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山行古诗的意思
1、《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乐游原》
3、萧瑟(xiāo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秋风~。形容冷落;凄凉:门庭~。
4、“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5、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山林美景,远处一条山石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向山顶延伸,近看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显现出儿户人家。“有人家”又说明深山中不是死寂的,可能有袅袅炊烟,有鸡鸣狗叫,使人感到和谐温馨。
6、逶迤(wēiyí):也作委蛇(wēiyí)。形容道路、山、河等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样子:五岭~。山路~。迤(yí)。
7、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示儿》
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观书有感》
9、请在文末右下角点亮(在看),你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
10、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11、《山行》的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被秋霜染过,好似赛过二月春花。
12、山行》的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13、故事《山行》的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14、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出自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山行》,原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15、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16、英爽(yīngshuǎng):英武而豪爽;英俊。
17、⑵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18、赏心悦目(shǎngxīnyuèmù):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19、“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20、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二、山行古诗的意思翻译三年级上册
1、“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2、第11首丨第12首丨第13首丨第14首丨第15首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4、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因/晚年/居/长安南/樊fán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6、所以他写秋天,入笔处亦是寻常秋景,“远上寒山石径斜”,我刚才已经分析了,这里面其实和古人写秋景的方法是一致的,按照其他的诗人的思路,也有可能是一篇悲秋的名作。可是杜牧不一样,在饥肠辘辘中,在劳顿的旅途中,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景色里头,却突然精神超越了物质的需求,而且精神也超越了一般悲秋的抑郁境界,停下车来,看着枫林的晚景,心中的霜叶——眼中的霜叶固然红于二月花,杜牧此时心中的霜叶也是远远的红于二月花的。事实上眼中的霜叶之所以能红于二月花,那是源于诗人心中的霜叶,心中的美景超越了二月花,所以从杜牧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唐人气象”,何为“唐人气象”——博大、宽容、包容、超越,这的确不同寻常。
7、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扩展资料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8、“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衢道中》
10、于:比,还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今译)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11、山行描写的季节是秋季。《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原文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古诗《山行》中的“坐”意思是因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是: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扩展资料:《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参考资料来源:
13、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1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竹石》
15、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静夜思》
16、“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由下而上,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17、流丹(liúdān):流动着红色。形容色彩飞动。指流血。
18、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19、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亦可译为直到夜幕降临),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20、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三、山行古诗的意思和感想
1、“白云深处有人家”,为何要有人家,我们在一句里可看出,杜牧他是在赶路,所谓“远上寒山石径斜”,而后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是“枫林晚”,说明天色已晚,又在赶路,又在深山,又是深秋,又是天色已晚,旅途劳顿,这时候“有人家”,看到白云深处的人家,这一下子给旅途中的人带来一种莫名的温暖和希望。这样的感觉在秋天,在秋天的寒山里、在石径上,给旅途中的人带来一种莫大的希望。
2、坐:因为山行作者: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一作:深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径:小路。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坐:因为。
3、(用支付宝或钉钉扫码进入班级)
4、《山行》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历代诗法》:结句写得秋光绚烂。
7、美文,以文见生活之真谛,
8、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9、首先我们来看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这里其实最值得关注的倒还不是这个斜(xiá)或者是斜(xié)这个字,而是“寒山”这个词,“寒山”肯定不是寒山寺,不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也不是有座山称为寒山,而是当时的气候已经透着寒意了。我们看到后两句的时候就知道——“霜叶红于二月花”,那就说明已经是秋天了。而且“枫林晚”“霜叶红”,这已经不是初秋的季节,可能是深秋了,深秋的气候已经开始寒意逼人了,所以“寒山”揭示的是当时的时间背景、气候背景、季节的背景。
10、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11、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12、意思是: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曲曲,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红得胜过二月的鲜花。
13、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1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15、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16、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寂的画面。诗歌描绘了出门时景色的浅淡清新,回归时浓阴苍翠,于此景中,诗人平民装扮,骑着毛驴,听着驴鸣,暮岭山色、寒泉好音,一派清幽静寂。流露出诗人悠闲满足、惬意自得、澄怀静虚的情感和心境。原文如下:
17、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18、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于:比。
19、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20、《山行》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的诗意。《山行》(作者)杜牧(朝代)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四、山行古诗的意思三年级
1、《山行》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一句“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2、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全诗通过枫叶,写出了晚秋的热烈气氛。山行杜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诗境浅说续编》:诗人之咏及红叶者多矣,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等句,尤脍炙词坛,播诸图画。唯杜牧诗专赏其色之艳。谓胜于春花。当风劲霜严之际,独绚秋光,红黄绀紫,诸色咸备,笼山络野,春花无此大观,宜司勋特赏于艳李秾桃外也。
4、(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5、后两句诗人抒发了对山林美景的赞美之情。因为喜爱枫林傍晚的景色,所以停下车来仔细观赏。而观赏的重点是什么呢?是枫叶,这深秋的枫叶颜色鲜红,经过冷风吹寒霜染,不但不凋零,反而更加鲜艳可爱,生命力非常旺盛,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美。
6、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文解释)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诗文赏析)“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7、绚烂(xuànlàn):灿烂:~的朝霞。~多彩。
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蜂》
9、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fán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zhuàn,膳部、比部、司勋xūn员外郎,黄州、池州、睦mù州刺史等职。
10、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11、于:比,还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今译)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12、⑶生:明万历赵宦光刊本《万首唐人绝句》、明高棅编《唐诗品汇》、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御定全唐诗》作“深”。扩展资料: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13、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
14、báiyúnshēngchùyǒurénjiā
15、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扩展资料《山行》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16、诵读专家:方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17、“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题临安邸》
19、(扫码钉钉群)抢占免费直播课堂
20、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五、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
1、《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2、《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3、《唐诗归折衷》:唐云:妙在冷落中寻出佳景。
4、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5、古诗词学习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习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
6、云锦(yúnjǐn):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高级提花丝织物,色彩鲜艳,花纹瑰丽如彩云。
7、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商山早行》
8、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9、浓墨重彩(nóngmòzhòngcǎi):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10、shuāngyèhóngyúèryuèhuā
1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洞庭》
12、第01首丨第02首丨第03首丨第04首丨第05首
13、第06首丨第07首丨第08首丨第09首丨第10首
14、(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全诗通过枫叶,写出了晚秋的热烈气氛。山行杜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径:小路。白云深处:指深山。坐:因为。霜叶:经过霜寒的枫叶。
15、石径:石子铺成的小
16、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秋色多为悲情。然而在诗人杜牧的心里,秋色背后却蕴含着别样的欣然和唯美。即使秋意清凉,路途曲折,但他却能够为那红于二月春花的秋之叶而驻足观赏。那么,是什么样的情怀让杜牧能够写出如此绚烂的诗句呢?
17、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1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夏日山中》
19、蜿蜒曲折(wānyánqūzhé):迂回弯曲地。
20、译文: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