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1、李之仪在《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写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这是词人对杨姝的思慕之词,他几乎是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意,他不想再忍受这种相思之苦了,只要你也有如此心思,我定然不会辜负你的心意的。
3、“共饮一江水”字浅意深,以水贯通两地,以水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
4、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5、出自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6、转眼到了秋天,李之仪常常在黄昏到河边去散步,对水伤心。这天黄昏,他又到河边驻足,忽然传来一阵琴声。他寻声望去,见一个年轻女子在河边弹琴歌唱,女子旁若无人,琴声歌声却冷若冰霜:
7、婚后,李之仪对杨姝疼爱有加,杨姝也为李之仪诞下一子。
8、北宋年间,有位词人,名叫李之仪。
9、自西向东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
10、晚年的李之仪官位显赫,性情淡泊,终年71岁,和杨姝恩恩爱爱20年。他死后,杨姝率一双儿子,按照李之仪遗愿将他安葬在当涂藏云山麓致雨峰下,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
11、比作黄庭坚,再合适不过。但是,当时有谁敢为他发声呢?
12、如果你能早点出生,或者我能晚点老去,我们是不是互相陪伴的时间能更多呢?
13、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14、掉下去的枕头成了猫咪的家
15、在一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上。
16、这首词是李之仪在晚年时向他的女友表达自己倾慕之情的作品。全词以长江水为线索,把自己对女友倾慕的感情寄托在滔滔长江水之中,写出了作者的相思之情以及与恋人的离别之恨,也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
17、"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出自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全文是:
18、玉室金堂不动尘。林梢绿遍已无春。清和佳思一番新。道骨仙风云外侣,烟鬟雾鬓月边人。何妨沉醉到黄昏。
19、爱情最动人的部分,莫过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20、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
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1、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诗名叫《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出自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2、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在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
3、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4、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5、于是,她洗尽铅华,不顾世俗眼光,与李之仪成婚。
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7、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作者:宋代李之仪
8、李之仪。出自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9、于是特意前去看望,席间为他弹奏一曲《履霜操》,此曲寓意明显:主人公无罪被驱逐。
10、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与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并成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飞檐盔顶、金碧辉煌,构造独特,也被列为三大名楼之首。一直以来,因为范仲淹出名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名声大噪。
11、她决定,此生就疯狂一次,追逐一次。
12、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13、因为生活艰苦,李之仪的一双儿女,儿媳,还有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妻子胡氏,相继离世。
14、一曲唱毕,李之仪流泪了,沦落至此,这是久违了的理解和温暖。
15、释义: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16、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心,长江的终点在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17、这就是爱情的力量。他与杨姝一见钟情,她视他为知音,他视她为知己。那年的秋天,面对日夜流逝的长江水,词人写下了柔情百转的爱情词,写给在他生命最孤苦、凄惶时出现的女子——杨姝。
18、李之仪在经历停职、永不可任京官、被贬太平州、子女和妻子去世后,可以说是身心疲惫,好像一下子就陷入了绝境,但是杨姝以一种知己的态度进入了李之仪的世界,也让李之仪突然感受到了希望。杨姝是一位年轻貌美的歌妓,最开始杨姝抱琴看见李之仪萎靡不振,非常的同情这样一位有学识的才子,于是她就给李之仪弹奏了一首古曲《履霜操》。这首曲子刚好就叩开了李之仪的心门,杨姝也就成为了李之仪心目中的知己。
19、艹怎么这么好笑哈哈哈哈哈高中噩梦
20、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三、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1、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2、李之仪的人生很苦,但是这一生,有苏轼,他遇到了较好的友情,有杨姝,他遇到了较好的爱情,有一首《卜算子》传世,他是传颂千古的大才子。
3、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是江南出名的鱼米之乡,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有出名的金山寺、北固山、焦山等名胜古迹。
4、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上较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风景宜人,到处都有未经人工斧凿的天然风光。尤其是观赏日出日落的较佳地点。浩浩长江也由此注入东海。
5、关于她,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6、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中国古代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7、感谢老板赞赏,么么哒!
8、锁江楼,位于九江市东北隅,处长江之滨。高35米,造就七层,六面锥状,青砖砌身,石凿拱顶,宛如撑天大柱耸立江畔。傲然屹立,高耸蓝天,在此可以一览长江的壮阔与九江大桥的风貌。
9、后来唐代韩愈为此曲做了词,被收录进《全唐诗》,韩愈之后,《履霜操》便伴随着琴歌,这支曲子与词,写世人之苦,犹如足踏寒霜,每一步都是冷的,是苦的,是无可回避的,但,会一直走下去,清醒却又坚韧。
10、杨姝的出现,温柔了李之仪的岁月。
11、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12、③长江尾:指长江下游。
1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凯紫的诗词之美每晚推送)
14、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15、词的上阕将“长江”化用得非常巧妙,一条绵延不绝的江水像恋人之间绵延不断的相思,滚滚东逝的江水也像是恋人之间想思而不得见的泪水。而正是这条长江把他们分隔两段,又让他们心意相通。只要看到这长江水,就感到分离的痛苦;只要饮了这长江水,就感到了彼此的心意。
16、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17、当它在宜宾从北与岷江汇合时,就被称为长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崇明岛以东6300多公里的东海,这条河的长度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世界第三。
18、李之仪写给杨姝的每一首诗词,不是相思就是表白:《浣溪沙•为杨姝作》:
19、这时候,杨姝出现了,她本是一个官妓,琴艺较佳,貌美如仙,他们相遇那一年,她19岁,他59已然59岁了。她为他弹了一首《履霜操》,这是古代孝子伯奇所作,他本无罪过,可后母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就说伯奇的坏话,伯奇最终被赶出了朝廷,后来他作《履霜操》来表露自己的心事。这首曲子正好触动了李之仪,他为她写到:“殷殷仙友,劝我千杯酒,一曲《履霜操》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坐来休叹尘劳,相逢难似今朝,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痛处都消。”
20、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四、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1、焦山,位于镇江的东北面,是万里长江中较好的一座四面环水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岛屿。现与金山、北固山共同组成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由于焦山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出名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与西安碑林齐名,为江南一大碑林。
2、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析读)词写得言短意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展现一个女子的思念与离恨,表达了她“定不负相思意”的决心,感情由低向高层层发展,起伏跌宕。上片重复长江而有变化,下片又紧扣江水写思念而不得的怨恨。语言明白如话,质朴自然,既体现了民歌的艺术特色,又极好地传达出相思情深的意味,是一首充满民歌风味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3、行走在偌大的天地间,李之仪孤身一人,无亲无故无朋无友,除了一身伤病一无所有。
4、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5、正当他万念俱灰,觉得自己死期将至时。
6、原诗是: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7、在他被贬的时候,他的女儿因病去世,没过多久儿子也永远地离开了他,因为孩子们的离世让他的妻子非常伤心,所以没过几年他的妻子也去世了,这所有事情都发生在短短的几年之间,让李之仪对生活一下子没有了期盼,就在这个时间段内,杨姝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不过从历史记录来看,杨姝是一名非常年轻漂亮的歌妓。
8、果真,不久后,杨姝便嫁给了李之仪,他们也曾有过一段悠游自在的生活,生下一双儿女。
9、宜宾位于四川省南部,岷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五粮液产地,也是中国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宜宾历史文化丰富,是长江上游出名的旅游城市。万里长江也自宜宾由金沙江开始称作长江,可以说是“长江”真正的起点,也因此宜宾。
10、蔡邕《琴操》说:尹吉甫为周宣王上卿,有子名伯奇。伯奇母死,吉甫更娶。后妻生子名伯邦,乃谮伯奇。伯奇被逐出家,清晨履霜,自伤无罪,于是作《履霜操》。
11、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12、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13、全词以长江水为贯串始终的抒情线索,以“日日思君不见君”为主干。分住江头江尾,是“不见君”的原因;“此恨何时已”,是“不见君”的结果;“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是虽有恨而无恨的交织。有恨的原因是“不见君”,无恨的原因是“不相负”。
14、有点类似乐府诗,浅显直白,不华丽,却真挚,一颗真心,恰如清泉石上流,清澈见底。
15、早年间,黄庭坚被贬为太守。
16、这名女子叫杨姝,她得知眼前这位老者就是出名的词人李之仪时,万分崇敬。
17、仕途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的家庭也连遭不幸。他在《与祝提举无d》中写道:“某到太平州四周年,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cu2)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我到太平州这四年里,一年儿媳过世,第二年自己生病,从春到夏,差点丢了一条命。第三年相濡以沫的妻子撒手人寰了,子女也相继离去。第四年,身上长满了廯疮,饱受病痛折磨。仕途、家庭、身体连遭不幸,李之仪此时已经到了人生的低谷,生的希望也是那么的黯淡、渺茫。
18、见到李之仪后,她听闻其遭遇,又旧曲重操,为他弹唱了当年的那首《履霜操》。
19、南京江苏省省会,又是十朝古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所谓“菜佣酒保也有六朝烟水气”。南京旅游景点包括了中山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夫子庙、南京长江大桥、明孝陵等。
20、就像当年的李之仪,命运打败他,是爱让他重生。
五、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全文什么意思
1、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犹如流水滔滔不绝,表现了思恋之久。
2、李之仪确实有侠肝义胆,在入苏轼门下之前,他曾经拜范仲淹之子范纯为师,范纯病危时,给儿子们口授遗表。遗表上奏后,得罪了蔡京,蔡京想借此将范纯的儿子们一网打尽,李之仪却站出来说,遗表是他写的,跟范纯的儿子们无关。于是李之仪被关进大牢,遭受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酷刑,他咬紧牙关,揽下一切,不为自己辩护。
3、至若“我住长江头”云云,直是古乐府俊语矣。
4、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5、要知道,虽然年纪尚轻,但杨姝早已是当地有名的绝色歌姬。
6、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又无奈,又伤怀,又渴望,又甜蜜——虽然见不到那个人,但是,我知道,我们喝的都是长江的水,见不到那个人,能共饮一江水都是幸福!
7、他大病一场,几乎一蹶不振。
8、毛晋《姑溪词跋》:姑溪词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
9、我只知道,我们之间就像隔着一条长江水。
10、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11、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12、二人虽相差41岁,却相见恨晚,互相钦慕对方的才情。
13、李之仪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与苏轼亦师亦友,两人志同道合,感情甚好。他的诗文写得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轼的熏陶和指点;他的仕途坎坷多舛,也是受到了苏轼的牵连。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再三贬谪,在外颠沛流离十多年。李之仪为好友仗义执言,也被贬谪到太平州。
14、内蒙古河源至托克托为上游,兰州以上大部分地区覆盖较好;马多至青铜峡干流峡谷,水能资源丰富;河套平原下青铜峡,灌溉发达,可通航。托克托以河南桃花沟为中游,也有丰富的水资源;黄土高原两侧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
15、是的,这首流传千古的相思词,背后藏着的是一段凄美的忘年恋。
16、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相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17、出自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8、拓展资料: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9、《唐宋词鉴赏集》:李之仪的这首词,是一阕歌颂坚贞爱情的恋歌。
20、“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