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李白生平
1、读书与蜀中游历期:
2、没想到在这里既然遇到了
3、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4、李白生平及作品《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6、唐朝时期,道教得到统治者大力推崇
7、他是一个理想匡君辅国的知识分子,却没有选择常规的科举道路;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却对自己的道教造诣更为自豪;他朋友遍天下,却唯独在复杂的朝廷里没有支持者;他被皇室默认为李唐后裔,却还是最终被赐金还山。
8、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9、乖巧的月莲心里明白,李白肯定已经想好了酒的名字,于是又斟了一杯,说:“小女子斗胆请酒仙大诗人给俺这酒起个动听的名字!”
10、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四大经典舞剧▼
11、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
12、在诗作后四句中,李白对李邕的怠慢态度作了强有力的回答:世上那些凡夫俗子不理解我的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后都冷笑不已。可是,就连孔圣人都曾经说过“后生可畏”,一个大丈夫怎么能轻视年轻人呢?
13、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14、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在现在甘肃秦安东)。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
15、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称赞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16、光是一句的开头就气势逼人,用一连串的兵器描写带入到一种冷肃的气氛之中。下面写“十步杀一人”还要“深藏功与名”更是极具侠客风度。
17、王伦说:“不瞒酒仙,鄙店造酒别无他法,只是在酒粮中加入莲花莲蕊而已。”李白听后只说了一个妙字,便一饮而尽。
18、说起来魏万算是李白的一个铁粉,很是喜欢李白,两人曾在广陵相遇,有过一段交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李白对魏万说:“尔后必著大名於天下,无忘老夫与明月奴。”然后将自己的文都拿出来,嘱托魏万集结成册。
19、想要乘风破浪,怎奈风力难至
20、一天一首古诗词——清平调词三首
二、李白生平成就
1、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
2、25岁那年,已经吸收了巴蜀文化精华的李白选择了出川。
3、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
4、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5、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细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
6、从2017年开始,泸州老窖·国窖1573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达成了战略合作,立志用舞剧的形式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用精湛的舞蹈表演,重现中国历史上那些值得纪念的人物和历史故事。
7、这一时期,远在安陆的许氏应当是故去了,许氏去世之后,李白还曾认认真真娶过一个老婆,即唐高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宗氏是李白最后一任妻子,而在宗氏之前,李白还曾娶过或者仅仅是同居过两个女子,即刘氏和鲁一妇人,这两人应该出身都不高,没有留下太多的故事。
8、(图像来自@Google,map)▼
9、经常跑到道观找道士聊天。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写这句诗的时候,李白应该不会想到,自己已经没机会再入仕了。
11、将自己融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里。
12、而在他众多的山水诗中,对长江的描写是最手到擒来的。
13、可以和自己齐名的杜甫,
14、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垍。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是年杜甫十九岁,游于晋(今山西省)。
15、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玄宗还都,大赦天下,白得还。据郭沫若考定“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诗即是李白听到遇赦而作,极高兴。他丛九江到三峡走了一年多,而回来是“千里江陵一日还。”62岁的白死于当涂,一说患腐胁疾而死,一说是因醉入水捞月而死。
16、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出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的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
17、当初,唐玄宗在金銮殿上曾经考察过李白的zz才能,但没有什么结果,后者只写了一首赞美诗了事。此后也未见李白提出治国方略,或者显示出管理才干。相反,李白在zz上表现得十分幼稚,他较大的败笔就是得罪了高力士。说起唐朝官场,决不能忽略高力士的重要作用。他从小受尽磨难,“力士”这个名字,是被送进皇宫侍候武则天时取的。高力士帮助唐玄宗铲除政敌,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不断升迁,由皇家机要秘书官提拔为大内卫戍司令。此人勤谨得厉害,即便节假日也不出宫门。唐玄宗说:力士值班,我才睡得安稳。
18、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19、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20、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出色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三、李白生平五个阶段
1、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
2、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卒于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文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随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诞生于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入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岁时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江油远游,开始了广泛的漫游生涯,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后又继续北上,到了太原、长安,东到齐鲁。期间,他结识了不少有名人士,创作了大量出色诗篇,诗名誉满天下。
3、从“闲过信陵饮”到“烜赫大梁城”几句则是追忆了战国往事。信陵君善于养士,知人善任,终于在危机时候得到门下侯嬴与朱亥两位食客的帮助,窃符救赵,击退了秦军。
4、首先,李白的出身不好,他出生在商人之家,或许大家会觉得商人有什么不好,其实在唐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那时候,甚至连妓女从良都不会考虑从商。唐代典章制度规定,商人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所以就断了李白用文笔征服考官,进入官场捷径。朝廷是允许举荐入仕,李白也只好用其他方法来救国了。
5、从诗的题目《上李邕》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李白心中的愤怒与不平。李白纵然不畏权贵,骨气奇高,然而基本的礼数教养他还是知道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他却直呼一个长辈的名字,不带一个敬语。由此可见,李白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心中是多么激愤。
6、李白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二十六岁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到湖北安陆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在此约十余年。
7、知乎上有个“你同情李白一生的遭遇吗?”的提问,高赞回答都是:“李白有多有才、多有名、多潇洒!”“我们也配同情他?!”回答者没能明白的是,李白越有才,这些才华带给他的失望就越多。
8、被称为旅行家的人可不多,
9、不过李白与发妻许氏之间的感情还是很可贵的,十年时间里,妻子生了一儿一女,夫妻之间也是举案齐眉,过着寻常夫妻之间美好的生活。不过许氏在结婚十年之后离世了,李白对此很是伤心,随后就从许家搬了出来。
10、诗仙李白从来都是以桀骜不驯、洒脱风流自居,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敢于放手追求自由的人,他一生有过多少女人呢?
11、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
12、李白的人文精神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好恶。他们希望官场规则公平一点,大家参政议政的机会多一点。然而这种诉求经由酒徒李白表达,碰壁便是较好结果。青年时期的李白对读书做官充满强烈的渴望,只是他在官场上混的不好,最后也只能吟诗一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聊以自慰了。
13、李白一生虽然仕途不顺,但他的“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却有积极意义。创作了大量诗作。他的诗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也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荒淫和腐败,表现了蔑视权贵,反抗束缚,追求自由的积极思想。在艺术方面,他的诗感情强烈,想象丰富,构思新颖奇特,意境高远伟丽,语言简洁明快清新,体现出豪迈超脱的艺术风格,现有《李太白文集》30卷,存诗900余首。其中有大量的zz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格调。
14、也不能让李白这个年轻人看不起啊,
15、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6、诗仙李白平日里就喜欢吃酒,酒瘾上来了就会作诗。当时李白吃了酒后,就随便找个块石头在一面墙上写下了《游园吟》。宗氏在与丫鬟逛园子的时候瞧见了这首诗,她非常喜欢,更想见见写诗的人。
17、我们说的老李,就是诗人李白。
18、杜甫的生平:年少优游
19、天宝初年,应玄宗之召,进京供奉翰林。但因遭谗言诋毁,仅一年多时间,就被排挤出京。之后,在江淮一带盘桓。他的“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所以精神思想极度苦闷烦脑。安史之乱爆发,应邀成为永王遴的幕僚。后因肃宗继位,灭杀永王遴集团,李白受到牵连入狱,后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其后,往来于浔阳(江西九江)、宣城(安徽宣城)一带。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在宣城病故。
20、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三十岁,准备走出舒适区,一展抱负。三十岁之前的李白,顺风顺水,无拘无束,妥妥的一名后浪,到处游山玩水,访友求道,还在二十七岁那年和故宰相的孙女结婚成家,“朝共琅玕之绮食,夜同鸳鸯之锦衾”,怎么看都是生活美满的样子。但是李白似乎并不愿意平凡一生,或者说他只能接受一种平凡,那就是绚烂至极后的归于平淡。可能李白在仕途上的运气已经被在才华上用完了,而立之年的李白并未能如愿,一如如今的后浪那样,初入社会,心比天高,却处处碰壁:
四、李白生平
1、蜀道有很多,每条都不好走
2、李白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
3、盛唐诗歌代表人物李白是怎样的人?
4、低头还是挺胸,这是个问题
5、李白,字太白。出生于701年,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728年,土蕃屡
6、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7、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静宁),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8、相比之下,李白对黄河就少了一份细腻的感情,更多是远观时的震撼。他高呼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西来决昆仑”,却没能真正投入到对黄河的体悟中。
9、新书《李白那年三十整》则还原一个被误读了千年,诗仙光环下,那个得我们不太想承认的李白。让我们看到在大唐的开元盛世下,身为一个“后浪”,三十岁的李白如何与仕途格格不入,如何在醉酒与求道中,一边乘风破浪,一边艰难前行,直到遍体鳞伤。
10、会在唐朝掀起什么波澜呢?
11、但是在没想到在秋天突然生病,
12、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13、老李在吴越混的很不好,
14、李白与宗氏一起经历了很多波折,两人是同甘共苦的好夫妻。李白的前三任妻子对于他都是附属作用,她们对于李白的事业都没有很大帮助,而宗氏就不一样了,她凭借家中强大的势力,在很多方面帮助了李白。
15、李白是热血,但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以至于下狱,李白入狱之后,宗氏多方奔走,全力营救,最终说服了一些人帮助李白脱罪,只不过李白后来还是被流放夜郎。
16、但是毕竟李白还是太年轻,
17、李白一生主要分为五个时期:
18、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zz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19、荆楚的长江是:“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荆门浮舟望蜀江》)
20、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五、李白生平简介及一生经历
1、而在做官不成被“赐金还山”以后,李白也没有选择在北方停留,而是回到了熟悉的长江流域。这一次,他选择了长江下游的金陵、宣城,经常与当地的文士往来,继续发掘六朝烟粉中寄托的文学遗产。
2、四川是中国道教的诞生地,因初代天师张道陵访川传教而出名。这种看似以道家思想为底蕴的本土宗教,实则融合了大量巴蜀原有的巫术文化,是一种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宗教,而且尤其热爱现世的生活。它鼓励人们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或是走终南捷径做官,或是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或是在神仙洞府的温柔乡里沉迷。
3、一天一首古诗词——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4、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出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的幕僚。
5、当然,这里的好感并非爱情中的好感,纯粹是李白欣赏杨玉环的美,和爱情没有关系,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喜欢杨玉环,李白陪在唐玄宗身边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被唐玄宗踢出了长安。
6、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7、四川古代的酿酒技术极为发达,这得益于四川天府之国丰富的粮食产量,人们得以用大量富余的粮食酿造酒精,甚至领先全国发明了高纯度的蒸馏酒。在晚唐诗人雍陶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8、屈原而后,他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间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9、末了两句抒情强化,纵死之后,千年来依旧英名常在。对于诗人而言,如此感情激荡心中自是喷薄而出,乃有了《侠客行》这样酣畅淋漓的作品。
10、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1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
12、对于李邕这样一位名闻海内的名士,李白竟敢直指大名,与之分庭抗礼,足见其年轻时的见识与胆量,真不愧是天才李白。纵观李白一生,不委屈自己,不谄媚他人,笑傲诗坛,蔑视权贵,这首诗反映的正是李白的本色。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仅凭这一首诗,李白就足以彪炳千古,光耀万年。
13、一天一首古诗词——静夜思
14、“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白为四川连接当时中国的zz中心长安的蜀道留下的最有名的宣传语。
15、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16、来看看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吧:
17、对于这样一位显赫的人物,李白竟然不买账,而且倚酒三分醉,伸出一双大脚强令高力士脱靴,实在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果然,事隔不久,李白便被官场淘汰出局。
18、刘氏也是李白在山东遇到的,对于这个贵妇人史册上的记载寥寥无几。只是大体记载着她与李白在一起后,瞧不上李白身上无名无分,也没有钱财,所以不久之后就离开他了。
19、四十二岁,经举荐,受唐玄宗诏请入朝供奉翰林。三年后被玄宗赐金放还;
20、五岁随父到江油县,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十八岁于戴天大匡山读书,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踏上远游,二十五岁李白出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