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韩非名言
1、一次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的zz思想家是战国末年的韩非。他认为法家主要有三派,一派是商鞅,重“法”,一派是申不害,重“术”,一派是慎到,重“势”,他们各持一端而有所偏弊。韩非主张三者都是统治者进行统治所不可少的工具,应该结合起来使用。法是统治者明令公布十众,作为仝社会必须遵循的标准。术是进行有效统治的权术。法、术二者的推行,必须以掌握政权为前提,就是要乘势,势就是统治者的地位与权力。法、术、势三者结合将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2、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3、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4、1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2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3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4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5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5、释义:韩非子认为,君主必须得到臣下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建功立业。如果没有臣下的配合,就好像一只手单独来拍,即使拍得很快,也不会发出声音来。这就是成语“孤掌难鸣”的由来。
6、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7、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8、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9、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没有制度、规则、法治的约束,没有人民的主权、治权,上下一日百战的戏会没完没了地上演)。
10、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11、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12、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嘻。
13、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14、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15、有福不及,祸来连我。——《韩非子.十过》
16、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韩非子·备内》
17、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孤愤》
18、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19、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上》
20、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二、韩非名言名句
1、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3、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有度》
4、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子·难一》
5、自见之谓明。——《韩非子·喻老》
6、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
7、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子·五蠹》
8、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的行为漏洞。
9、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10、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11、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12、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子·六反》
1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4、释义:衣服的袖子长了,正好适合跳舞;手里的钱财多了,就比较适合做生意了。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条件越充足,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15、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16、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观行》
17、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8、希望能帮助到你哈!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商君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韩非子》
19、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饰邪》
20、释义:享福的时候,轮不到我,但有灾祸了,却会连累到我。
三、韩非写的名言名句
1、诚信的名言名句二年级15句
2、一民之轨,莫如法。
3、战阵之间,诈伪的战术变化无穷,谁都不厌弃使用这种战术去欺骗敌人。
4、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子.六反》
5、出自先秦《韩非子·说疑》。不辜,无罪。非,不是。明,明智。也,句末语气助词。奖赏无功之人,惩罚无罪之民,这不是所谓的明智。这句话以赏罚分明才是明智之举。
6、释义:一个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他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没有刺不透的东西;又夸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够刺透。有人就问:“拿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个楚国人就哑口无言了,这就是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
7、较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处世金针了。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较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
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9、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2、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13、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14、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15、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16、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韩非子·主道》
17、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18、因可势,求易道。——《韩非子·观行》
19、剧中,反复强调:从细节入手。既是假扮律师的图马斯的妻子的自我提醒,也是为了以此为借口,找到撬开男主嘴巴的榔头。
20、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四、韩非名言
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2、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3、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韩非子·备内》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6、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韩非子·观行》
7、人处疾则贵医。——《韩非子·解老》
8、也许这两个世界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远。也许我还来不及成为卫庄兄信任的人,但我相信你不会杀我。上次我离开紫兰轩的时候,你看了我一眼,那个眼神告诉我,你不会杀我。你的世界确实很神秘,虽然一般人看不到这个隐形而庞大的世界,但实际上其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紫兰轩就是这个世界的眼睛和耳朵。我知道,我之所以能够看到那个眼神,是因为你想让我看到。所以我们是一样的人。那么,我们之间是不是终于达成了一次宝贵的共识?
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0、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韩非子·解老》
11、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12、小信成,则大信立,这句话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13、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使法,运用法律。择人,举荐人才。自举,凭自己好恶而荐举人才。量功,考评功绩。自度,凭一己之见推断。运用法律,依法为国举才,千万不能凭自己的好恶而荐人;运用法律,依法考评官民的劳绩,应该客观公正,不可凭一己之推断而决定。
14、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说难》
15、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16、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喻老》
17、我知道张大人看不上我韩非,我对张大人也没什么好感,你要走,我不会阻止。不过我相信,相国大人不会走。因为大人三天没换衣服,连内衣也没换,而且你脚上还穿着朝靴……三天未换,说明相国心烦意乱;下朝之后没有更换朝靴便赶来这里,表明相国急于求解;韩非礼数怠慢,相国大人十分恼怒却还能站在这里听我说这么多废话……代表相国大人已别无退路。
1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9、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谓明也。
20、出自先秦《韩非子·五蠹》。贾,做买卖。袖子长善于跳舞,金钱多善于做买卖。这句话以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为喻,说明一个道理:有所凭借才能做好事情。
五、韩非名言天行九歌
1、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出自《韩非子·大体》
2、人有病,希望医生能给自己治好.所以特别尊重医生。可用来说病人应该尊重医生;也可用来比喻人有了困难.就要尊重前来帮助的人。
3、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
4、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韩非子·有度》
5、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或后悔的事。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6、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解老》
7、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如果千乘之君不防范,则必有百乘重臣窥隙候变,从而夺得臣民,改朝换代;如果万乘之君不防范,则必有千乘重臣鼾睡于侧,伺机篡国夺权)。
8、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也不肯放开。
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0、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结而成,核心学说是法术势结合的思想,主张依法治国,文字犀利,逻辑严密。
1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12、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韩非子·初见秦》
13、释义:没有被大山绊倒,却被小土堆绊倒了。很多时候,越是大的困难,人们就越重视,反而容易战胜困难;而越是小的困难,人们就越不当回事,反而被小困难坏了大事。
14、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15、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韩非子·问辩》
16、凡治天下,必因人情。——《韩非子·八经》
17、两条线,一条以劳拉为主视角展开,通过她来放大她的邪恶——找情人不想被知晓,在车祸突如其来时,为了不公开她偷情的丑闻让男主艾德里安来处理他们认为已经挂掉的丹尼。其实插句题外话,一这车祸不是他们引起的而是突然窜出的鹿,第二两辆车也并没有发生相撞或者是接触,这种情况下干嘛要丢了西瓜取捡芝麻?到头来,西瓜芝麻都丢了。男主用劳以丹尼的身份盗刷银行资金来掩盖男主艾德里安的无奈、懦弱。第二条线以劳拉的死为故事载体,以一张p过的报纸为套路,一层一层将男主狰狞的内心扒开。
18、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
19、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20、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韩非子·二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