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最励志的十六字
1、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3、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4、修身、学习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的坚持。可以说,正是因为他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熬,才从一个普通人转变为一位国家栋梁之才和“晚清四大名臣”。
5、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6、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曾国藩
7、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曾国藩
8、以俭持家。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
9、一般人坚持一天、一周,一个月很不容易了,一年够长了吧?他坚持了多久,半生!
10、生活充满了未知,好事发生,我们自然会欣喜,若是运气不好,也无须怨天尤人,坦然面对即可。既然无法改变事情的发生,那么较好的方式就去主动顺应它,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11、圆: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1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4、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曾国藩
15、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励志格言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6、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7、为协助当地政府维持秩序,咸丰皇帝决定,采取嘉庆年间大办团练的办法,任命在原籍守制的曾国藩为第一个团练大臣。但其上报朝廷要为母守灵。12月中旬,当得知武昌已被太平军攻占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出山。
18、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9、 ...............................................................
20、这个故事说的是13岁时的某晚,曾国藩迈进书房。点燃油灯,背起一篇三百字小文。在他进入书房前,家里来了一贼,听见有人进来,便躲在了房梁之上,想等曾国藩入睡之后偷点东西再走。哪知曾国藩背到三更还背不下来。那贼终于受不了了,飞身下梁,将此文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然后冲曾国藩大叫:“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
21、这样的人不但会误了自己的功业,还会陷入越来越懈怠的漩涡之中。
22、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
2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24、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25、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26、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27、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28、其他事事为兄弟担心,在财力物力上,极尽所能帮助弟弟,用真情实感教化兄弟,无事不可对人言。
29、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0、1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31、专注当下,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
32、当时曾国藩对容闳抱有极大希望,极力促成其办厂办洋务,但容闳近年在办事的过程中,往往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举步维艰,多次想打退堂鼓,撒手不敢了,但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33、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4、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35、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d,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曾国藩
36、意思为:家族如果保持俭朴的良好习惯,能够兴盛,人如果能保持勤劳,那么就不会沦为贫贱。这句话,内容包含为人、处事、持家三方面,强调这三方面皆离不开“勤俭”二字。
37、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曾国藩
38、曾国藩将这十六字作为座右铭,用于时时自省,他认为若能做到这两点,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必定非富即贵
39、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4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41、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42、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43、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44、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5、四: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6、6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47、1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4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49、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50、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51、以上可见曾国藩十分的俭朴了,而他的子女也一并保持着这种俭朴的家风,个个混的十分有出息,跟那些吊儿郎当的富二代十分不同。
5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53、这就是慎独的智慧,所谓慎独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性和欲念,甚至连微小的东西也不放过。
54、有一天,我们回头看时,才发现,我们咬着牙,走了很远的路。
55、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一副懈怠的神情和状态,给人的感觉都是懒懒散散的,没有一点精气神的样子。
56、曾国藩小时候和所有孩子都一样,并非天资聪颖,其智力甚至可以说的是中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