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伯伦的代表作有哪些
1、Álvarez,R.&M.Carman-ÁficaVidal(eds.).200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C).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2、因为你们若只为寻求而造访圣殿,你们将不会被接待;
3、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把全世界带到他们眼前。你把爱、把全世界给了他们,“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明日将毫不留情地碾过今日,把昨日留在沙滩上。
4、对于纪伯伦来说,他也并非一开始就对用英语创作感到自如,最早的英语作品是从阿拉伯语翻译来的。他在对密友玛丽谈到他的诗《完美的世界》时曾经说到:“这是我第一次用英语写作……而不是从阿拉伯语翻译……但我告诉你……这种英语写作对我非常困难……”(转引自简、哈利勒2016:311)且考虑到他用阿拉伯语创作早于用英语创作,英语作品却先翻译成汉语的情况就更加引人注意了。
5、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6、完成于1929年,但在作家逝世后的1933年才得以出版的《先知园》是《先知》的续篇。在《先知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知》中的主人公亚墨斯达法回到他诞生的小岛,在旧居花园中安静地思考人生,回答人们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在书中,作家再次借“先知”之口,表达了他对自然、世界、人生、社会、zz、民族、时局的种种看法。特别是表达了他对沉睡中受人愚弄、任人宰割的东方民族愤懑不平的复杂心情,教导人们要心胸开阔而不要狭隘,要勇敢而不自卑;表达了他对真理、对理想社会执着的追求,对祖国、对人类、对生活真挚的热爱。
7、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8、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9、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10、父母之爱,不是与“别人家孩子”的一场比较,更不是“成龙成凤”的武断期望,而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丰富的人,在生命的循环里创造新的惊喜。
11、我愿意同走路的人一同行走。我不愿站住看着队伍走过。
12、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13、1883年1月6日,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著名的“圣谷”附近的贝什里村。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
14、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15、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阿拉伯语专业,曾于开罗大学文学院进修。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翻译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阿拉伯作协名誉会员。
16、苗学华,20纪伯伦在台湾的译介(J),《北方文学》(14):31-32+(纪伯伦的代表作有哪些)。
17、从上世纪20年代起,纪伯伦的创作由小说转向散文和散文诗,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是代表作,以一位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充满比喻和哲理的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18、并不是我很聪明,而只是我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
19、代表作 《TheProphet》(《先知》)
20、纪伯伦(J.Gibran)、纪伯伦(K.Gibran),20《哈利勒·纪伯伦:他的生活和世界》(M),马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4 他们在觉醒的时候对我说:“你和你所居住的世界,只不过是无边海洋的无边沙岸上的一粒沙子。“在梦里我对他们说:“我就是那无边的海洋,大千世界只不过是我的沙岸上的沙粒。“
22、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以写散文诗为主,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著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苦斗,谴责贪婪、欺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
23、仲跻昆,20《阿拉伯文学通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
24、纪伯伦非常喜爱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还没来得及悼念哥哥的时候,母亲因为接连失去2个孩子也病倒了。1903年6月,母亲离他而去。纪伯伦曾用一幅画描绘了母亲临终前的瞬间,题为《走向永恒》,画中母亲的面容没有一丝痛苦,显得十分平静从容。纪伯伦日后回忆母亲对他文学创作的启迪时强调:“我的母亲,过去,现在仍是在灵魂上属于我。我至今仍能感受到母亲对我的关怀,对我的影响和帮助。这种感觉比母亲在世的时候还要强烈,强烈的难以测度。”
25、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有着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及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文章形象感人。
26、揭开面具你们的欢乐就是你们的忧愁。幸福总是依据于疼痛。
27、应站在一起,但不要靠的太近。因为廊柱分立才能撑起庙宇。橡树和松柏也不能在彼此的阴影中生长。
28、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29、父母子女,这一幅生命演替的实景写生永远都是那么残酷。孩子是箭,父母是弓,开弓之箭再也无法回头。但飞箭与弯弓之间的眷恋,却也是人世间最动人的温情。
30、Horack,R.20Translation,culturaltranslationandthehegemonicEnglish(J).CultureUnbound(7):565-5
31、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事有必然的。
32、通过对纪伯伦作品被译成汉语的过程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英语对于纪伯伦在中国的翻译和介绍起关键作用,英语作为强势语言影响了汉语译界对作家的选择和读者对作家的认知。由此反映出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是英美等国实现霸权的重要工具,且其影响渗透到弱势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并被其认同和内化。
33、《先驱者》(TheForerunner)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用英文写成的第二本散文诗集。
34、纪伯伦还是一位世界级的画家,他的绘画在世界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绘画被罗丹评价为:“我从未见过一个人能将诗与画结合得如此巧妙!”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如他所愿,他的艺术远离商业。
35、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
36、1904年5月,纪伯伦在波士顿的老师戴伊知道后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戴伊先生的安排和朋友们的帮助之下,纪伯伦在戴伊先生的画廊中举办了他的首次个人画展。画展是成功的,画展同时为他的文学创作打开了大门。他认识了阿拉伯《侨民报》的创办人,答应每周在《侨民报》发表《泪与笑》中的2篇文章。1903--1908年纪伯伦在《侨民报》发表了50多篇散文,总标题为《泪与笑》。
37、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38、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是阿拉伯20世纪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也是最早获得世界性声誉的阿拉伯诗人,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39、真正有价值的是直觉。在探索的道路上智力无甚用处。
40、通过对纪伯伦作品的汉译历程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突出的特点:
41、Youmaygivethemyourlovebutnotyourthoughts.
42、纪伯伦及其主要作品在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现当代阿拉伯文坛几乎没有哪位作家、诗人未曾受过其影响。实际上,纪伯伦不仅属于黎巴嫩、阿拉伯民族,也属于全世界。据统计,他的作品迄今至少被译成56种文字。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对纪伯伦说:你是最早从东方吹来的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香花。1984年10月,美国总统里根根据美国国会的决定,签署了在华盛顿建立纪伯伦纪念碑和博物馆的法令。在纪伯伦逝世50周年和诞辰100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把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以资纪念。
43、我深爱着这个世界,世界也如此深爱着我,因为我所有的微笑都挂在她的唇上,而她所有的泪水都积于我的眼中。
44、纪伯伦的经典代表作《先知》被喻为代表真理的小圣经,1923年一经出版就轰动了全世界,译文多达五十几种语言,至今发行量超过七百万册,欧美评论家将它与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相提并论,称之为“东方最美妙的声音”。这是他“从少年时就开始酝酿,早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的伟大成就。纪伯伦在初稿执笔《先知》时仅仅十八岁;这部书在纪伯伦去世翌年才得以和世人见面。纪伯伦视《先知》为其一生最大的成就,称之为“我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洗礼”。他曾说:“它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因为我想要确定,非常地确定,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必须是我的较好贡献。”纪伯伦自绘书中插图,画作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
45、虽然言语的波浪永远在我们上面喧哗,而我们的深处却永远是沉默的。
46、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
47、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翅,却不会飞翔。
48、这是你出生的那一刻,你在宇宙洪流中,受到我们的邀请,欣然下车,来到人间,我们这个家,投在我们怀中。每个瞬间都是一幅画,美好的,死亡那一刻也是如此。
49、5 只有一次把我窘得哑口无言,就是当一个人问我,“你是谁?“的时候。
50、王莎莎,20阿拉伯文学在中国(D),导师:孟昭毅,天津师范大学。
51、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里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我是烈火,我也是枯枝,一部分的我消耗了另一部分的我。
52、他开拓了二十世纪阿拉伯现代小说与艺术散文的创新之路,以独树一帜的散文诗创造了“纪伯伦风格”,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53、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54、长日尽处,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55、纪伯伦英语和阿语的创作数量基本持平,且都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但无论如何,阿拉伯语是他的母语。尽管后来他的英语写作水平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母语是一直伴随他成长的文化。对于作家,尤其是一位诗人来说,母语往往能发挥他最大的潜力,母语作品杰出而外语作品平庸的诗人数不胜数。
56、纪伯伦的主要文学作品阿拉伯文的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被折断的翅膀》,散文集《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4)、《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9)等;英文作品主要有:散文集《疯人》(1918),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流浪者》(1932)、《先知园》(1933)、《珍趣篇》、、《情与思》《佚文集》,以及诗剧《大地之神》(1931)等。
57、长篇哲理散文诗《先知》被认为是纪伯伦的代表作。如前所述,纪伯伦生前深受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的影响。《先知》从构思、布局直至某些内容都与尼采的谶语式的格言著作《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者借被人们称为先知的哲人亚墨斯达法临别答疑的方式,对爱、婚姻、孩子、施与、饮食、工作、欢乐与悲哀、居室、衣服、买卖、罪与罚、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苦痛、自知、教授、友谊、谈话、时光、善恶、祈祷、逸乐、美、宗教、死,共26个有关人生与社会诸方面的问题阐述了他的看法。如在谈及爱时,他说:“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在谈及孩子时,他说:“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全篇从头到尾充满了新颖、精辟的比喻、格言、警句,包含了许多东方深邃、隽永的哲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58、13 我的房子对我说:“不要离开我,因为你的过去住在这里。“道路对我说;“跟我来吧,因为我是你的将来。“我对我的房子和道路说;“我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如果我住下来,我的住中就有去,我的去中就有住,只有爱和死才能改变一切。“
59、如果将你们的黑暗倾入太空是为了你们的舒解,那么将你们的曙光倾入太空是为了你们的欣悦。
60、《先知》把读者引向生命之巅,令人俯视苍生,在爱与美的洗礼中徜徉人生。西方评论界对之有“东方馈赠给西方的最美好的礼物”的美誉。而在纪伯伦的故乡阿拉伯世界,人们也誉之为“长青树”,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人类生活的土壤。
61、为方便论述,这里我使用“翻译流向”这个词来表达“在由多种语言组成的体系中翻译活动素材的选择和文本是否被转译以及经由何种语言被转译”这一概念。在这一问题上,法国学者雅克奎·蒙德(RichardJaquemond)在考察了全球的翻译状况后就曾指出“翻译的主流是北北翻译,南南翻译几乎不存在,而南北翻译又有所不同,据此提出翻译活动受到经济和‘文化霸权’的制约”(转引自赵金凤2010:62)
62、爱因斯坦,犹太裔物理学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63、(《先知·沙与沫纪伯伦诗文集》,译文出版社,2015版)
64、Said,E.19Orientalismreconsidered(J).CulturalCritique(1):89-10
65、《先知》的主题很明确,即人的发展和提高,“向着无穷前进”,“赤裸地无牵挂地超越”。选文中寻求心灵加深的友谊,在工作中倾注仁爱之心以通彻生命的秘密,缔结独立、坦诚的相爱的婚姻,对父母之爱的建议与忠告,对时光与生命的思考等无不是这一主题的深刻体现。
66、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行;一切才真正开始!
67、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梦想;一切的梦想都是虚空的,除非是有了爱。
68、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的人自我努力。
69、作家一定是一名艺术家,而艺术家就不一定是名作家。纪伯伦喜爱音乐,他将其称为“灵魂的语言”。“我的心为之颤动,如同触电,使我与自身各奔东西,我的灵魂腾空而起,直上无垠太空,忽看宇宙成梦,又见躯体似窄狭牢笼”。这是纪伯伦听到大气磅礴的史诗级音乐后的感受。而当他听见悲伤的曲子时,他这样说:“它是令无机物之心碎裂的哭声,也许用泪水取代了言语,因为眼泪是最得力的翻译家”。
70、整部诗集内容富有哲理充满智慧,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
71、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
72、努力吧,也许你能更像他们,但是请不要把他们套进你的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