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重阳节的诗
1、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4、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5、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6、卷062:023〖重九日宴江阴〗(杜审言):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7、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10、亲近:亲近的人。《魏书‧出帝纪》:“若无亲近,听故友陈之。”
11、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很抱歉就记得这一首了
13、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4、亲爱的,你要登上较高的山,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7、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18、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9、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20、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二、关于重阳节的诗词
1、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4、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5、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6、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7、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8、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9、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
10、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1、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重阳席上赋白菊》
12、廉颇老矣尚能饭体甚健哉不必扶三径归时秋菊在满城近日雨风多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习射谈经天高地爽佩萸插菊人寿花香重重直上必达凌云路九九登高须防落帽风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13、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14、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5、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16、思亲问题友爱问题一切问题中最动人的全都是登高的问题都是会当临绝顶时把盏的问题
17、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
18、菊花犹折御衣黄,莫惜危亭更上。
19、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
20、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三、有关重阳节的诗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卷329:013〖和九日从杨氏姊游〗(权德舆):秋光风露天,令节庆初筵。易象家人吉,闺门女士贤。招邀菊酒会,属和柳花篇。今日同心赏,全胜落帽年。
3、卷550:013〖重阳〗(赵嘏):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4、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6、在江北以远是众多美人男人们登高都想得到她们尽管千年之内哺乳动物和人类倒一直保持着生态平衡
7、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8、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9、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的,当时他才17岁。那一年独自一人漂泊在长安的王维,在重阳节这一天想起了远在家乡的父母兄弟,回忆起曾经他们在家时互相佩戴茱萸草的快乐时光,一时间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12、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13、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14、这首诗很多人都很熟悉,是北宋出名女诗人李清照所作的。写这首诗的时候,北宋还没有灭亡,李清照的词也可以看出是有着一种细腻温婉的感觉。当时她的丈夫赵明诚外出游历,日子一久,李清照思夫心切,就在重阳节这一天,写下了这首词送给赵明诚。
15、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16、平水韵:押韵十一尤;中华新韵:押韵七尤。平起首句押韵。
17、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18、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9、风吹过远方的山顶想念的人头插这辈子不要再去想登高的事如你们所见九月九日,这阵冷风从山顶吹下来后背着凉人间越来越低
20、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四、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古诗二年级
1、今朝我一人把盏江山变色青色三春消耗了我九九这个数字如今又要轮回我的血脉远处一俯一仰的山峰赤裸着跳入我怀中我将只有毫无用处地享受艳阳
2、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3、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4、修剪过几根矮牵牛的藤蔓,再扫梧桐叶,杨树叶。
5、卷004:012〖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唐德宗李适):爽节在重物华新雨馀。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6、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7、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8、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之九月重阳赏菊
9、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10、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
11、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12、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13、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14、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15、红叶:唐代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后因以“红叶”为传情的媒介。明沈受先《三元记‧庆缘》:“一段姻缘天上来,何须红叶良媒。”
16、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7、另外,从《全唐诗》中选录一些,供参考: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9、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至唐朝时,重阳节被正式定为全国统一的节日。每年九月初宫廷,民间都会举行热烈的庆祝活动,而这一天也成为了诗人们作诗的取材之地,从唐朝到今天,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就有很多,今天,我们来总结十首关于重阳节的诗词。
五、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及赏析
1、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2、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3、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4、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5、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wy会
6、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7、首先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8、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9、这首诗也是重阳节上赏菊的诗句,诗文的意思是这样的,“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10、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11、卷089:021〖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张说):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晚节欢重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12、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13、那重阳节和菊花有什么关系呢?
14、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15、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6、潇潇:象声词。清姚鼐《乌江阻风》诗:“镫火连樯底,潇潇杂语庞。”
17、今朝一人我与谁长谈?遥望远处据称是江北白练入川是一条,还是两条?汇向何处都让我喜欢
18、这一天,我有腐朽的念头插茱萸品菊花遇见的女人如同仕女遇见的男人一脸高古这一天,我有古怪的念头也许有古人等我在登山的路上我们不谈昨是今非只是饮酒在幽州台上有人独自
1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20、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曰了。由此算来,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还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