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于孝的名言
1、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
3、——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6、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7、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9、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10、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孝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千万经典,孝义为先。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11、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一》。
15、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16、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1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8、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0、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二、关于孝的名言警句有哪些,加作者
1、“——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2、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3、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4、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6、◎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7、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8、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白叟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10、——马雅可夫斯基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11、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12、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14、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6、三分虽然天数定,神机妙算亦刻图;倘若当年奉孝在,岂容西蜀与东吴。——《三国演义》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8、年少时懂得尊敬他人,年老时才受他人尊敬。
19、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20、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子
三、关于孝的名言俗语
1、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2、敬奉公婆,如同生身父母;友爱姑叔,胜似手足同胞。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4、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5、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名扬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7、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8、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9、母亲,是较好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10、”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
1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2、——司汤达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较好的朋友。
1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5、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6、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17、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1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19、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20、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四、关于孝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4、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5、意思是:众多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6、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7、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8、——孟轲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9、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毕淑敏
10、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11、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
12、◎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13、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
14、——孔丘《春秋》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15、——雨果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16、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臻美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7、——歌德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较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
18、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孝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19、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20、事亲以敬,美过三牲。——西晋挚虞《族姓昭穆》
五、关于孝的名言加翻译
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4、——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5、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6、——奥斯特洛夫斯基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7、——高尔基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8、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9、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10、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11、”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1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14、父爱·亲情·诚信·立志
15、——林逋《省心录》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1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1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8、◎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19、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20、——出自《动报亲恩篇》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