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竹石古诗
1、rèněrdōngxīnánběifēng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3、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4、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5、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2)
6、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回乡偶书》
7、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
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寻隐者不遇》
9、yǎodìngqīngshānbúfàngsōng,lìgēnyuánzàipòyánzhōng。
10、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miǎoshì)俗见的刚劲风骨。
1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元日》
12、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
1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宿建德江》
14、诗人黄庭坚朝代宋代体裁无
15、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人物,不但善于写咏竹诗,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这首七言绝句咏竹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他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16、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众多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17、lìgēnyuánzàipòyánzhōng
1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寒食》
1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江雪》
20、"竹石古诗"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原文):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门而罢官。为“扬州八怪”之一。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画专长兰竹松石,简洁遒劲。工诗词,抒情志感,痛快淋漓。著有《板桥全集》。(赏析):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二、竹石古诗郑燮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jí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3、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游子吟》
5、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时窥一斑。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6、注意:“不”一般念第四声(去声),但“不”字在第四声的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bì)、“不是”(búshì)。因此,此诗一句中的“不”念第二声,即:不放búfàng。
7、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8、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江南春》
10、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志向。
11、这首诗的意思是: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郑板桥作为清朝扬州“八怪”之自幼酷爱书法。古代出名书法家的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练得更加刻苦了。
13、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权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芙蓉楼送辛渐》
15、qiānmówànjīháijiānjìn,rèněrdōngxīnánběifēng。
16、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17、《竹石》一诗中赞美竹子内在精神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8、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同时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19、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465首古诗词
20、诗句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三、竹石古诗阅读答案
1、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作者: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xiè),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2、题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⑼任:任凭,无论,不管。
6、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7、幼儿“咳嗽季”到来,该怎么办?
8、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9、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出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10、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1、⑸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1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乐游原》
13、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huáng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14、荆棘(jīngjí):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15、原:本来,原本,原来。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7、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静夜思》
1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望洞庭》
19、关键词:千磨万击指众多的磨难和打击。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
20、启迪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竹石古诗书法
1、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出塞》
3、诗人释善珍朝代宋代体裁无
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题西林壁》
5、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众多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
6、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
7、出处:郑燮〔清代〕《竹石》
8、关键词:任任凭,无论,不管。
9、古诗竹石的赏析是这么写: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10、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绝句》
11、经历众多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12、人生也是这样,经得起岁月与苦难打磨,能虚心向上,耐得起寂寞,积极乐观,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会有价值!
13、为什么说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呢?因为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密切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仅是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外在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14、⑹磨:折磨,挫折,磨炼。
15、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16、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17、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18、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19、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ē、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20、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竹石古诗咬定青山不放松
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咏柳》
2、竹子抓住青山就绝不放松,它的根已经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众多次的折磨和打击更加坚韧,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江南逢李龟年》
4、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ān,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5、诗人仇远朝代宋代体裁无
6、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出名书画家。
7、竹石作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中任的意思是任凭。
8、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
9、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1、意思:从石头里长出来的竹子紧紧地咬定青山不放松,将自己的根深深扎根石缝中。不管是风雨如何千磨万击,竹子的身骨仍非常坚劲,任凭天气刮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是清代郑燮所作,原诗歌如下:《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扩展资料:《竹石》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1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春日》
13、磨:折磨,挫折,磨炼。
14、潇湘(xiāoxiāng):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湘江与潇水的并称。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合称,后泛指湖南全省。“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自宋以来,人们多以“三湘”代指湖南。潇,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水河;湘,指的是横贯湖南的河流,湘江。潇湘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中山经》,”此后,潇湘一词广为流传,并不断赋予新内容,作为美的象征。
15、这首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也叫咏物诗。据传,有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就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这位旷世奇才告诉我们:艺术家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必须有深厚的生活素养,丰富的表现能力,熟练的艺术技巧,才能驾驭自如,臻美地实现创作过程,从而创造出生动鲜明、意趣无穷的艺术形象来。
16、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之《望庐山瀑布》
17、任:任凭,无论,不管。
18、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19、立根:扎根,生根。
20、美文,以文见生活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