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修身立德的名人事例
1、讲述晏子用聪明机智化解别人对自己的刁难,维护齐国尊严,身为宰相却生活简朴,勇于指出别人错误的故事。
2、他们就是我们做人做事永远的榜样!
3、这本绘本通过讲述大舜孝顺父母的德行,告诉大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的力量。
4、有了人脉,很多事情在你面前就变得很容易解决;
5、每本书都是以每位先贤的修身故事展开,就相当于他的个人传记,为我们树立学习和效仿的人生好榜样。
6、中华上下五千年,比“沟通智慧”更值得学习的,是“运筹帷幄的哲学”。
7、二是正身教育,即身体素养、仪容仪态教育。低年级以自理能力训练为主;中年级以提升身体素养、选择一项自己擅长的体育锻炼为主;高年级以形成自己的特长项目训练为主。通过分级达标奖励“正身”卡的形式,真正做到仪容好、身体好。
8、并且,大禹特别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他注重实地考察,认为治理洪水不能光靠“堵”,更要紧的是“疏导”。
9、入选全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10、故事篇五: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11、家庭在有明确的“公约”,使孩子有规可循;
12、让“天才”为自己所用的人!
13、禹当了首领后,就派人去丈量土地,禹根据测量情况和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划分出九州,并选派有德才的贤人,担任九州的官员。
14、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15、有了谋略,你的眼光会让你收获更长远的利益。
16、我们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发育阶段,需要多样的营养。我相信《中国古代儿童品德故事读本》的出版,将给孩子们的书架上增添一本新读物,孩子从中可以吸取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我也相信这本书的编者和我一样,期待得到小读者们对本书学习后收获的信息!
17、例如《孝友齐家——大舜》中带有三足乌的太阳,百姓群居的茅草房,烧制的陶器和上面的花纹,不知不觉把我们带入了当时的场景当中,大舜的能干和受到的苛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8、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仁人志士尊崇的人生信条和较高理想,也为我们阐明了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的道理。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修身不仅是一种个人情怀,更是一种为治风采。
19、修身养性,修身:使身体健康;养性: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臻美的境界。出处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生活,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恼昨天发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上。
20、本次活动将上海市好人节主会场活动与第二届上海市故事大赛颁奖典礼成功衔接。围绕“寻找身边好心人、分享创业之心得、讲述创新之理念”的主题,“倾听上海”第二届上海市故事大赛分创作和讲演两个部分。
二、古代立德修身的名人
1、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春秋战国时期人,诗人、zz家。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了纪念他设立了端午节。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2、活动中,以多媒体情景诗朗诵《情到深处》和情景故事《好人老郝》,展示了杨浦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中涌现的较新典型,2015年度十佳好人好事凡人善举、追梦故事……,反映了杨浦好心人“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力量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氛围。
3、最后,伟人事迹帮助人格习惯的养成,远比是非对错的历史观更重要。
4、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
5、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通过学习历史名人的事迹和出色品质,徐国涵立下“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他热爱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并写下心得体会;他关注国家大事,坚持看新闻、记摘要;在宪法日,拍摄“宪法”公益宣传片,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每日带领同学们诵读“少年强则国强”的班级誓言,励志成为祖国的栋梁。
7、围绕“四正”德育,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了“四正”德育评价,受到了全校师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
8、修己正身,躬行为上,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心”不仅是修身的前提,也是个人修身治学的基础,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孔子教育思想的主导特征是培养人的道德人格,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完善人生,实现人生理想,即所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即“修齐治平”。以此考察孔子的德育教育,其核心所在正是“正心”,可以说孔子的育人观就是“正心”的育人观。同时,“正心”不仅指向教育追求的结果,更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立德修身的过程,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9、做到这一点的为政者必要先修身,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做官先做人,为政必修身,在加强d性修养、坚定理想理念、提高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等四个方面上下功夫,始终坚持造福于民,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人的道理,对人生、名利、荣辱、好恶的态度上常怀敬畏之心,坚持始终把d和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去工作和学习,才能更好的实现修身为政敬业的目的。
10、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哲学家、思想家。思想上,王阳明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精华,独创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
11、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学校加强课堂德育工作管理,努力打造出色的课堂文化。
12、自从太平天国危机解除,朝廷担心曾国藩势力坐大,一直想下手。如果真的采取强硬手段,那么湘军不保,曾国藩也有危险。他看清局势,如此“主动请缨”,令朝廷放了心,仍然任他为两江总督。
13、精心开展校园德育实践。落实好晨诵、升国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德育常规教育,发挥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育德功能,利用节庆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14、陈望道是爱国奉献的先驱楷模,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诠释了中国共产d人的担当。陈望道的学习观形成并发展于他一生艰辛求学和从教事业的实践过程,其勤奋好学、救国报国的学习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15、结果两人都没有继承君位,先后都逃走了。他们投奔西部地区一个诸侯国首领周伯昌(周文王姬昌)。
16、②《中国传统修身故事绘本》系列第二辑(鲍叔牙、孙叔敖、晏子、孔子、子产),共5本,定价125元,我们团价75元。
17、画面上不管是人物的穿着打扮,还是打仗时候的车马,会客的宴席、不同国家之间的交际等各种场景设置基本符合史实,顺其自然就把孩子带进了那古老、已经逝去的年代,具有很高的表现力。
18、文字作者马邦城充分考虑到了孩童的年龄阶段和学习特点,使用较为简单句式、口语化的表达来讲述故事,浅显易懂。
19、可以说,这支军队是曾国藩的军队,而不是朝廷的军队。
20、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名人修身立德的小事例
1、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后,管仲也被囚禁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为齐国的相国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九次会集各国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全都仰赖管仲的计谋和策划。
2、例如,《过门不入—大禹》故事中,就给孩子们讲解到很多历史知识,耒耜、禹步、九州......
3、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4、“四正卡”评价标准一致,评价范围多方位,评价手段新颖,评价结果公平,有效克服了以往单一评价的弊端,在促进学生多方位发展的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彰显自我发展特色。
5、修身养性的典型人物有:诸葛亮、曾国藩、王阳明、苏东坡、陶渊明……
6、孩子能够看得懂,有兴趣读下去
7、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毕伯库克曾对1300多位称职的父母做了调查研究,他归纳出了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8、做父母的,对孩子再多的说教,不如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孩子有了正确的榜样,加上教育引导,自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许正是培根所说的:“用伟人的事迹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的道理所在吧!
9、第极力恢复中断了多年的乡试,在百姓心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10、善于和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
11、画风古朴素雅,场景设置基本符合史实
12、读过其中一位插画绘者的叙述文字后,颇为感慨与感动。
13、(1)课堂德育渗透基本内容:
14、相互支持,共同成长有一个人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间二层楼的屋子。进到一层楼时,发现一张长长的大桌子,桌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诅咒,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个个愁苦满面。但是他听到楼上却充满了欢愉的笑声,他好奇地上楼一看,同样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弯曲,但是大家却吃得兴高采烈。原来每个人的手臂虽然不能伸直,但是因为对面的人彼此协助,互相帮助夹菜喂食,结果大家吃得很尽兴。
15、翻开历史泛黄的书页,在这份长长的修身名单上,我们耳顺能详的古代先贤名字赫然在列:大舜、大禹、商汤、周公、管仲、鲍叔牙、孙叔敖、颜回、王阳明等。
16、宋濂,出生于1310年,元末明初时期人,zz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宋濂面对财物非常廉洁,曾经在门上写了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可见其品德之高尚。
17、这就是曾国藩的智慧:曾国藩在奏折中丝毫没有提及个人的去留。
18、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六年(旧唐书魏徵传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
19、按照孩子的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
2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孔子《论语》,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四、当代修身立德的事例
1、刘校长在全国出色案例研讨会现场
2、最后,请欣赏“倾听上海”——第二届上海市故事大赛总结篇《倾听上海,解读上海》
3、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凸显德育生活化、体验化、地域化等特点,在“正”文化理念引领下,将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细化为“正心、正身、正言、正行”四个层面,切实增强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基。
4、《远见卓识——子产》,主要讲有远见和不畏强权
5、每天15分钟听书,学完8本经典国学,
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修身立德没有捷径。众多青年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做到“见贤思齐”,在提高自我修养方面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收获。中共早期恽代英,把记载自己缺点的日志晒出来,公示己过,在众人监督下完善自己;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去世后,人们在其病床的枕头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选集》,一本是《论共产d员的修养》。这些榜样矗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也为众多青年点亮了人生航向。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
7、出自孔子《论语》,意思是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与朋友交往,说话靠得住,要有信用。
8、一是正心教育,即品德、思想教育。低年级以爱国爱家爱学校教育为主;中年级以诚实守信教育为主;高年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通过设立目标、展示历代名人较新思想、讲述名人小故事、学生书写自己的正身格言以及达标奖励“正心卡”等形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9、培育道德的力量,共筑中国的梦想。
10、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
11、而不是去读外国的譬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华尔街之战》《巴菲特的财富思维》等书。
12、大赛作品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将身边好心人的事迹,修身立德的故事收入视野,让其在市民中广为流传。“倾听上海”紧接地气,故事从市民中来,再到市民中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之无愧成为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的特色活动。
13、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所比喻的,少年之人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青春是活力的代名词,青年人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不可能。大学毕业后放弃其他机会,选择在颐和园当个小小讲解员的“80后”姑娘韩笑,以“想给游客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要求自己,把讲解工作做到至臻,成了颐和园里的“金话筒”;年轻的“快递小哥”田追子,热衷钻研,发明的快递“神器”节省超七成人工,使水果寄递出港时效提升1小时;三十来岁的“农创客”杨艳军,返乡创业,给内蒙古老家的农村牧区带去增收致富的新点子、新技能……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不怕苦、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雨,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14、故事篇八: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15、来到荆山,向天下宣布:“这九鼎好比‘九州’,也就是天下。我们已制服了洪水,今后将在九州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下去。”从此,九州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16、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17、大舜成为首领后,还是跟以前一样,用真诚和爱心来对待父母兄弟,最终,他们终于被大舜的宽厚善良打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18、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两人名气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并称他们两人。
19、意思就是说:我们人类和动物的那一丁点区别是弥足珍贵的,这点珍贵是要“修身”得来的。
20、通过学习总书记关于“为政先修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我们受益匪浅。“治国”看似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承载了14亿民众的生计与这个整体的发展。习总书记提出各级政府,要做到:修身、治心、养德,只有自身品性优良高尚,才能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
五、修身立德例子
1、蔺相如,春秋战国时期人,zz家、外交家。与他相关最出名的三件事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完璧归赵中他成功的保护了赵国的玉璧。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保住了赵王的颜面。负荆请罪中他不计较廉颇的傲慢无礼,最终使得廉颇与他成为刎颈之交。
2、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徵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此举逾越了礼制。李世民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
3、《无过是过:晏子》中,楚国招待齐国来的使臣晏子时,座位的次序,案几上使用的青铜爵、青铜鬲等等。
4、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要更谦卑;官位越大,要更加细心;俸禄越多,取舍更要谨慎。能谨守这三点,就足以治好楚国了。”果真,孙叔敖成为廉洁的名相,上任三个月,楚国大治。
5、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6、中央也反复强调“立d为公,执政为民”。可见,严格要求自我,坚持廉洁从政对于d干部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担当责任,更是一种修养品德。而且修身,治心,养德,为安身立命之本。为政时,反躬自省,更是保持清醒,做好自律的准备。为官者坚持“清,慎,勤”三字,拒绝诱惑,反对腐败,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为国分忧。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喜欢且经常与孩子亲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9、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其根本的内涵就是解决如何立德修身的问题,这是价值观,荣辱观,也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个民族的信仰的基础。
10、看个人家庭和教育环境背景,因人而异。原则自律,小则内助提醒,中则友人劝诫,大则法律惩处。是故,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嘻嘻)
11、让孩子在阅读中丰富孩子的历史常识
12、殷朝末年,有个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东)。国君有几个儿子,大子叫伯夷,小子叫叔齐。孤竹君去世,按遗嘱应立叔齐为国君,但叔齐不肯,坚持把君位让给哥哥伯夷,而伯夷遵父命要弟弟叔齐继位,兄弟两人互相推让。
13、这些画面把孩子孩子带入了一个远古的时代,每幅插画在故事的基础上延伸开去,即使孩子还不认识多少汉字,仅靠看图“读”书,也可以“读”出意境来。
14、马克思主义。1960年7月,陈望道参加民盟第三届中央wy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后,他在传达会议精神时指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他强调不仅要研读和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较新理论成果。1964年4月,陈望道在《关于语言研究的建议》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其他学科具有指导意义,要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学科学习中。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为学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寻找中西学科建设的共同性,虚心研究国外的出色经验。
15、话刚说完,御史大人立马尴尬住嘴,全场其他官员也不仅为纪晓岚的说话艺术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