园即事》唐·王维
16、《饭覆釜山僧》唐·王维
1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2《泛前陂》唐·王维
19、《赠吴官》唐·王维
20、2《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唐·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