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李煜简介
1、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榭亦荒凉。
2、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3、李煜精于鉴赏,极富藏书。宫中购置图书、画帖数万卷,法帖如钟繇、王羲之真迹甚多,公私藏皆印有“内殿图书”、“建业文房之宝”、“集贤殿书院”等,或为其签名、题字,或为诗歌杂言。宋军将攻陷金陵,李煜对保仪黄氏曰:“此皆吾宝,城若不守,尔等可焚之。”金陵城破后,黄氏便依旨将宫藏书画等焚烧殆尽。
4、梦醒后,才知过往繁华只如昨日黄花,故土再难归。
5、我想,在他死的那一刻,也许不无释然,毕竟他终于可以去寻自己的江南了,那里有他魂牵梦萦的故土,有他守候一生的故人,有他缱绻易碎的故梦。
6、当李煜沉迷声色、专心佛事、诛杀忠良之时,北宋的军队早已做好了攻打南唐的一切准备。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去了后唐政权,建立了大宋王朝。公元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李煜北上,他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李煜率几位大臣肉袒出降。公元976年,宋军将李煜押到汴京,宋太祖封李煜为“违命侯”。不久太祖去世,其弟太宗赵光义即位,封李煜为“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初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药将他毒死。时年42岁,赠太师,追封吴王,葬于洛阳北邙山。
7、下片写惜春、恋春、恋春红,叹不能再复重。人生长恨有如水长东。“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8、“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从此,舞人再也无法归来了!
9、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
10、春季是最美好的季节,“春红”是最美好的物品,“红”最美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突然间竟自“谢了”,而且是“太匆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在后主看来,好端端的一个“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南唐之匆匆衰败,顷刻灭亡,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谢吗?
11、http://www.hzcbzh.com/
12、(唐诗三百首69)王维《桃源行》
13、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14、公元975年十二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李煜此时才恍然大悟,然大势已去。宋军执行宋太祖"使自归顺,不须急击"的方针,包围金陵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才向金陵发起总攻,一举占领金陵。宋军破城,守将呙彦、马诚信、马承俊等在巷战中战死。李煜念完最后一首唐诗后,奉表投降,5000名南唐残兵放弃武器停止巷战南唐灭亡。
15、(唐诗三百首44)李颀《琴歌》
16、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纳兰性德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说》)宋词作为词艺术高峰,纳兰性德将宋词整体置于李煜词之下,明显失之武断,亦缺乏客观依据,显然是过誉的。但是李煜词成就之大,却又是得到后人认可的,但不宜过分拔高。
17、(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18、李煜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人,一个很有才华的词人,他很有情趣,也注重豪华的排场,书法、绘画和文章都很出色。但以做皇帝的角度而言,他没有豪气和统一天下的壮志,所以对于军事不感兴趣,即使有将领提出军事要求,他也是极力压制。南都留守林仁肇说,他愿意领兵几万人北上,收复旧地。林仁肇还为李煜拟好了开脱的理由:他起兵的时候,李煜就向外发消息说林仁肇叛变,让宋朝廷知道,以后假如事成得利的是国家,如果失败就杀他全家,李煜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就是这样已经为李煜想好托词的计划,他也没有同意,只知念佛、填词、醉生梦死,静候亡期的到来。
19、他嗣位之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20、他想起了曾经繁华富庶的南唐景象,楼阁连天,绿树繁茂;想起了过往“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的奢靡生活;想起了兵败国破时“肉袒”受降时的屈辱;想起了仓皇拜别太庙时耳边传来的声声管弦;想起从此故土故人皆抛却的无奈不舍;想到前路的波谲云诡烟水茫茫......遂有了这阙字字金石、铮铮幽鸣的《破阵子》:
二、南唐后主李煜简介
1、哪怕我们多么相信李煜对娥皇的深情,可是他还是辜负了那个爱恋了他一生的女子。
2、(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3、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4、可惜,世事总不能尽如人意,就像我们不愿相信,一个人一辈子也许真的不会只爱一个人。
5、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6、(唐诗三百首10)贺知章《回乡偶书》
7、(唐诗三百首48)崔颢《行经华阴》
8、一千多年前,汴梁的明月小楼,一个孤独的守望者,总是倚在长亭香榭处独自凭栏,默默无语。传说,他生来就是一副帝王之相——重瞳、骈齿。传说,他生于七夕,而离世的那一天,上天也为他选在了七夕这一天。传说,他死状惨烈,身如弓状,心尖,指的是南国的方向。李煜:人生不过一场春花秋月
9、他还曾写下两首《渔父》,表明自己寄情山水、无心zz。
10、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小周后乃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并被规定定期进宫参拜。小周后是个绝色美女,宋太宗赵炅垂涎其美丽。)
11、二楼的童鞋。。你这是在作甚。。《寻龙记》这是我看过的。这个提问我也出过。。==以下是别人回答我的。。《风流才子系列之李煜传奇》《暗伤》《梦回古朝》《南唐旧梦:山河永寂》《东风乱》《惊梦残天》《昏君风流》《铁血南唐》《重生南唐》有一《最是寻常梦》介绍李煜家人及其生平的,含有很多美丽词句,虽不是穿越,也值得一看。
12、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13、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李煜,认为狱讼自有刑狱掌管,监狱之地非皇上所宜驾临,请求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李煜虽不听从,但也不因此发怒。后主入宋后,悲伤失意,常与金陵旧宫人写词,心情悲惋异常,难以抑制。噩耗传出后,江南父老有许多人都聚巷痛哭。
14、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1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对李煜的词有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词在李煜之前都是写男女情爱的那种小小的“艳科”,而且有的词写的还不是的男女爱情。这些词在王国维看来,只不过是“伶工之词”,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些乐工们、歌女们演唱的词到了李煜的手中,这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成为了士大夫之词,也就是说这些词开始写士大夫内心世界的的情怀。他甚至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换了那些花间词派能有这样的气象吗?根本不可能。在王国维的眼中,李煜的词之所以写的好,就是因为他“性情愈真”,也就是说他有一个真性情。
16、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7、官吏任免李煜即位之初,由于淮南战败和中主的去世,南唐朝野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为重振人心、确立威信,李煜重用旧臣,稳定高层重心。何敬洙军功累累,被授予“右卫上将军”之衔,封芮国公,及其去世,李煜下令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对于在淮南战事中弃扬州化装逃跑的冯延鲁,李煜也重新给予礼遇。同时,启用在杨吴时代就投奔江南的韩熙载、闽将林仁肇、皇甫赟之子皇甫继勋等人。
18、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19、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20、有旧时的欢乐”花月正春风“,才有今日之愁苦”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三、李煜简介及生平事迹
1、早期经历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次子。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惧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参与政事。在此期间,他曾给自己取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无意争位,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TOP6:南唐后主李煜上榜原因:词学皇帝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4、城破前一个月,他也曾立誓“若社稷不守,当携血属以赴火”,但终究不舍故土故国。
5、961年六月,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974年12月,曹彬攻克金陵,南唐灭亡。所以李煜在位十五年。若是严格来说,971年他改称江南国主那会儿就不算皇帝的话,那就是,,你自己算一下吧。
6、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7、皇叔景遂和生有异相的从嘉便是他皇权之路上较大的绊脚石,当然欲除之而后快。
8、(唐诗三百首72)王维《送别》
9、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这首词作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李煜被俘之后。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
10、一直到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李煜兵败降宋,南唐灭亡。整整38年,3代帝王,秦淮河默默见证着一个短暂王朝的繁华与没落。
11、李煜曾考证过拨镫法的渊源,并总结为“擫押、钩、揭、抵、拒、导、送”八种技艺。李煜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金错刀”;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李煜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周密评为“法帖之祖”。
12、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厚葬洛阳北邙山。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13、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14、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开宝四年(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此时封郑王)。去北宋进贡。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乞呼名,从之。
15、(唐诗三百首66)王维《杂诗(其二)》
16、这是李后主的一首残词,可能是一些草稿。写作的时间是春暮,这些作品就算原来是不残缺的,也应该算作是半成品。作者反复斟酌,心里面都感觉不满意,以至于几易其稿,于是就成了今天看到的样子。樱花樱桃同是蔷薇科樱属,樱花也结果,但是以花出名,樱桃也开花,但是以果实闻名。樱桃,因莺鸟所含食,故名含桃、莺桃,汉代始称“樱桃”。
17、然而事与愿违,由于任用佞臣、失掉民心,加之与闽、楚两国的征战,“未及十年,国用耗半”,南唐在其手中,由江南崛起的较大势力,变得国土沦丧割地上贡。时人评价南唐政权“朝无贤臣,军无良将,忠佞无别,赏罚不当”。
18、(唐诗三百首62)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9、南唐保大十二年,李煜年尚隐居钟山。那一年,李煜被中主召还,娶了南唐元老重臣周宗的女儿——娥皇,是为后来的大周后。
20、开宝五年二月,内史舍人张佖主持礼部贡举,录取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耀殿学士张洎称张佖遗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张洎对落第之人进行复考,又录取了王伦等五人。直至南唐亡国的开宝八年二月,李煜还举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张确等三十人。
四、五代李煜简介
1、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
2、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3、古时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李煜贵为皇族,也并不例外。幸而,两人志趣相投,心意相契,婚姻生活十分美满。
4、在位总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死后,葬洛阳北邙山。
5、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相传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农历七月七日,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6、同李昪不同,李璟并不满足于南唐的弹丸之地,他要的是还都长安,要的是四方来朝。于是,与周边国家的开战成了他实现梦想的一步。
7、(唐诗三百首34)孟浩然《留别王维》
8、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9、只是南吴亡了,会有南唐,南唐之后,会有北宋,北宋之后,尚仍会有一个个王朝建立,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
10、你可以说李煜是一代帝王,身边妃子环拥都份属平常;也可以说,我们不该以现代的价值观去苛求古人,然而,对娥皇来说,李煜便只是她心间、枕畔的人,是他的丈夫。
11、(唐诗三百首26)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2、北上汴梁的一艘巨大的轮船上,船桅高悬绣有“曹”、“潘”大字的帅旗。一名身着素面白衫、形容憔悴的男子正面南而立,默默凝视着笼罩在一片烟雨中的金陵城,一行清泪慢慢自瘦削的脸颊滑落。
13、南唐后期通货膨胀,钱荒严重,为使货币流通良性循环,乾德二年,李煜颁布铁钱,规定每10钱,铁钱6枚并铜钱4枚发行。因铜钱逐步废除,商人多以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出境,朝廷不能禁止。为挽救铁钱的流通,李煜诏令铁钱以一当十与铜钱并行流通。到南唐亡国,各郡蓄积的铜钱累计达六十四万缗。
14、可是他还有两句话我不大赞同,他认为《水浒传》《红楼梦》之所以写的好,是因为这些作者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意思是说他们的人生经历很丰富,所以才能写出水浒传和红楼梦。而王国维认为,像李煜这样的诗人,他阅世愈浅,所以他性情愈真。我觉得这话说对了一半,应该说李后主经历了亡国之痛,这个阅世没有几个人能超过他。他原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个的确是阅世很浅,可是经历了家国之亡。阅世还会浅嘛?他的这些词那真是以血泪相和而写成。所以才能警醒后世,才能在艺术和内涵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高度。
15、陆游《南唐书》载,“后主昭惠国后周氏,小名娥皇,司徒宗之女”。史书上亦有这样一段记载“娥皇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
16、李煜生于937年,卒于978年,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又称为李后主。李煜精通书法、工绘画,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较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17、全词从问起,问结,从仰天问物到扣心自问,一气呵成,如诉如泣,荡气回肠,抒发了李煜极为痛苦的、真挚的情感。特别是最后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地表现了他思国如水,愁绪不断,用江水的流淌来表达他不可压抑之剧痛,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18、(唐诗三百首29)孟浩然《春晓》
19、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20、(唐诗三百首8)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五、虞美人李煜简介
1、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2、(唐诗三百首49)崔颢《黄鹤楼》
3、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4、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5、站在历史最前沿的我们,偶一回眸那段风侵雨蚀的历史,也许当真会觉得如梦一场。
6、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7、(唐诗三百首41)李颀《古意》
8、偏偏又心怀厚土,宽宏仁慈,满腔妇人之仁:广施善,修庙宇,虽不纳良谏,但对死谏大臣的犯上之言又可一笑置之,不加之罪,这在历史上历代皇帝中是从来没有的宽宏。
9、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较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10、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即使寄寓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成为诗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艺术手法上对后来豪放派词有影响。
11、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12、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王国维《人间词话》)“性宽恕,威令不素著”(文莹《湘山野录》),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他的继后小周后也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1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4、人物简介:李煜,汉族,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艺术才华:李煜虽不通zz,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较高。他著有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被称为千古词帝。
15、很多的诗词当中都用流水来形容作者的心境。比如李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白居易说“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刘禹锡说“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愁”。还有那个出名的寇准,他说“愁情不断如春水。”还有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是我觉得好像都不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来的更贴切。读了这一句词,让我们感觉到李煜的悔和恨真是深入到了骨髓。
16、(唐诗三百首18)王之涣《登鹳雀楼》
17、(唐诗三百首*)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8、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19、寒风冷雨时,更是让人觉出身世悲戚。
20、可命运偏偏要给他开一个大玩笑,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九月,李璟病逝,从嘉终是身不由己地登上令他谈虎色变的宝座,成为南唐第三代君主,史称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