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
1、《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2、开火车把诗句读通顺。
3、品读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蕴深厚、启人心智的名篇佳作,既能获取艺术享受,又能得到思想启迪。
4、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句中的一个"出"字,展现出杏花强劲而旺盛的生命力。
5、“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6、古诗咏柳的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绿色的叶子,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的剪刀。古诗咏柳的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8、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9、《咏柳》这首古诗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10、开火车读准字音,并试着给每一个新字口头组词。
11、贺知章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时候。
12、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1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4、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15、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16、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17、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不知这绿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
18、参照启功先生的这句话,试着将上面两首七绝分别以"嚷"和"想"的方式再读一读看——
19、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柳树的勃勃生机和儿童生活的欢乐。
20、诗意: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
二、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简短
1、春光无限好,“草长莺飞”就是描写春景的词语,你还知道其它描写春景的词语吗?(预设:万紫千红花红柳绿莺歌燕舞)
2、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扩展资料《咏柳》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3、贺知章对"柳"是咏而赞之,表达出诗人对美丽春天的喜爱之情;曾巩对"柳"是咏而憎之,表达出诗人对得势小人的厌恶之情,并从中传达出"小人得势一时但决不会得势一世"之理趣。
4、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
5、咏柳的译文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6、《村居》的作者是,诗人描写了早春二月,儿童们兴致勃勃地的情景,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
7、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8、《咏柳》一诗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9、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10、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11、把春风比喻为“剪刀”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1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13、小学二年级中古诗《咏柳》中,“咏”的意思是:歌咏,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出春柳的勃勃生气,碧绿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附:《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4、任何"物象",一旦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就成为"意象"。
15、《咏柳》全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16、一树:满树。一:满,全。
17、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18、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揭露和讽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三、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拼音
1、〖解释〗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诚心为你解答,给个好评吧亲,谢谢啦
2、《咏柳》是首咏物诗,首句抓住了柳树的碧绿如玉特点,次句进一步写嫩绿的柳条,第三句陡然一转,问细叶为谁裁出,最后把春风比作为剪刀作结。比喻恰切,想象新奇,极其生动细致地歌咏了初春柳树新长叶时优美的姿态。
3、《咏柳》的意思是:嫩绿的柳叶像是碧玉一样,装扮了高大的柳树。千万条下垂的柳丝就像是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的剪刀。《咏柳》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全诗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将树拟人化,把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让柳树的形象看起来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将柳叶比作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抓着了垂柳的特征,把春风比作剪刀,显示了春风的灵巧。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乌衣巷》
5、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6、你怎样理解“醉”呢?(预设:音乐令人如痴如醉;花香醉人,酒香醉人,美景令人享受。)
7、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8、贺知章继承和发扬了陈子昂标举“魏晋风骨”、追求“比兴寄托”和高扬“人情人性”的精神,对由初唐李峤所倡导、躬行的咏物诗范式实即樊篱予以大胆的突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咏柳》。
9、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或者说就是诗词的主旨或寓意。
10、拼音(zhuāng)拼音(lǜ)(lù)
11、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是北宋曾巩的一篇关于静物的七绝。他是否指人不得而知,后人常把它比如那些借势癫狂的人。仅供参考。
1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乐游原》
13、和晚辈李白、杜甫坎坷的一生相比,贺知章无疑是幸运的。
1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5、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16、古诗(shī)村(cūn)居
17、“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18、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19、此句写睹春草而思离人,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后世诗人遂常以"王孙春草"指牵人离愁的景色,或以之暗喻惜别、怀友之语。
20、丝(丝巾丝瓜)剪(剪刀剪破)
四、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
1、孩子们今天立春了,美好从今天开始!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3、古诗词学习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习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
4、永()装()条()栽()
5、年终时候春回大地,冰霜渐渐减少,春天到来草木是较先知晓。
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7、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86岁告老还乡,不久去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扩展资料《咏柳》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8、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诗人、书法家。
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10、《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11、出示生字:碧、妆、绿、丝、剪。
12、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13、晨雾中飘荡着离别的钟声,船夫正清理着舱内的积水。虽然清晨的露珠格外的凝重,但是我的心啊,早已经迫不及待的飞到了千里之外的皇宫。故乡啊,你不要为我感到难过,我一定会登科及第,扬名立万。
14、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杜甫在历经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迁居四川成都草堂。
15、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让老师都感觉到了春天的美丽,草长莺飞,拂堤杨柳,还有孩子们在快乐地放风筝。
16、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17、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8、他离开家乡已经多少年呢?
19、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0、重点认读:莺、拂、堤、柳、醉
五、村居古诗的意思全解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由于生逢盛世、仕途顺利的人生际遇和旷达洒脱的个性,贺知章在诗歌中没有愤世嫉俗,基调也是乐观豁达的。
4、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5、“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6、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绿色的叶子,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的剪刀。
7、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洞庭》
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浪淘沙》
9、导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0、3)《咏柳》一诗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1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2、第二个环节(10分钟)
13、认识贺知章及本诗创作背景
14、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
15、中国古代诗词中不乏杏花闹春或杏花争妍的名篇佳作,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即是其中之它通过描写杏花展现出春意正浓、春光旖旎的美丽景致,原诗如下:
16、亲爱的小朋友,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语文书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丰富有趣的知识,老师会继续陪伴着你,用动画邀请你做好每一课的预习和复习。相信,你会越来越棒!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二首》。快快打开书,坐端正,挺起你的小胸脯,用手指着文字,我们的预习开始啦!
17、导学:把诗读通顺。(出示课件)
18、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诗文赏析:
19、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任意一首即可)
20、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