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酥油花
1、电脑可以直接搜索我们的印象拉卜楞即可进入官方网站
2、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塔尔寺就会迎来一年一度的酥油花展,数十万游客都将前往观看。
3、辛饶弥沃如来佛祖创建了雍仲本教后改变了很多原始的信仰方式,包括改变了杀生祭神等等,而采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花盘的形式来代替原始本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减少了杀戮。这就是朵玛和酥油花的最初起源。

4、久而久之,这也就流传至今,变作一个人们的习惯了,一直到如今,酥油花已经变作一个十分熟练的油塑技艺。
5、制作完成的酥油花画面要向前呈20度左右的斜度,一是便于观者稍抬头即可观全景,二是怕酥油花自上而下融化,上面的融液弄花下面的造型。一般而言,制好的酥油花,因受气温的影响,每隔一两年就要重塑一次。
6、时间是在每年农历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届时很是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都会来到这里朝拜,瞻仰佛像。
7、“虽然老艺僧们会因长期制作酥油花患上风湿关节病,甚至残疾,但让酥油花‘绽放’下去可是我们年轻一代艺僧的责任。”华旦眼里,这90多天的酥油花制作更是一段特殊修行旅程中,“捏酥油花的过程中,想象主题里的故事,会明白很多浅显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道理。”
8、作者丨方文永朗诵丨扎西德勒
9、酥油花灯节习俗的由来:
10、花开了,满世界都是佛的微笑。
11、中午时分,塔尔寺上花院西厢房里花架乐僧奏出梵乐阵阵,正准备着晚间展出时的“独特伴奏”;而此时艺僧华旦正在将制作了近3个多月的酥油花进行最后的精修,并不时将手放进身边装有冰块的水桶里消去指尖上的温度。
12、作为象征青海身份的酥油花已在2006年被列入我国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青海的特有民俗,它是我们每个青海人的骄傲!所以,下次再有人问你酥油花灯有什么好看的,就请把这篇文图甩给他!转起来!
13、湟中县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是以洁白细腻的酥油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色制成的油塑艺术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有奇花异草,有珍禽异兽,有山水图画。有小巧玲的亭台楼阁,有栩栩如生的佛像人物,千姿百态的大型历史和神话题材的油塑更属佳作。石榴、萍果、桃等盆景都水灵灵地像真的一样。酥油花的制作必须在冬季低温下进行,因而塔尔寺酥油花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塔尔寺灯节展出,届时来自西藏、内蒙古,四川等地的农牧民及海内外游人云集山之中,山上山下,寺宇周围,入山人海,为一睹晶莹剔透的酥油花。
14、《花开见佛》纪录艺僧制作酥油花:
15、堆绣是塔尔寺独有的一种艺术,外观美丽,技术精湛,是利用各种颜色的绸缎来剪裁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形象,然后在里面填充羊毛或者棉花,最后再绣在布幔上。
16、想想触手可及的经卷、巨镬、僧舍
17、晒佛活动结束后,这里更是会有广场上跳宗教舞蹈、念经文、演藏戏的僧人,十分热闹,是一次宗教文化和艺术的集中体现。
18、看上去,图案栩栩如生,十分好看,走进这里的寺庙,我们更会看见“十八罗汉”等堆绣艺术品,这鞋都是这里僧人的杰作。
19、根据佛教传统,用以供佛的物品有特殊规定。供花表示布施,涂香表示持戒,献净水表示忍辱,薰香表示精进,奉饭食表示掸定,供灯表示智慧。
20、“不这样,体温会让酥油融化的。”华旦精心于眼前的“作品”言笑晏晏,裱贴酥油花时再将手指用豆面搓热,“一冷一热,手又疼又痒的滋味可不是那么好受的,但比起自己的信仰来说也算不上什么。”
二、酥油花灯节的意义
1、塔尔寺的壁画堪称一绝,有着丰富的色彩,展现着浓厚的藏族风情,历史悠久,每一处绘制在各殿宇的墙壁与栋梁上的壁画都展现着佛经的内容,壁画描绘的佛教故事更是感人精彩。
2、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代表中国酥油花制作较高技艺水准的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再现“佛前花开”。
3、大地茫茫,河水流淌,是什么样的光芒,把你照亮。
4、在这孤独的尘世,我的心
5、几百年来,塔尔寺沿袭着在正月十五晚上展览酥油花的传统。皓月升起,华灯初上,人们在元宵酥油花灯节赏花,祈求吉祥平安。
6、“先开始做酥油花是个打底,然后拿陈年的酥油打底,在把新的酥油在上到它的表面,然后做到60天到70天左右,才能做完其中的一个。”
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尔寺酥油花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
8、要是说起塔尔寺的规模,那一定说这里是宏伟大气的,依山而建的建筑,每一件房屋错落有致,建筑风格明显的藏族建筑风格,并且还巧妙的结合着汉室宫殿元素,占地面积更是有着四十五万平方米。
9、墙后的草也不会再长大了,她只用指尖,触了触酥油花圣洁的阳光。
10、白酥油在华旦等一众佛弟子指尖“3D打印”而出,被置于高达数米的版面之上时,人物走兽百计,亭台楼阁十数,自花鸟虫鱼至山川建筑,从人物轮廓到面部神情,逼真传神,惟妙惟肖。
11、青海美食|青海旅游|青海文化|青海资讯·大话青海
12、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高原的尽头两手空空,你来人间一趟,可想触摸太阳。
13、不由得让我再次握紧你的手
14、每年元宵之夜在塔尔寺展出的酥油花,目前已成为青藏高原冬季旅游的一大特色,吸引着十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瞻。这一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的藏传绝学,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正逐渐走出佛学深院,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使酥油花艺术保持长盛不衰。说是“花”,其实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传说当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创者宗喀巴大师在西藏开祈愿大法会时,梦见一些飞禽走兽可以用酥油塑造,便召集僧侣用酥油捏塑所梦事物,并供奉给众多的活佛观赏。大约公元1600年,酥油花开始传入塔尔寺。每年的元宵节,塔尔寺都会举行正月祈愿大法会,艺僧们会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陈列展出,供各族群众观瞻。
15、另有传说称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并将其供奉于拉萨的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后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使用,视为礼佛珍品,献酥油花遂成为正月祈愿大法会的重要内容。在发展过程中,酥油花的塑造方式、花色品种、内容题材和工艺技巧都不断发生着变化。
16、印巴尖措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制作酥油花共用了1000多公斤酥油。而制作酥油花,对所用的酥油有着很高的要求。每年9月草原,当牧草枯黄时,寺院的僧人们就要前往牧区,收购大量白色的酥油。和传统的黄色酥油相比,白酥油更有韧劲,也更适合酥油花的制作。
17、不是文物,也就无所谓文物遗产了。法律上的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有说明。个人觉得,酥油花更适合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18、塔尔寺,地位崇高,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藏族人民的高级学府之寺院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不断的为藏区培养着知识丰富的人才。
19、(编辑:Hijoon)
20、据了解,制作酥油花原料取用9月份以后牧区枯草季的白酥油,其筋度及粘度高于荣草季黄酥油,每岁立冬起,艺僧们就将纯净的酥油切成薄片,加之冰水揉匀如面团状,而后根据需要添加色彩纷呈的天然染料,使酥油花色泽鲜艳,久不褪色。
三、酥油花图片大全
1、一点一滴地爱你,一分一秒地爱你
2、酥油花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从准备工作(藏历十月)到正式展出(正月十五)历时三个月之久。为了使酥油光滑细腻,便于操作,先要把酥油浸入冰水反复搓洗、揉合、去杂质、增韧性,揉搓成膏状备用。塑造之前油塑艺僧先要沐浴发愿,进行宗教仪式。仪式毕,掌尺喇嘛和其他艺僧一起选议酥油花的题材,然后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策划、布局之后,便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的师傅带领各自的徒弟,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开始分头工作。
3、TIPS: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的苯教。
4、酥油花灯节是藏族的节日。
5、酥油的熔点很低,所以只有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晚才由酥油花展。这时候也是每年只有一次的相关酥油花的佛事活动,只有几个小时以后就收了。相对来说只有在这时候才能体会到隆重和庄严,才能看到真正鲜艳的酥油花,才能看到又酥油花讲述的一个完整的佛教故事。如果是平时去参观,则可以在酥油花馆可以看到部分酥油花,但其存放时间越长花就越不鲜艳,也不完整。
6、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泉水潺潺流淌,望着那指尖上的光芒,站着,不说话,就已十分美好。
7、从外面看上去,这里壮观磅礴,1000多座院落,32座殿堂,4500多间僧舍,在这里林立这里,无不是彰显着这里的辉煌和气派。
8、每年藏历正月十五日,在藏区各大寺院都要举行油塑艺术展览,即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的形象并点燃酥油灯进行祝福。藏族称之为“甘丹昂曲”,为传统的宗教节日。
9、2016年1月,酥油花、堆绣和壁画在内的塔尔寺“藏艺三绝”借助中国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文化项目走出国门,在法国巴黎和德国柏林进行展示周活动。
10、青海省皇中县的酥油花是藏区最有名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每年的大年十五都有大型的酥油花展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内容有出名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古人的生活习俗等
11、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制作的特殊技艺。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
12、正月十五是藏族的酥油花灯节,这天夜晚,拉萨八角街四周,搭起各种架子,上面有由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间艺术家们用酥油和色彩捏成的各种形象的酥油人物、花鸟、兽类等及各种花灯,人们边观赏花灯塑像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雪顿”(意为酸奶盛宴)节,藏历七月初过,各地藏戏剧团,集中到拉萨罗布林卡会演各种剧目的藏戏。这时拉萨居民和郊区农民都穿上节日盛装,带上帐篷、韻布和酸奶等吃喝用品,集中到罗布林卡,边看节目边游玩。“望果”(意为转地头)节,是藏族人民庆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流行于农区。这天农民男女老少身着新衣,打着各色彩旗,手擎麦穗,边唱歌,边绕田边地头转,还有演戏、赛马、射箭等活动。城内的亲友也要到农村来看望,欢聚歌舞,并进行丰盛的郊宴。
13、品甜蜜的唇,感受纯净的心律
14、(抖音丨微博:@吐蕃顽童)
15、我们带你看今年最全最美的酥油花,
16、又传,文成公主带进吐蕃的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宗喀巴学佛成功后,给佛像献了莲花形状的“护法牌子”和披肩,并在佛像前供奉了一束酥油花,自此便有了在佛像前供奉酥油花的习俗。
17、走进这里,这里有着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等殿堂,每一座殿堂,无不雕刻精湛,技术绝伦,辉煌大气。
18、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南方向25公里处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
19、藏传佛教视为礼佛珍品。藏传佛教认为酥油花始于唐吐蕃时期:公元641年,唐朝同吐蕃联姻,文成公主被迎到拉萨时,带去了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后来将佛像供奉于大昭寺,吐蕃人民为了表示敬意,在佛像前敬献了供物,按照佛教的规矩,佛像前的供物有六种,即花、涂香、水、果品、薰香和佛灯,以表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因时值冬日,六供之一的鲜花无处寻觅,聪明的吐蕃人民就用草原上最纯洁的酥油塑花供奉,从此,用酥油做花献佛成为习俗,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应用,视为礼佛珍品。
20、真的,我只想在今生好好地爱你
四、酥油花塔尔寺
1、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珍品之是民族艺园中的一枚奇葩。塔尔寺堆绣是将刺绣与浮雕臻美结合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与一般刺绣不同之处,是运用"堆"的特殊技法进行刺绣。
2、元宵节前夕,塔尔寺的艺僧们正在为酥油花展做着最后的准备。艺僧印巴尖措制作酥油花已经30多年了。每年正月塔尔寺“上花院”和“下花院”的两组艺僧会进行酥油花的制作评比。今年印巴尖措所在的“上花院”雕刻的是“吐弥桑布扎”艰辛创造藏族文字语言的故事。
3、供养诸佛菩萨,那里气候比较冷,鲜花在冬天基本上没有,酥油花代替了鲜花,而且也是一种修行,因为做酥油花要工匠要经常把手放冰水里,以免手的温度让酥油融化了。
4、2017藏历火鸡年塔尔寺酥油花简介
5、猴年塔尔寺酥油花你看了吗?
6、中午时分,九间殿外相隔不到百米的空地上,僧人们正忙碌着搭建酥油花灯棚;而此时艺僧罗藏成列正在将制作了近3个多月的酥油花进行最后的精修。
7、仅存于念珠与手指间移动的距离
8、“酥油花只有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才能做,今年是做了大概两个月。”
9、此次上花院酥油花中,一人多高的主尊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端坐正中,其面容白净如玉,服饰艳丽,其两边是《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而下花院主尊为诸佛慈悲化身的观世音菩萨,神态端庄、安详,两边则是《慈悲妙药甘露》,讲的是西藏名医宇妥宁玛云丹贡布悬壶济世的故事。
10、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来烘托宗教气氛,并随着灯光的闪动;在含蓄典雅的音乐中,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群体千姿百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
11、法会期间,宗喀巴梦见荆棘变成明灯,杂草化为鲜花,宗喀巴认为这是仙界在梦中的显示。为使大家也能看到仙界,宗喀巴组织人用酥油塑成各种花卉树木、奇珍异宝,再现梦境,连同酥油供灯奉献在佛前。这种活动沿袭至今。
12、朵玛在藏传佛教的宗教活动中,朵玛用途颇广,在供品中必不可少,还可作施食和驱魔武器之用。一般分供施用的朵玛为三份,一份上供诸佛菩萨,一份中献十方护法,一份下施六道众生和邪魔厉鬼。在驱逐妖魔鬼怪时专门作为武器抛掷的食子,叫驱魔朵玛。塔尔寺酥油花展日期塔尔寺简介其实提到塔尔寺,大家心里一定不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信徒们来说,这里一定是熟悉的,塔尔寺作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依山而建,建筑宏伟,器宇轩昂。
1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灯节,塔尔寺都要举办酥油花展。这个时候,明月高照,香烟缭绕,梵乐悠悠扬扬,酥油灯闪闪烁烁,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熙熙攘攘,人们川流不息争看酥油花。
14、酥油花所表现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由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石林木、花卉盆景、亭台楼阁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的精、繁、巧的特点,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容纳了极多的内容。那些大至1米到2米,小到10毫米的人物、走兽、植物、建筑,那人物会眉目传神,那禽兽能呼之欲出,那花木是栩栩如生。每件酥油花的作品中都有上百个人物、动物和几十处亭台楼阁,每年都要用去1吨左右的新鲜酥油。
15、酥油花制作工艺复杂,动手制作前艺僧们先要沐浴发愿,进行宗教仪式。
16、想想白塔与经院之间的联系
17、由于不受时空限制,酥油花彩塑尤其擅长以大场面来表现复杂情节,继承佛教壁画中"异时同地"的处理方法,在一个有限空间里可将几十个故事情节在一个画面上以连环画的形式纵横交错穿插进行,看上去繁而不乱、浑然一体,如大型酥油花《释迦牟尼生平故事》。80年代制做的大型酥油花名作《文成公主》,主要以近三百个人物和长安、日月山、江河源、拉萨等地理背景构成,其中协调地配饰着奇花异草,汉藏民族和睦友好的历史场面得以逼真再现,非常壮观。
18、酥油花是一种独特的雕塑艺术,它用酥油揉以各色矿物颜料塑成形态各异的形象,大至山川人物,小至花草虫鱼,无不逼真细腻,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藏区绝少产茶,制作酥油茶的茶叶,最初多来自中原地区。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时,吐蕃军队就曾通过与内地的战争夺得了大量茶叶,但直到公元5世纪以前,吐蕃社会还没有形成饮茶的习俗,茶叶也只是作为一种珍贵的保健品而为社会上层所珍藏。唐开元以后,随着唐蕃之间交往的增多,饮茶习俗渐渐传入吐蕃。
19、相信你看过以下这些图,一定会被酥油花精美的工艺、艳丽的颜色、巧妙的构思、宏大的题材所折服。
20、酥油花更是这里的一个节日,每年的正月这里都会举办着酥油花展。
五、酥油花灯节
1、酥油花也被称为“冰与严寒中绽放的美丽”,为了不让酥油融化,艺僧们不仅要身处在冰冷的塔尔寺酥油花院内制作酥油花,还要在制作过程中不时将手放进刺骨的冰水里,给手降温,这一件件摄人魂魄的酥油花就在冻僵的手指间慢慢诞生了。
2、酥油花灯节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所创。作为宗喀巴的诞生地,青海塔尔寺历年举办的酥油花灯节在规模上冠绝藏区,而且塔尔寺的上、下两个花院每年都会在元宵节就酥油花一比高下。酥油花以藏族日常食品酥油为主要原料,艺僧通过捏制各种佛像、人物、飞禽走兽以及花卉草木,组合成佛经故事向信众传达佛教义理。由于色彩艳丽、工艺独特、造型精美,酥油花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酥油花是会说话的花儿,斑斓的色彩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盛开在九色甘南的是千年传承的酥油花,更是昌久不衰的万世佛法。
4、花架上固定好的塑像、各色各样的酥油以及几盆已有冰碴的水,就是酥油花制作室的全部。
5、这个习俗来源已久,起源在西藏地区,但是是因为冬日严寒,没有可以供奉佛像的鲜花,于是信徒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将酥油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形状,用来供奉佛祖。
6、佛珠对修持佛法的人都有加持作用,佩戴它不仅能时时提起思佛的念头,而且还是佛理佛义的载体。所以不论藏传还是汉传佛教,都很珍视佛珠。从这一总体上说佛珠并无不同,但由于藏汉修持的法门有所不同,所以还是有点区别的。藏传佛教的佛珠在身口意三密的加持上比较强,而汉传佛教则主要在显明的佛理佛义上加持。在佛珠的形态上也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太大。
7、青海的酥油花十分美丽做法也很复杂,首先要将酥油调色,然后将酥油放入冷水中,用手捏出想要的形状,再组合起来,酥油花就做成了
8、每年的酥油花展,僧人们从入冬便开始做起。虔诚发愿,怀抱正心,在清寒的僧房中完成酥油花的转生。酥油花所表现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祖菩萨、金刚天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石林木、花卉盆景、亭台楼阁等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画面形式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的精、繁、巧特点,在有限的空间容纳了极多的内容,塑形精巧,刻画传神,多而不繁,艳而不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9、酥油花是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工作完成的。
10、制作完成后,每一件酥油花作品都要按提前的设计,用一定斜角一一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用拼接成的完整故事画面搭建成一个酥油花架,为了达到较佳的观赏效果,花架设计得高低错落有致,使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展出时,酥油花架会用高杆挂起,较高可达十几米,人们在下以仰视角度观看,发现花架上菩萨金刚端坐安详,飞天仙女身姿绰约,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人物神形兼备,亭台楼阁金碧辉煌,整个画面繁而不乱,绚丽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11、塔尔寺,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如果你来这里,千万不要错过这里的一些活动,也不要错过体验这么精湛的艺术和浓郁的佛学文化的经验!
12、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9420002
13、想想这些,想想冰清玉洁的酥油花
14、酥油花灯节始于明朝永乐七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藏历正月十五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所创,宗喀巴向拉萨大昭寺内的佛祖释迦牟尼金像供奉酥油花和供灯,以酥油花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降伏邪魔。另一说为,酥油花灯是为了庆祝佛祖释迦牟尼与其它教派大辩论获胜。
15、朵玛和酥油花也被其他藏传佛教的教派广泛用来做供品并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我们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
16、酥油花捏塑分为浮塑和立塑两类。
17、据了解,制作酥油花原料取用9月份以后牧区枯草季的白酥油,其筋度及粘度高于荣草季黄酥油,每岁立冬起,艺僧们就将纯净的酥油切成薄片,加之冰水揉匀如面团状,而后根据需要添加天然染料,使酥油花色泽鲜艳,久不褪色。
18、珍惜短暂,易逝的酥油花一样
19、13893935986
20、叶落了,满世界都是佛的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