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滕王阁序赏析
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2、不坠青云之志:不减弱高尚的志趣。青云之志,比喻清高出俗,蔑视功名利禄的志向。《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士,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3、(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滕王阁故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下临赣江。因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在高宗永徽年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了此阁,故名滕王阁。
5、②滕王阁序序言、序文。
6、“题”的本义是“人头的正面”,《说文》释为“额’,就此文来看,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乃文章的主脑,全文扣题而行文。
7、失路:迷路,比喻不得志。
8、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9、穷且益坚:且:反而。
10、一段以“人杰地灵”四字为纲,对胜地、贤主、嘉宾、良宴进行了称赞。首句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切题,先写滕王阁所处之地势,能不黏着于题目,拓开境界,颇有大家风范。接着采取由远及近,由面而点的手法,逐渐落实到写作目标上。在对地、主、客进行赞颂后自谦地提到自己,彬彬有礼,文雅尽现。而恰当地运用诸多典故,更显示了作者超凡的才华及渊博的知识。
11、译文:不久便要见到父亲,像孔鲤一样聆听父亲教诲,今天有幸参加盛宴,喜登龙门。如果碰不到杨得意,就只能抚摸着凌云之赋为自己惋惜。既然遇见了钟子期,奏一曲高山流水,心中又有什么惭愧的呢?
12、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13、《滕王阁序》赏析:此文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后。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写起。
14、A.用典:骈体文用典目的主要在于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文中典故不仅要用得恰当,而且要引导学生欣赏其善于把古代事典与眼前的情景巧妙结合起来的艺术手法。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15、他去交趾看做官的父亲.路过这里.这里正举办宴会.想到自己的命运和在坐友人对他的待遇,心里苦闷.在作诗前,通常都要写一篇序.于是他就写了.借此抒发自己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心情.正是那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宾客对他另眼相看,也使此文名垂千古.
16、(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7、(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8、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19、时间是九月,季节为深秋。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来到滕王营建的长洲上,看见他当年修建的楼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九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朱红的油彩鲜艳欲滴,从高处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桂树与木兰建成的宫殿,随着冈峦高低起伏的态势。
20、①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二、滕王阁序赏析300字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本句首先是色彩美。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边半个天空,尚在碧空显露,碧空相对于落霞光度稍逊,但相对于孤鹜来说却较亮,它们——孤鹜、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
2、在艺术上,《滕王阁序》有以下写作特色:
3、洪府→南昌,即豫章,交代滕王阁所在地。
4、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
5、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对偶修辞,典雅凝练;由古及今,历史悠久)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得天独厚)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理优越,四通八达,为下文极目四望预为铺垫)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胜地产宝物出人杰)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写地与人)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承前再次铺写区位优势与人物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写人物,雍容有度)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天时与人和)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再次突出重点人物,一文一武)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写作缘起)
6、原文: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7、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8、⑥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9、(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10、⑦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11、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或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qú)。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2、时值九月深秋,积水消尽,潭水清澈,云烟凝结在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
13、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14、(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15、《滕王阁序》与六朝以来流行的宴饮作序的作品有很大不同,以往此类作品往往内容空洞,陈陈相因。本文则融入对现实与人生的新的感受认识,真情实感贯穿于文章中,使骈文的四六句式及骈偶形式有了充实的内容,变得灵动起来。因为有了生命,所以华丽的辞藻和繁多的事典中表现出流丽自然的气势,迸发出纯朴的心声;而且,文章用典贴切自然,字句绚丽富于表现力。四六句式参差富于变化,音节整齐,和谐可诵,在这里,王勃已不是戴着骈文的锁链跳舞,而是随心所欲地驾驭种种骈俪文规范,为自己要表现的内容服务。
16、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17、(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18、(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
19、原文: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20、时当九月,秋高气爽。
三、滕王阁序赏析作文800字
1、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惊叹。房屋排满地面,有不少官宦人家;船只布满渡口,都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头形。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山南面的水边。
2、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3、译文:洪州的阎都督具有高雅声望,他的仪仗从远方赶来;新州的宇文刺史具有美好的德行,他的车驾在这里暂驻。
4、④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
5、西望长安,东指吴会。
6、③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名词,次序、秩序。
7、A.骈偶:即对仗。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例如:
8、B.藻饰:即追求词藻华丽。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等类词是骈体文用得最多的词语。这一特点在文章的第三段中有明显体现。
9、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10、胜地不常,盛宴难再胜:美好。再:第二次。
11、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出名的地方。
12、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13、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4、译文:文坛领军孟学士,其文采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藏有像紫电、青霜一样锋利的宝剑。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路过这方宝地;我年幼无知,竟然有幸亲自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15、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飞”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
1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17、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18、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19、由此可知其实序文的意思已经表达完毕了,这首诗在文章还是结构还有内容都不是必需的。像兰亭序,春夜宴桃李园序就没有附录作者的诗篇,只是王勃在赋中有提到,所以一般会一起列出来。
2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扩展资料作者简介
四、滕王阁序赏析潦水尽而寒潭清
1、等终军之弱冠:定语后置句。弱冠,古代二十岁为弱冠。
2、待到春暖花开//作者刘信良//张健演绎
3、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却无处去请缨杀敌。
4、原文: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5、(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6、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一言,诗一首(一说指本文)。均赋,每人作一首诗;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四韵,古诗两句一韵,四韵共八句;韵,韵脚。这两句是“均赋一言”、“俱成四韵”的倒装,是此类序文惯用的邀吟之词。
7、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8、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之地,主人与宾客,汇集了东南地区的青年才俊。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旬休假的日子,杰出的朋友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此聚会,文坛领军孟学士。
9、有怀投笔怀:心思。
1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11、(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
12、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
13、译文:豫章原为旧时的郡治,洪州本是新设的都府。分野(正对应着)翼星、轸星,地域紧接着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把五湖作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瓯越。
14、《滕王阁序》人生感悟。戴贵先生结合自己人生经历及感悟,结合社会现状,对《滕王阁序》表达的精神境界进行了评价,对当代人的心灵意义做了深入人心的探讨。
15、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6、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1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此句出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庾信不如王勃写得优美动人。
18、(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19、(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0、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代诗人。
五、滕王阁序赏析典故
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2、(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3、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4、而这种铺叙,又是在对比之中进行的。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跃起伏,回环往复。通过地域上的对比、情绪上的对比以及怀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对比。这种色彩强烈的映衬对比,在揭示人物的内心隐忧,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产生相反相成、鲜明晓畅的艺术效果。
5、原文: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6、彩彻区明彻:普照
7、时维九月:时,时序。维,在。九月,有人认为应是“九日”,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人习惯在这一天登高。
8、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9、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
10、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11、这是一篇精美严整的骈文,作者借登高赴宴之机,当仁不让地赋诗作序,虽属席间信笔应酬之作。
12、原文: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13、①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14、第五段依然抒发感慨之情。作者并不是一味低沉感伤,在列举到终老始见功名的冯唐,难封侯爵的李广,逃避海曲的梁鸿等典故后,笔势锋回路转。这样,前面的失意悲哀是对时代的批判;后面的积极壮怀,有入世的乐观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机勃勃、不断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处卑位而思有为的心胸,千百年来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如韩愈曾称其“壮其文辞”“读之可以忘忧”。
15、④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16、④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⑤窜梁鸿于海曲⑥屈贾谊于长沙
17、点击关注|文学依然神圣
18、(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19、第四五段正面写滕王阁宴会,由参与宴会的逸兴,引出人生遇合的感慨,扣题中“饯”字。第六七段自叙遭际,说明有幸参与盛会,自当应命作序,扣题中“别”“序”二字。
20、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襟”和“带”都是意动用法,“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