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谦虚的事例人物
1、我说:免单不可能,我本分着做生意,谁也不怕!其中一个混混准备对我动手,这位顾客在旁边看不下去了,一把抓住准备打我的混混。而且他的动作特别麻利,把对方的手反着抓住,一下摁在桌子上。另外一个混混准备上来打他,他反着脚把对方踢个狗吃屎!
2、这句话对后世影响比较大,常常被人引用,还常作为名言警句来教育人。其实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虚心与骄傲的对比,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努力学习的人值得赞赏,反对骄傲自负。虚心学习能让一个人一点一点的进步,而一个人如果骄傲自负,那么总有一天他会变得比别人无知。
3、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4、肖莱马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
5、这位老人曾经很自豪的告诉记者,每次的战斗,他都是自己打前锋,当初年轻,总觉得要为革命贡献该有的青春;这位老人说自己每一次能够坚决的完成任务,都是因为有着不怕死,勇敢向前冲的信念。
6、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这有时会很危险的。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7、《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晋.孔晁注:“言表里如一也。”
8、一个人宽容,所以才会形成自己的格局与视野,更不会蒙蔽自己,他们对待自己很真诚,也把这份真诚同样付诸于别人,这是他们能够征服别人的关键。
9、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位声誉显赫的物理学家,深受人们的敬仰。在纽约河滨教堂所设的世界最伟大的学者的塑像中,爱因斯坦是惟一活着的人。但他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品质。
10、最初的自己也有一个英雄梦,奈何被常“困”在一个岗位上,曾经的凌云壮志都消磨在零零碎碎中殆尽。可,这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警队就像是一个九连环,一环紧扣一环,有人身先士卒,奔赴在一线与犯罪分子展开殊死较量,也同样注定有人默默无闻,在这些英雄的背后辛勤耕耘。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为构建和谐、法制、平安新沅陵而不懈奋斗,不同的是,我们的战场不一样而已。
11、张富清:“我年纪已经大了,确实已经不能为家人以及国家做事情了,但正是因为如此,我要站起来,我要生活自理,我不能给家人和国家添麻烦,孩子们还在外面工作,我不能作为他们的累赘,不然他们就没有办法集中力量为国家多做事了。”结语以及感想了解完这位老人的过往,越发觉得其老人的伟大,是什么样的信念,能够让一位战功显赫的人,去埋藏64年的功名。
12、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13、在听得这两首诗后,李逢吉不禁在一旁拍手叫好,并且他还希望李绅能将这两首诗写下来送给自己,以留存今日同游的情谊。
14、一个人想要掩饰自己内心的某种想法,就必定有他外在的表现。
15、我其实打过的仗很多,但是大多数都记不清了,唯独1948年在陕西蒲城永丰镇那场战役让我特别记得,因为那一次真的特别危险(巍巍颤颤的老人)。--张富清
16、宽容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柴静有一句话深刻讲述了宽容的意义,她说的宽容的基础是理解,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17、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勤奋读书的故事历来被人们颂扬和学习。
18、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新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
19、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渴望见他一面,与他交谈一番。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小臣稷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就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是个布衣百姓,一天中您来了三次,既然未见他,也就算了吧。”
20、而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一诗中,也表现出了李绅生活奢侈的一面。这个故事是说,刘禹锡受邀到李绅府上做客,李绅的歌伎将刘禹锡深深吸引。因此刘禹锡希望李绅将歌伎赐给自己,于是他写下了“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样的诗句。意思是说,李司空见惯了这些排场,心中毫无波澜,而我这个苏州来的刺史,却早已经被吸引得断肠了。后来诗中的“司空见惯”,则成为了一个汉语成语,形容看得多了不足为奇。
21、温柔的人往往骨子里很善良,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他人生命,对待别人都有侧影之心。谦虚的人之所以会很温柔,因为他从别人的生命中看到自己,他们深知生命的脆弱,更加知道生命的缘聚缘散,所以怀有珍惜之情对待他人。
22、一次我店里有几个混混来闹事,消费了想赖账的那种!当时他们和店员大吵,我上去和他们好好说还是不行,找各种理由为难我。意思是让我免单,不然让我的店开不下去。
23、”学生们听了这含义深刻的话语都被深深地打动了。
24、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
25、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
26、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
27、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28、当二人踏上亳州城东的观稼台后,李逢吉眺望远方,心有所感之下,当即吟诗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这意思是说,假如升官就像登台一样简单就好了。
29、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30、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31、春秋时期周庄王九年,齐国联合宋、鲁、陈、蔡四个诸侯国攻打卫国,卫国被攻陷后,齐国诸侯齐襄公担心周王会派兵来讨伐,就派大夫连称为将军、管至父为副将,统领兵马在葵邱那个偏远的地方戍守。
32、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zz主张。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33、为了预防自己睡过去,他用绳子将自己的头发吊在梁上。
34、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zz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35、孔子笑着说:“冉有性格谦逊,做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果断地行动;但是子路很坚强,渴望胜利,所以我建议他听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效果才好。
36、在陆军大学富永恭次遇到了他一生的贵人,那个人叫东条英机,虽然东条老匹夫当时只是个讲师,但富永同学各种跪舔,终于给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然也就得了一个“东条的裤腰带”美誉。
37、很多人以为自己的某种外在表现可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其实恰恰是这种外在表现出卖了他。
38、要搞清楚这件事,就得从李绅的《悯农》说起。
39、我想,如何做到表里如对于每个人来讲,其要求的定义都不尽相同。
40、任何谈及人质的问题都会让太后难以接受,使得结果适得其反。所以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先问太后饮食住行,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让太后明白,如果太子不经受磨炼,将来继位的时候会面临更糟糕的局面。
41、深知不可老是跑在前头,所以退居后面。”“温厚恭谨,戒慎仁德,会使人仰慕;坚持柔道,谦虚下人,人们永远超越不了它。大家都拥向那里,只有我坚守此道;大家都到别的地方去,只有我不迁徙。把我的智慧藏在内心深处,在别人面前不显露自己的技能。
42、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3、郭沫若《屈原》四幕:“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4、不久,梅兰芳到,主人高兴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让开别人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
45、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清清楚楚。皇上大为兴奋。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
46、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47、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
48、是否还记得,在四川北部的西充县莲池乡观音堂村张官沟——张澜故居,那块用大理石锻造笔直的矗立在故居的广场中央的表方石。表方石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对先生的评价:“表老者,天下之大老也”,高度称赞了先生的高尚品德;背面镌刻的则是张澜的孙女的题词,“表里如方正做人"八个大字,真实的诠释了张澜先生方正清廉的一生。
49、蔡元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主任,后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致力于西方美学和教育的研究,而且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教育遗产。
50、春秋时,卫国有个叫孔圉的大夫,非常虚心好学。在他死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授予他一个谥号叫“文”。
51、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布满欢快朝气的年轻人后来竟一举推出了《羊脂球》那个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他默默地听我们的谈话,然后他的作品源源而出,显出了炉火纯青的功力。完全可以说,《羊脂球》的享誉文坛,是谦虚好学的结果。
52、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53、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54、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55、俩人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希望共同建功立业,复兴晋国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不这样想,这是在催促咱们起床练剑啊。
56、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57、爱因斯坦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超人。他熟悉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基础上开辟的,因此他总是抱着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他知道,在科学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人在共同奋斗,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各人有各人的贡献,因此他对同行的工作非常尊重。
58、他每次过来店员都没有接待她,每次都是我给他送咖啡过去,我从来不问他需要什么,因为他是老顾客,挺了解他的消费习惯,他每次都对我说谢谢。
59、“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他知道,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zz经验,目光短浅,加之女性特有的溺爱孩子的心理,盛怒之下。
60、”在平常的学习中,你做到珍惜时间了吗? 凿 壁 借 光 匡衡是西汉人,幼年时十分喜欢学习,常常手不离书。
61、”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62、只要我们发扬匡衡“凿壁借光”的学习精神,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63、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64、戏外,他是妥妥的学霸一枚,被称“卷村村长”,外形清秀翩翩温润如玉,性格坚韧透露着一股男子汉气概,从出道就被粉丝们称为“国民弟弟”。
65、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66、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67、原来徐悲鸿展出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画中麻鸭的尾羽长且卷曲如环。老农告诉徐悲鸿,雄麻鸭羽毛鲜艳,有的尾巴卷曲;雌麻鸭毛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鸿接受了批评,并向老农表示深深的谢意。
68、说实话这货在二战中应该不算冷门将领,起码那个“东条裤腰带”的绰号就如雷贯耳,比起鬼子陆军中另外那两个马鹿,这货丝毫也不逊色。
69、孔子和哥哥睡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感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70、后来他还是来我店里,有一次他对我说:你做生意也不容易,以后谁敢找你麻烦,告诉我,我会保护你的。
71、孔子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有很多前来拜访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