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打仗的成语
1、超群绝伦:(关羽) 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描写打仗的成语)。
2、捷报频传——捷报:胜利的消息;频:屡次。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大获全胜——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屡战屡胜——屡次战斗屡次胜利,形容战争胜利是常事。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所向无敌——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高奏凯歌——高唱着胜利的歌。节节胜利——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凯旋而归——战争胜利后返回。无坚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举世无敌——全世界没有能胜得过的。无往不胜——论到哪儿都胜利。立于不败之地——立于:处在;比喻自己处在一个永不失败的地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进攻,没有攻不下的城池;作战,没有不取得胜利的仗,百战百胜。战争的成语:马革裹尸、草木皆兵、有勇无谋、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赤膊上阵、全民皆兵、围魏救赵、揭竿而起、坚壁清野、破釜沉舟、用兵如神、兵荒马乱、枪林弹雨、兵连祸结、炮火连天、白骨露野
3、一鼓作气:原指作战时擂第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比喻在劲头正盛时,一下子完成。
4、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5、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6、髀肉复生:(刘备)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7、背水一战:(韩信)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8、释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9、能征惯战、身经百战、浴血奋战、临阵脱逃、严阵以待、临阵磨枪、冲锋陷阵
10、声东击西坚壁清野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打草惊蛇有勇无谋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赤壁之战招兵买马千军万马秣马厉兵金戈铁马快马加鞭单枪匹马汗马功劳兵荒马乱人仰马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声东击西: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11、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2、攻无不克——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13、直捣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14、暗度陈仓:(韩信)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15、(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16、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17、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18、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代价。
19、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九回:“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
20、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21、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22、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23、四面楚歌:(项羽)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24、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25、血肉横飞、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惊慌失措、硝烟四起、轰然坍塌、惊恐万状
26、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27、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画作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28、负荆请罪:(廉颇)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9、1偃旗息鼓:(赵云) 偃:仰卧,引申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30、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31、(举例造句):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32、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33、释义: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34、千金买骨:(郭隗)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
35、 (罢战息兵)、(白骨露野)、(兵戈抢攘)、(兵连祸结)
36、☞回复(作文素材)免费领精选名人名言、语段素材,为你的作文锦上添花~
37、(出自):《续传灯录》:“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
38、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39、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40、所向无敌——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41、成语有:背水一战、百战百胜、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骁勇善战、战战兢兢、百战不殆、身经百战、决一死战、胆战心惊、血战到底。能征惯战(néngzhēngguànzhàn)释义: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背水一战(bèishuǐyīzhàn)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自:理由《高山与平原》: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背水一战了。决一死战(juéyīsǐzhàn)释义: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来日尽驱百姓当先,以军继其后,与曹操决一死战。”战无不胜(zhànwúbùshèng)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百战不殆(bǎizhànbùdài)释义: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出自:春秋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42、(举例造句):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杵休重说。
43、单刀赴会:(关羽) 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44、(狼烟四起)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45、(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
46、(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47、洛阳纸贵:(左思)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48、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49、兵闻拙速: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50、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景象。
51、丁公出于义气,停止了追赶,刘邦这才捡回一条命。后来这个成语比喻针锋相对的斗争,也指肉搏战。
52、旗鼓相当、偃旗息鼓、重装旗鼓、顺风扯旗、一鼓作气、胶柱鼓瑟、欢欣鼓舞
53、(解释):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54、三顾茅庐:(刘备)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55、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56、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57、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58、决一死战: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59、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60、10周郎顾曲:(周瑜) 原指周瑜精于音乐。后泛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61、矢石之难: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武器。难:不幸遭遇。指战争中危难。
62、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63、(拼音) fēng huǒ lián tiān
64、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65、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6、烽火四起:战争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67、兵多将广——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68、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69、军令如山、孤军奋战、异军突起、千军万马、全军覆没。
70、10一挥而就:(苏轼)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71、巾帼不让须眉英姿飒爽虎入羊群,无人之境,余勇可贾,所向披靡
72、金戈铁马、声势浩大、千军万马、孤军奋战、万马奔腾金戈铁马白话释义:指战事。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朝代:宋作者:辛弃疾出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翻译:想当年战士的雄姿,气吞万里如虎声势浩大白话释义: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朝代:清作者:吴趼人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千军万马白话释义: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朝代:南朝作者:姚察,姚思廉出处:《梁书·陈庆之传》:“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翻译:有名的军队和大将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很强悍,千军万马遇到白袍将军都纷纷躲避。孤军奋战白话释义: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朝代:近代作者:魏征引证:《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独战;死者十八九。”翻译:由于是儒士带领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十人死八九人万马奔腾白话释义:形容声势浩大、场面热烈朝代:宋作者:刘一止出处:《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翻译:秋光有限秋意不尽;声势浩大、场面热烈高山作阵
73、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74、狗尾续貂:(司马伦) 续:连接。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75、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76、兵贵神速,我们要马上行动,贻误战机就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