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理想的议论文素材事例
1、关于理想的优秀议论文范文
(1)、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前面,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2)、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3)、理想的作文素材精选三:泰斯·伊姆雷:信念造就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4)、 两点说明:本素材来自网络,若涉侵权,请与本人联系,以便即时删除;请浙江考生在论述类文章中慎用事实材料,一般不要超过3个,以免被判“有堆砌材料之嫌”。
(5)、查理·达尔文终于成了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先驱。
(6)、1831年12月27日达尔文终于搭上海军勘察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解说,从而摧毁了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随后又了表了《动物和值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进一步充实了进化论的内容。
(7)、1961年,当皮尔·保罗作为校长走进诺必塔小学时,他发现这儿的孩子旷课、斗殴,十分散漫。他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都失败了。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看手相。
(8)、20世纪70年代的一场拳击赛中,拳王阿里和拳坛猛将菲雷泽展开激烈对决。当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精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用解说员的话说,“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然而,此时的阿里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血战到底的气势,使菲雷泽认为阿里仍保持着常有的体力,于是在最后一刻,菲雷泽放弃了。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菲雷泽见此情景后悔莫及。
(9)、达尔文,查理·罗伯特,9岁时对他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为此他一直在积极准备,在希鲁兹伯里学校,校长斥责他是个想入非非的“不务正业”的学生。
(10)、学会运用:没有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没有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再好的梦想也难以实现。
(11)、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莎士比亚
(12)、她是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从高中时期的警察梦到如今飞行梦的实现,她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充足的知识储备,经过层层选拔,从全国2万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此后,高难度高强度训练成了日常,可何晓莉并未放弃,将飞上蓝天的理想与刻苦坚持融进了骨子里,勇于追寻理想,不负时代重托。
(1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英勇就义的李大钊,作为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火炬的人,满怀信心写下: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还把大部分收入都用来支持d的革命事业以及帮助困难的人们。
(14)、潘基文立志外交。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是第八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生在韩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外交官。他上高中时就开始刻苦学习英语,并在高二时作为全韩国挑选出的4名“美国政府奖学金”的学生之一赴美学习。18岁访美见到肯尼迪,更坚定了他成为一名外交官的信念。
(15)、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1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7)、记得有一次,隔壁家的阿姨要出去一趟,我帮助照看一下她刚上学的女儿萌萌。我非常乐意,这可是我练习与别人沟通的好机会。萌萌正在房间里写作业,我就到房间里坐着。过了一会儿,她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就过来问我。我看了看这道题,就和她讲解。我讲了一遍,她听不明白,于是,我又和她讲了一次,她还是不懂。我生气了,大声说:“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我都和你讲了两次了!”萌萌听了,满脸委屈,顿时,豆大的泪珠流了下来。也许是被我吓哭了。“我的理想不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吗?”我想,“我怎么可以这么没耐心呢?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还能有什么成就?”我静下心来,温柔地对小妹妹说:“对不起,刚才是姐姐不对,原谅姐姐好不好?”萌萌点了点头。我笑了,“是呀,当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对孩子有耐心,不能乱发脾气。我要做一个有耐心善解人意的好教师。”经过耐心的讲解分析终于将这道我认为简单的题目给萌萌“消化”。看着她“吃饱”了的样子,我更加感受到了这个职业的伟大了。
(18)、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19)、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轻而乐观,单纯又善良。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破灭。他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最终踏上复仇之路。
(20)、克鲁斯在沉默与静寂之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演技,他坚信有耕耘就必定有收获。果然,1986年《壮志凌云》一炮打响,克鲁斯立刻成为千百万美国青年心目中的银幕偶像。真正令克鲁斯成为影坛明星的则是《雨人》和《生于七月四日》,之后他在《甜心先生》《碟中谍》《花木兰》等多部影片中均有出色表演,多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提名。
2、关于理想的议论文素材事例摘抄
(1)、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2)、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3)、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4)、“倘若我经得起考验,上帝会来帮助我的!”他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三年过去了,上帝没有来;又三年过去了,上帝还是没有来。就在他盼望上帝前来帮助他的时候,希特勒的部队却先来了。他作为犹太人,被送进了集中营。在那里,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而他却靠着“生存就是顺从”的信念活了下来。
(5)、 1831年春,年仅22岁的林肯到新奥尔良这个都市寻求发展的机会。他在大街小巷中看到许多 的启事,其中最多的是关于买卖黑权的。年轻的林肯十分气愤,决心废除蓄奴制。后来,这位年轻人当上了美国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他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解放宣言”,最终敲响了美国蓄奴制度的丧钟。
(6)、我国古代有许多人,在遭受挫折后发愤著书,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司马迁曾对此予以总结并以之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他说,周文王被拘禁在牢里,著了《周易》;孔夫子在陈蔡之间遭困,著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写下了《离骚》;《诗》三百篇大抵也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以后才写成的。
(7)、身体的最高美只有人才有,而人之所以有这种最高美是由于理想。
(8)、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9)、 晋朝王含为官时,仗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其兄当众说王含“政绩俱佳,深受郡中人士称 赞。何充当即反驳:“可我听到的情况恰恰相反。”
(10)、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入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陈毅
(11)、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12)、免责申明:本音频、视频和相关素材来源于网络等公共合法渠道,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3)、适用方向:选择;超越;人生价值;成功之道;理想与现实
(14)、纪录片《不老骑士》记录了17位台湾老人骑车环游台湾的故事。他们平均年龄81岁,心里却装着18岁的梦—进行人生中也许是最后一次的环岛骑行。他们面对家人反对、高龄考照、身体老化,以及1178公里漫漫征途中的风雨、塌方等各种严峻考验,用6个月的时间准备,13天的环岛,1178公里的骑行,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简单而伟大的梦想。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让梦想植根于心中,并付诸行动。
(15)、十二岁时,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位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当时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别人,但又怕被人嘲笑,最后只好告诉了妈妈。
(16)、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17)、适用方向:理想;信念;追求自由;不懈奋斗;那最可宝贵的
(18)、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用筷子插入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19)、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20)、初中的梦想是学好英语当空姐,家里孩子多条件有限只读了初中一学期辍学。
3、关于理想的议论文 素材
(1)、就在他不再关心上帝是否会帮助他的时候,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把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他听到后,大吃一惊,因为这正是他的名字。当人们让这位名不经传的作家谈一谈他获奖的感受时,他说:“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你说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上帝就会抽出身来帮助你。”
(2)、素材适用于“拐弯”“成功”“智慧”等话题。
(3)、1862年夏天,诺贝尔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
(4)、 野草用绿色语言,向世界宣告:一个新的王国正式建立。它们用浅翠深碧,在大地上标示自己的版图。
(5)、★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有这样一条规定:教授年满70岁便要被强迫退休。理由是70高龄已没有精力和体力做研究或教学工作。1943年,该校的植物学教授德格博士正好70岁,虽然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却不得不对他所留恋的一切说再见。德格心中一直深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研制出一种特效药,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如今虽然退休了,他却不想让梦想也退休。不久后,德格受聘于雷德里化验所的制药厂,作为顾问并担任独立研究工作。两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可他仍然不放弃希望,因为心中的梦想仍在向他召唤。通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分离出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可以控制50余种严重病症,这就是著名的金霉素。
(6)、对于将来的冷淡,即是对于将来的怀疑。李大钊《今与古》
(7)、 一次,因公到上海,抽空与电影演员白杨等人见了面,有人提出要总理 也写本书。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从过去的错误中 吸取教训。”
(8)、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9)、我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也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还要怎么样的卑微才能残喘苟活于这个世界。
(10)、甘相伟的《站着上北大》一书出版了!很多人看到书名都很奇怪,何为站着上北大呢?原来,甘相伟本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站着”只是他的一种工作状态。凭着自身的努力,他最终成了北大学子。甘相伟来自大别山区的偏远山村,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不得不放弃到县里高中读书的机会。2007年初,心中的读书梦再次燃起,他来到北京,和众多学子一起走进了梦寐以求的燕园。不同的是,甘相伟成为了北大西门的一名保安。生活在燕园,行走在未名湖畔,甘相伟贪婪地享受着北大的人文氛围。工作之余,他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2008年,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并以高出录取分数线60分的成绩成为北大成教院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甘相伟开始半工半读。站在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进课堂,他是北大学生。在北大期间,甘相伟总是随身带着纸笔,有了灵感就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几年里,他先后写了几百篇文章。2012年6月,他的第一本书《站着上北大》正式出版,北大校长周其凤为该书作序,并称赞说,这种努力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甘相伟的经历感动了无数人,他也被誉为“中国保安出书第一人”。作为保安,甘相伟从未向现实屈服,反而坚守自己的梦想,从而找到了前行的方向,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并因此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
(11)、谦虚能让人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12)、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俄)车尔尼雪夫斯基《序幕》
(13)、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14)、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我们也许会经受挫折。遭受打击,但我们的理想不能就此而放弃。马丁·路德·金曾说过:“我们必须懂得接受失望,因为他是有限的,但千万不能失去希望,因为他是无穷的”。所以,我们对人生还应投入理想,投入希望。
(15)、布朗深知自己选择的是一条多么难走的路,他说:“我没有过人的资历,没有个人的魅力,也没有经验,因此,只好一天到晚给人打电话。我每天打100多个电话,请求别人给我机会到他们那里去演讲。”就这样,日久天长,布朗的左耳硬是被话筒磨出了茧子。一切都如期而至:掌声,鲜花,荣誉,金钱……布朗成了美国当今最受欢迎的励志演说家,他的演讲酬金高达每小时2万美元。
(16)、爱情既是友谊的代名词,又是我们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可靠保证,爱情是人生的良伴,你和心爱的女子同床共眠是因为共同的理想把两颗心紧紧系在一起。 ——法拉第
(17)、崔琦最喜欢的格言之一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18)、崔琦是因为“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教授。一个工程系的教授居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少见的事情。
(19)、邓亚萍身高不足一米手腿粗短,可她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有一天能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别人都觉得她是在做梦,可她说:“也许别人觉得不行,说个子矮,但我不放弃,坚持我心中的希望,要当世界冠军,一直刻苦训练……”最终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邓亚平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为国家获得了荣誉,也成就了一代“乒坛女皇”。想要实现梦想就要付诸行动,梦想就像一只小鸟,你决不能将它束缚在笼子中,一定要伸出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展开双翅翱翔!
(20)、记得老师曾告诉过我们宇宙的浩瀚,人类的渺小有如沧海一粟,谁也捉摸不透,谁也不能左右,但人类总是在进步就像哥白尼证明了“日心说”,推翻了一直维护教皇统治的“地心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让人们第一次真正看清楚月亮的样貌,一举揭开了几千年来月球的神秘面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使人类开始认识到天体的互相环绕和吸引来自于时空的曲率。正是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牺牲才有天文学家上的一步步提升,但我知道越多反而困惑不解,使得小小年纪的我更家好奇。比如,真的有平行宇宙吗?在平行宇宙里真的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我吗?宇宙里真的有黑洞吗?光线真的也逃不开它的魔爪吗?时间真的可以倒流让我回到过去未来吗?
4、关于理想的议论文事例论据
(1)、 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元素以后,鉴于镭的广阔使用前景将会带来巨大财富,许多资本家曾给居 里夫妇写信,愿意出高价买生产镭的专利,但被他们拒绝了。他们毫无保留地公布了提炼镭的过程和实验结果。
(2)、学会运用:面对孩子的梦想,父母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梦想在孩子心里生根。明确实现梦想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
(3)、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4)、莎士比亚作品中哈姆雷特的身份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
(5)、汤姆·克鲁斯早年的愿望是做一名牧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校内音乐剧的表演,从此对演出十分着迷,最终,他选择了演员这一职业。一开始,他寻找每一个试镜的机会,但每一次试镜均以失败告终。在洛杉矶,他遇到了伯乐,在经纪人保拉·瓦格纳的推荐下,克鲁斯终于在《无尽的爱》中获得了一个在银幕上一闪而过的小角色。之后,他担任主演的影片《熄灯号》《冒险事业》《局外人》等都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7)、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8)、彼得幼时,戴着黑框眼镜,和父亲十分神似。父子俩的相似之处当然不仅是相貌,沃伦曾对彼得说:“你和我其实在做同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几笔。”
(9)、 毛泽东少年时代就读于湘乡县东山小学时,特别喜欢读一本名叫《世界英雄豪杰传》的书, 对书中的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物极感兴趣。他在书上多处圈点,并写了许多批语 。为了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毛泽东还特意为自己取了“子任”的别名。
(10)、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1)、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走路的本领时,它就授予他一根拐杖,那就是理想!从那时起,人便开始不自觉地,本能地追求着美好的事物,目标越来越高!(前苏联)高尔基《时钟》
(12)、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