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好词好句
1、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3、(译文)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好词好句)。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好词好句)。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7、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8、(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0、(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1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3、(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14、(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篇》
17、?作文技巧|作文的27种开头+结尾写作技巧一文讲清!
1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可开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21、(赏析)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3、?135个中小学生必背国学常识汇总,为孩子收藏吧!
24、(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25、解铃还须系铃人,下半句是:心病还须心药医。
26、 小处不欺隐,暗处不掺漏,末路不怠慌,才是真英雄。——《洪应明》
27、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
28、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9、(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1、注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32、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十分快乐而忘记了忧愁,没有感觉到老年将要到来。)
3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 正确规范握笔姿势一图看懂!现在知道还不晚(转给孩子)
36、(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37、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38、(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9、? 语文要素+习作表达要求丨小学语文3-6年级上下册
40、?作文技巧|写作文前如何列提纲?家长一定要替孩子收藏!
4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2、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