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煜词
1、李清照与李煜词的相同点:李清照和李煜都是文学史上出名的婉约派词人,他们前期词多写闺情和宫廷而香艳,后期词多写亡国而悲哀。两者的作品言语都语言朴素,自然本色,全用白描手法,表达感情都真切,发自肺腑,直抒胸臆,因此感人至深。李清照与李煜词的不同点:艺术表现手法不同,李煜的词表现较为直接,而李清照的词表现较为含蓄。后期创作的方式不同,李煜的词很多以回忆过去为题材,而李清照的创作大多以现实为基础。两者的作品都分为明显的前后期,李煜前期的作品多以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绪,后期主要写亡国之痛,而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闺中生活,后期主要写对丈夫的思念和亡国之痛。

2、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3、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八年)十一月,金陵城破,李煜投降,南唐灭亡。次年春天,李煜被押送到达宋都汴梁,从此过着囚徒的生活。这是他在汴梁城中的悼国伤亡之作,直抒胸怀,感情十分沉痛。
4、公元954年(李煜18岁),娶娥皇(936—9名蔷,南唐开国老臣周宗之女)为妻。公元967年,娶女英(950—9名薇,娥皇之妹)。公元975年,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李煜在寓所与后妃聚会,命故妓唱新作《虞美人》,宋太宗闻之大怒,遂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毙,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5、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6、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7、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8、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9、词史地位,一要看实力,二要看贡献。李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10、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11、我认为较大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一个事实——词的发展是线性的。
12、(收藏)从0岁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居然这么美!
13、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14、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15、罗袖扈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16、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17、因此,“对景难排”不仅是说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无论四季,无论日夜,都不能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说“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话也是无法表达出悲哀的。
18、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19、闲梦悠远,南国春光正好。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忙坏了看花的人们。
20、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二、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2、但一个人词人的身世、性格等种种因素,的确会对其写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于李煜而言,其身世、经历、性格对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相当之大。
3、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4、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只有喝醉了酒才能排遣心中苦闷,别的方法都行不通。
5、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6、林花凋谢,遍地落红。花开花落几时许?春去太匆匆。无奈啊,娇艳的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朝来的寒雨晚来凄风?
7、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8、虽然李煜上台时局势不那么稳定,但离南唐覆灭尚远,两位先帝留下的积蓄还在。
9、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10、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11、我有多少的泪水,纵横交错地流在脸上。我的心事不用拿来边哭边诉说,那笙箫不要在我流泪时吹起呀,我现在无疑已是极度伤悲了。
12、首先不得不谈谈李煜的祖国——南唐。
13、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
14、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15、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16、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17、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18、在zz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19、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20、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三、李煜词作的风格特点有哪些
1、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2、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3、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
4、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6、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7、李煜虽不通zz,但艺术才华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造诣,尤以词的成就较高,留下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8、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9、李璟写愁也是踏波为一代大家。
10、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柳永等所谓的“婉约”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如《虞美人》,《浪淘沙令》。扩展资料:李煜的诗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
11、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12、这首词亦是通过少女的行为动作,把女性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真是娇媚无比,心都化了。
13、我在以往的文章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谈到,一个人的身世和词作的好坏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比如纳兰贵公子,心思细腻,以此为因,绝不能推出纳兰词就举世无双的言论。同样地,如富贵之人难以写出好诗词之类的言论也是要不得。或者诉诸人品,说能写好词的人一定有好人品,有好人品的人一定能写出好词,这都是要不得的。
14、可尽管说着不堪回首,词人还是忍不住回首了,他想到了遥远的宫城之内,的栏杆、玉砌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那里的人却换了一副副面孔。栏杆、台阶只是一个代称,由此而上的,词人回想到的是他熟悉的宫廷的每一步,那雕栏玉砌自然不变,宫墙之内的一墙一瓦,一草一木,或许都没变,只是人,却是换了。
15、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16、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17、啼晓的黄莺散,零落的飞花乱,只留下寂寞画堂深深院。任落红遍地休扫它,留待跳舞人回当地毯。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9、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20、⑴棹:划船用的工具。⑵纶:钓鱼用的线。茧缕:丝线。⑶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四、李煜词最经典20首
1、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或为冯延巳作)
2、况之于审美观,现在人们多爱“大”、“豪”、“阔”。然而“小”、“精”、“香”又怎不在美的范畴内呢?我们是要懂得欣赏李煜前中期的词的。这里按下不表,等下细说。
3、主流是会变的,随着闺怨等题材在艺术、内容上的饱和,加上其余历史因素,显然花间派原有老体系已跟不上时代,李煜在这节骨眼上,自然能看到词更广阔的空间。
4、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刀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5、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又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6、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7、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李煜从小爱书画文学,从没被当作一位统治者培养。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中主已立太子,实在犯不着再去多培养李煜。李煜懦弱的性格从小就这样养成了。后来为了避祸,更是投入所有心血在文学艺术中,不问zz。
8、于词体上,曲子词正不断向律词演化。到了李煜时期,李煜所作之词,多为律词。文体的稳定,对创作有很大好处。
9、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10、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1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2、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13、李煜不招惹别人,别人要招惹他。李煜为重瞳(可能是一只眼睛两个瞳孔,可能是两个眼珠),这在相术里为异相,因此李弘冀老猜忌他。
14、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15、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16、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17、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18、我们可以发现,李煜虽然擅长词,但李煜在正式场合或描写一些“正式”的事件时,依然是采用“诗”这一文体。
19、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20、外部环境已经越来越紧迫,他不得借酒精来麻痹自己。
五、李煜词代表作10首
1、今年也差不多写了半个月,所以就时间来讲并不长,但精力却花了很多。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4、由于学生时代是有标准答案的,所以这小部分的学生群体。在问到李煜词翻译的时候,还是要按书上的来,我这个可以当拓展。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6、这首词写李煜前期帝王生活中夜晚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是作者于南唐全盛时所作。
7、他是君主,可以肆意挥霍。
8、又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9、投入大量精力与时间。文学创作,取不得巧。
10、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11、全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情感,清新自然。
12、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又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13、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14、时节已过清明,桃杏芳香依然。小雨之后,淡月朦胧。信步亭皋,忽闻秋千架上,笑语轻盈,勾起了心中的万缕相思。诗人把惜春、伤春与怀人的思绪,融为一体。全词写得轻柔纤巧,婉丽多姿。
15、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16、另一方面,这种压抑虽然极大限制了词在广度方面的发展。但使早期的词在闺怨等题材上趋于成熟,各种手法也趋于成熟,如对女性心理的揣摩,女性行为外貌的描述等等兼各种比兴手法。这为词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17、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18、还与韶光⑵共憔悴,不堪看。
19、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20、朦胧的月色下花儿是那么娇艳,在这迷人的夜晚我要与你秘密相见。我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香阶,手里还轻轻地提着那双金缕鞋。在画堂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怀里,我内心仍不停的发颤。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晚上我要让你尽情地把我爱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