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结的成语典故
1、(衔环结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2、“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是我们常用的俗语,它源于古老的《周易》。《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一“同人卦”,相传孔子曾为《周易》作《系辞传》,融入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在诠释“同人卦”时,孔子说:“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且懂得何时为何时不为,当君子出于共同的志向凝聚在一起,这种凝聚的力量就如锋利的剑可以毫不费力地斩断金子,惺惺相惜的君子说与对方的话,芬芳如兰,因为君子之间不妄言,所言必是诤言。
3、(张灯结采)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同“张灯结彩”。(团结的成语典故)。
4、亲如手足情同手足情深潭水雪中送炭解衣推食奔走之友不分彼此布衣之交同心协力称兄道弟
5、(词源)《北齐书》卷二:“世子为神武书召景。景先与神武约,得书,书背微点,乃来。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
6、——宋宋庠《送上元勾簿吴昌卿》诗(2)谐和的声音。
7、(释义)像一群暂时聚集起来的乌鸦。比喻临时纠集起来的一群人,毫无组织纪律。
8、视为知己手足之情同窗之情爱人以德助人为乐煮粥焚须忠信乐易亲去骨肉亲如手足情同手足
9、同德同心: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10、房谋杜断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11、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广袤地域的辉煌历史、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为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12、一人一双手,办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大山能搬走.
13、打得火热道义之交分甘共苦甘苦与共肝胆相照表示团结的成语解释1)万口一辞: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14、(安定团结)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15、反间之计:间:离间。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
16、作者:每日成语故事。每日一读,贵在坚持,你若喜欢,欢迎支持。
17、(结结巴巴)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18、(释义)战国时代,魏国有个大臣叫庞葱。魏王派庞葱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葱担心自己走后有人会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临行前他对魏王说:“假如有人对大王说,街上来了只老虎,大王信不信?”魏王果断地说:“我当然不会相信。”庞葱又说,“假如有两个人说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信不信呢?”魏王迟疑了一下说:“那我将半信半疑。”庞葱再问:“假如有三个人说,大王信不信呢?”魏王立即回答说:“那我就只得相信了。”庞葱忧郁地说:“街上明明没有老虎,因为有三个人这么说,街上有老虎就成了真的了。王宫和大街靠得很近,而赵国的都城邯郸跟魏国的都城却隔得很远,我担心我走后,恐怕背后议论我的人还不止三个呢?”魏王这才明白庞葱的意思,坦然地说:“你放心去吧,我明白了。”
19、(书证)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若夫尧……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宋·司马光《谨司疏》:“当取其轻重,诛窜废黜,公正无私,御众严整者,当量其才能,擢用褒赏。”
20、29)同仇敌慨: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同“同仇敌忾”。
21、一年五班的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洋溢的笑脸,在团结小学读书节系列活动成语专场中,为大家带来了《趣说成语》节目。用大家喜闻乐见的相声和配乐并充满节凑感的成语接龙的表演形式,让同学通过成语更喜欢读书,了解历史典故。成语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种体现,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每一个成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一个典故。通过这次成语展示活动,同学们在排练时提高了朗读表演能力,在初赛和复赛中一年五班的同学们一次比一次表演的好,更多的小朋友们因为此次成语展示活动爱上成语故事,爱上了读书!
22、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
23、群威群胆威:力量;胆:胆识。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24、诵中华经典,品诗意人生。4月24日,团结小学第二届读书系列活动如约而至。一年级成语展示专场中,一年六班的“小豆包”们带来了他们精心打造的“成语擂台赛”。擂台赛设置“成语接龙”“成语对联”“歌颂祖国”三部分。龙队、虎队的孩子们将朗朗上口的成语融入其中,分别展开“你来我往数十句”的对决。赛场上,孩子们妙语连珠,不分高下;赛场下,孩子们精心备战,一丝不苟。言简而意丰,准确而生动的成语大串烧,培养了孩子们学习成语的浓厚兴趣;组队展示、动作编排环节,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活动过程让孩子们充分领悟了“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的真谛。
25、(词源)战国·荀况《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佹诗;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殒坠,旦暮晦盲;幽晦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反见纵横……”
26、众心成城: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27、出处:《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茅盾选集·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28、(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29、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30、24)同心协德:指思想统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31、23)同心一德:指思想统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32、他们一起合作,亲密无间,《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团结合作一起努力地结晶。
33、出处:《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墨子·尚贤》
34、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35、(典源)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6、(挂灯结彩)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37、(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38、(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39、金龟换酒金兰之友兰友瓜戚民胞物与莫逆之交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同心合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40、6)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41、(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42、众志成城(zhòngzhìchéngchéng)
43、(词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yǎn)传》:“弇按剑曰:‘…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44、成城断金(chéngchéngduànjīn)
45、分开来看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
46、一年九班的同学们在本次读书节系列活动中,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寓言故事表演《亡羊补牢》。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形式,增加学习趣味性,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将故事情节牢记于心,而且个个演技精湛,堪称“老戏骨”。相信通过本次活动,一年九班的孩子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在阅读中成就优秀的自己!
47、众志成城hòngzhìchéngchéng
48、(书证)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千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邓析子·转辞》“古人有言,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不可不察也。”
49、政清人和zz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有关形容团结的成语及解释2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50、水至清则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51、(注)世子:古代称继承王爷、诸侯爵位的正式封号者为世子。这里指高欢的长子高澄。神武:指高欢,东魏大丞相。北齐建立后被追尊为神武帝。景:侯景,时为东魏河南大行台。拥:持,掌握。固:坚固。
52、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53、20)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54、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55、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56、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57、吴越同舟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58、渊鱼丛雀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59、意思:指万众一心,一起面对困难。意思是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60、精诚团结(jīngchéngtuán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