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叁晋云山皆北向
1、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此诗好处,全教明人说尽,清人评语皆不及。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6、在唐诗300首当中,有不少的诗人都留下了自己最精彩的诗歌。李杜白等大诗人自不必多言,有的诗人只留下那么一两首古诗,就可以青史留名,还是比较过瘾的。比如那个写出《枫桥夜泊》的张继,就是靠这么一首诗,名垂青史千古留名。
7、“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8、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9、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10、刘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详。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高台:指望仙台。曙色开: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在今山西、河南一带。
1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菊花杯:意谓对菊举杯饮酒。
13、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14、古时重阳聚友饮酒赋诗,曾经留下很多很多好诗,本文就来分享几首在重阳节写出来的好诗:
15、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
16、“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有了前面那两句的铺垫,这两句进一步地来表现作者所抒发的历史感慨。望仙台这个地方的长官,这么多年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被历史记住。而当年的姜子牙,河边垂钓的闲情逸致,帮助周文王周武王成就天下大业,如今大业早已不在,而姜子牙本人也再也不会回来。
17、翻译: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是当时的我茫茫然不懂得珍惜。
18、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19、方东树云:言昨夜微霜游子,今朝渡河耳,却炼句入妙。中四情景交写,而语有次第。三四送别之情。五六渐次至京。收句勉其立身立名。(《昭昧詹言》)
20、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二、三晋是那云晋
1、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2、《锦瑟》李商隐〔唐代〕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王夫之云:“削不成”,言削不成而成也。诗家自有藏山移月之旨,非一往人所知。(《唐诗评选》)
6、冀卫东作品奉和李觀察登河中白楼
7、锺惺云:此非初唐高手不能。读李太白“风凰台”体,自不当作《黄鹤楼》诗矣。(《唐诗归》)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指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
9、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灰。中二联对仗半工,风雨对云山,河上对关门,都不很工。对仗微有不工,可见灵活,不拘泥,唐诗多如此。
10、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11、晋墨抒怀,以闻载道。为推进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山西的开展,更为继承民族艺术优良传统、不断开拓文艺创新路径,大力推动山西文艺工作,由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山西新闻网、山西女子书法家协会和太原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三晋大家谈》“晋墨抒怀”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将于7月27日在龙湾写意太原艺术博物馆开展举办,为百姓呈上一场翰墨盛宴。
1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3、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民族艺术的摇篮。在这片古老的文化热土上,产生了灿若星辰的艺术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为三晋大地提供了丰厚滋养,为中华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2014年,山西新闻网顺应时代开设文化访谈栏目《三晋大家谈》。四年间,栏目让“晋墨”飘入万家,浸润这片土地,为弘扬传承中国出色传统文化、坚定山西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省战略起到积极作用。如今,《三晋大家谈》已成为山西省内有名文化品牌。
14、熊晋作品三月十五夜登迎华观
1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7、中四句太相似,着实碍气。
18、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
1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三、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3、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③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两座山。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最后说句题外话,诗人最后分明还是入京追求名利去了,可见会写诗的人说话不可信。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9、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10、翻译: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11、④彭泽宰:晋时陶渊明任过彭泽县令。
12、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3、释义:汉文帝在西山构筑的望仙台,今日重阳来此登临曙色大开。三晋高耸入云山岭向北蜿蜒,淆山南北二陵风雨从东而来。当年函谷关的令尹有谁相识?河上仙翁自此一去回归难再。且在附近寻个象陶潜般的人,在菊丛中举杯同醉欢乐开怀!
14、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15、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6、韵译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
17、首联言事。作者登台凭高望远,看到朝阳,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风雨自东来”是春天。从汉文帝修筑此台到作者登台时,经历了近千个春夏秋冬。战国时的三晋,经过秦汉、魏晋、北朝,几经分合,此时成了一统天下的一个部分。汉代的皇帝,当时多么显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凭风雨侵袭了。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8、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9、今天是你坚持学习的第几天?
20、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四、
1、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风雨自东来”是春天。从汉文帝修筑此台到作者登台时,经历了近千个春夏秋冬。战国时的三晋,经过秦汉、魏晋、北朝,几经分合,此时成了一统天下的一个部分。汉代的皇帝,当时多么显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凭风雨侵袭了。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老实说,把这首诗看作七律还是有够勉强的,一是起法似歌行体,二是音律不够规整。自严羽云“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一”后,争议不断,推崔或推沈为压卷,多少年来也没有固定结论。不过崔诗的争议无非在于诗的体裁。邢昉云:“本歌行体也,作律更入神境。云卿《古意》犹涉锻炼,此较高矣”,深以为然。
3、何焯云:此篇体势可与老杜《登岳阳楼》匹敌。(《唐三体诗评》)
4、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5、三湘则有几种说法。一种,湘江在源头与漓江合流后,称为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故名“三湘”。第二种,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第三种,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湖南全省。
6、⑺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
7、〇挽联狂魔曾国藩,他连活人也不放过
8、唐汝询云:首状太华之奇,次写望中之景。(《唐诗解》)
9、崔司勋诸七律,唯此首最得盛唐正音,堪与王、李、高、岑为伍,余皆从歌行来,辨得此,便可知盛唐七律之正、变处。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1、0白浪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12、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七律。崔曙只有这一首七律,但却是名作,可见诗贵精不贵多。诗人重阳节登临仙台,描写了仙台雄伟壮丽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畅饮要比寻访神仙畅快舒适。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
13、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14、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15、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6、醉,菊花和陶然,似乎成了一种隽永的风格;这种忘情的快乐,也许就是陶然二字的内涵吧?(注:字典上陶然的释义为快乐的样子)
17、“晋墨抒怀”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
18、金人瑞云:前解送卢,后解自托也。言明年归鸿叫雪之时,是君含香入殿之时,知己若复荐我,我敢俨然不让?又妙于虚虚用“文似”二字自赞,盖前解固已暗推员外为相如矣。(《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1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五、
1、《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作者:崔曙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评析):??这是平常的投赠诗,内容仍属于怀古。诗中并无所谓寄托和感慨的。但诗切时切地切人,却十分到家。重阳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为投赠对象。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一气转合,就题有法。”首句直接写望仙台,颔联是写台前形势,北望三晋,东扼二陵。颈联写望仙台为河上翁而筑,因而以仙人关令尹做陪。末联以陶渊明比刘明府。全诗意在说明登高畅饮,不必远求神仙,就近寻刘明府即可。诗的意境开阔,结构严谨。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4、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
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6、颜色开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数字开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7、且喜暂时可以寄身的地方,在那沧海近旁。对着明镜来回照影,萧萧白发徒然地令人心伤。如今你们同我都已经老去,都一样是这般步履龙钟。你们还叮嘱我要留意风波险恶,真叫我深深惭愧无限感动。
8、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西南。
9、⑻彭泽宰: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渊明嗜酒而爱菊。有一次重阳节无酒喝,久坐于菊丛中,刚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泽宰借指刘明府。
10、翻译: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已渐渐变白,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11、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2、0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13、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4、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15、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16、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7:30(17: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17、还有就是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公元845年(唐会昌五年)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命运相仿,皆是怀才不遇,所以在九月九日登齐山时有感写下此诗。
18、“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这两句写的是当地的地势。三晋的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都从东边飘过来。汉文帝修建此台的时候,那是西汉时期,作者登上此台的时候,乃是中唐时期,两者相隔了千年。千年时间,世事变化,物是人非。大自然的规律依旧如以前,而汉代的皇帝如今却只能在陵墓当中任凭风吹雨打。
19、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0、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作者:崔曙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译文注释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