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端午的诗句或词句
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2、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3、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4、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5、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6、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7、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8、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9、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10、1劳动最光荣手抄报
11、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12、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13、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4、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5、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16、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17、释义: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18、看『最诗词』,迎来一天好心情—
19、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0、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二、端午诗句
1、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2、——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3、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4、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5、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6、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7、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张孝祥《点绛唇》
8、深院花吐,画帘开、練衣纨扇,午风清暑。
9、全国各地帮你展示宣传服务,发布信息长期有效........
10、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11、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12、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1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14、——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1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7、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8、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19、题目中的“应制”二字,不但表明本诗是遵照皇帝的命令写的,而且也透漏出其“打球”“射柳”的盛大活动,也是明朝皇帝亲自参与的皇家端午节“大戏”。
20、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三、端午的诗句或词句取名
1、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一一苏轼《浣溪沙:端午》
3、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5、唐朝诗人卢肇的《竞渡诗》
6、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一一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7、——宋吴文英《杏花天重午》
8、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0、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是一种美德帮助更多人
11、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一一范成大《鹧鸪天》
12、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4、雨夜逻无骚音,绛纱蒙首去。
15、欢度端午佳节,免不了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16、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17、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8、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9、释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zz家。名平,字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20、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四、端午的诗句或词句屈原
1、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失调名《端午》
2、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4、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5、国画宣纸、毛笔购买!(点击)
6、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端午》
7、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8、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9、粽子飘香忆双亲||皇娜
10、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11、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陈子龙《五日》
12、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
13、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14、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5、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16、充满童趣的诗词,俏皮又可爱
17、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一一殷尧藩《同州端午》
18、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9、——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20、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五、端午的诗句或词句幼儿
1、——宋胡仲弓《端午》
2、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3、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
4、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5、《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看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6、——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7、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8、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楼。
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一一苏轼《浣溪沙端午》
10、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11、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12、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14、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15、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16、重五休言升最紧。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
17、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18、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19、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20、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