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晚游六桥待月记
1、作者写西湖春天的美景时,先写石篑多次对我说“急往观之”,“余(我)时为桃花所恋”,“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是直接写景,写出了春天的西湖美不胜收;接下来说“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极言游人如织的盛况。游人为什么如此多?皆因西湖春景太美了。这是有力的侧面烘托。
2、☞2020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3、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5、☞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6、4岚(lán):山中雾气。
7、一起来追随作者寻山访水的步履,体会自然之美。
8、6石篑:即陶望龄,绍兴人。数:屡次。7傅金吾:金吾是官名,明亲军中有金吾卫。傅氏不详。8张功甫:张鎡,字功甫,号约斋,南宋人,张俊之孙。“园林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玉照堂为其北国诸胜之一。有梅花四百株,开花时,居宿其中,环洁辉映,夜如对月,因名曰玉照。9断桥:又名段家桥,位于白堤东头。10绿烟红雾:白堤与苏堤两边,各有一行杨柳与桃树,所渭“杭州苏堤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春日,杨柳j泛绿,桃花吐红,一眼望去,如绿烟红雾。11歌吹:泛指音乐。吹:管乐声。12罗纨(wán):丝绸。这里指穿着绫罗的仕女游人。13艳冶:或作冶艳,艳丽。14午、未、申三时:约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15工:巧。16夕舂(chōng):指落日。17安:怎么。
9、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10、文题“待月记”,本应极写月色月景,但本文却详写春色稍写月景、正面写春色,侧面写月景,其目的在于勾起人们“待月”的心理。先极写春景逐层渲染,待到写月,只勿勿一句便飘然而去。看不见只好去想象,因而余韵,情味无穷,这种写法可谓别出心裁,却又紧扣一个“待”字
11、作者始先详写春日之景,并没有着力去刻画、描绘那种盛景,而只是用一个词语“竟不忍去”,由此就足见那种景色的迷人。
1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3、☞(预学案)统编语文七~九年级上册汇总
14、出自《晚游六桥待月记》是明代的袁宏道在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辞去知县,漫游西湖,写的一篇游记。
15、☞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16、14午、未、申三时:约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
17、罗纨之盛:罗纨,丝织品,这里是指穿罗纨制作的衣服的人很多。
18、1六桥:在西湖苏堤上,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知杭州,开浚湖水,所积葑草,筑为长堤,向西迤北,横截湖面,绵延数里,夹道杂植花柳。置六桥,筑九亭,以为游人玩赏驻足之地。六桥依次为映波、镇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2西湖:在杭州市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周围约十五公里,面积约五点六平方公里。风景绮丽,有“三潭印月”、“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南屏晚钟”、“雷峰夕照”诸景。解放后,多方位疏浚,湖水清澄,环湖名胜修葺一新,是中国有名的游览胜地。3为春为月:为春时月夜。4岚(lán):山中雾气。5梅花为寒所勒:指梅花因大寒而迟开。勒:制。
19、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20、10绿烟红雾:白堤与苏堤两边,各有一行杨柳与桃树,所渭“杭州苏堤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春日,杨柳j泛绿,桃花吐红,一眼望去,如绿烟红雾。
二、晚游六桥待月记
1、作者:袁宏道朗诵:兆丰
2、☞统编语文九上课内古诗词汇总及赏析
3、春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漫步在暮烟濛濛,彷徨在断桥摆渡,最美的芳华被诗人酿成一坛酒酿,让人闻香即醉,醉江南水乡的灵秀,醉在青石小巷的烟雨,他不懂得何为世态炎凉,不懂从此红尘陌上,惟愿以清绝的姿态独自行走这人间芳华。
4、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5、☞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6、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飘拂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的游客很多,比堤畔的草还多,真是艳丽极了。
7、☞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资源
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9、☞2020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汇总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1、本文描绘西湖花开之盛,游人之炽,大力铺陈渲染,烘托了西湖月景的“尤不可言”,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独以山水为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12、《晚游六桥待月记》明代袁宏道(赏析):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13、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着湖光的神秘,山中雾气染上彩色的神秘,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有月的夜景之美更是难以用语言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怎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14、11歌吹:泛指音乐。吹:管乐声。
15、☞中小学生必背的历朝历代名篇名句400句
16、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7、最深的近于墨色,最浅的类如银粉。天水沾连,山云融合,又像是正在洗涤中的硕大无比的大理石屏风从几方面围绕着。啊!原来是活生生的粉墨山水、粉黛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
18、《晚游六桥待月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这篇文章介绍了西湖的景色。对如此美景,作者是很欣赏、很迷恋的。但是,这并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情感,是那种世间多庸碌之辈,自己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知音的一种落寞……似乎,高人都有这种感觉。只不过,袁宏道写的这篇文章如果被他的好友,也就是与他同游西湖的石篑看到,会是什么感觉……他会因为袁宏道在他面前感叹找不到知音而生气么?
19、《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对zz失意厌倦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晚游六桥待月记》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20、我的朋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原有的旧物,应该要马上去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住了,(我)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红花似雾,绵延着有二十多里呢!
三、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
1、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2、今夕社小行书,明·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注音及解释汇总
4、吴战垒:“这篇山水游记,始终扣住‘西湖之盛,为春为月’的‘春’、‘月’二字,腾挪变化,详写‘为春’之盛,略写‘为月’之美;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却始终没有正面写待月的情景。他的高妙处在于以层翻浪叠之笔,依次写出梅花、桃花之美,朝烟、夕岚之美,一景胜似一景,逐层衬染,不犯正位,从而造成读者强烈的‘待月’心理;待到‘干呼万唤始出来’,却又匆匆一面,飘然而去,使人有‘着眼未分明’之感,因而显得余韵悠然,情味无穷。作者用这种空灵幻变之笔来写月景之美,可谓别出心裁。”(《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7、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晚游六桥待月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下:
10、傅金吾:傅,姓。金吾,汉朝主管京城治安的官员,这里指明朝锦衣卫的官员。
11、海量教学资源,免费领取
12、粉泛指女性如:红粉知己;汗为雨字面意思为汗滴就像下雨,形容出汗较多。“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出自《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
13、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14、关注“华韵流声”,探听生活,致敬经典
15、☞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16、☞初中语文阅读训练500篇汇总(20220125整理)
17、(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8、1六桥:在西湖苏堤上,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知杭州,开浚湖水,所积葑草,筑为长堤,向西迤北,横截湖面,绵延数里,夹道杂植花柳。置六桥,筑九亭,以为游人玩赏驻足之地。六桥依次为映波、镇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19、龙湾中学2016级⑸班学生
20、☞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四、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及答案
1、皆因西湖春景太美了。这是有力的侧面烘托。同时,作者借此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志趣与高傲的情怀:最美的西湖景色,只有自己和山僧能够欣赏,其他杭人皆为俗士。
2、7傅金吾:金吾是官名,明亲军中有金吾卫。傅氏不详。
3、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雪抑制住,(梅花)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4、湖水便拍岸作响,湖波灰白色,卷起层层细浪,湖上是无边无际的雨丝,湖中却一架船儿也没有,开旷空阔。这并不是“画船尽入西拎,闲却半湖春色”(宋人词句),而是画船尽系岸柳,避让满湖春雨也。
5、作者抛却了通常所欣赏的湖光山色,把重点放在了西湖六桥(苏堤六座石拱桥,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的春月风光,从早春的梅桃杏争艳,到一日的朝烟、夕岚、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单明快的笔法描绘西湖的“别具一格”。
6、记承天寺夜游运用了暗喻来描写月光的皎洁美丽;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暗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皎洁美丽,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表现了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张功甫:即张鎡,字功甫,宋朝人,能诗画,曾在西湖建梅园。
9、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10、石篑(kuì)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yě)极矣。
11、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所述说呢!
12、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月影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13、☞初中名著汇总500篇(2019整理)
14、☞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15、☞统编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16、☞统编七下八下九下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1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8、☞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初中生都在埋头背!
19、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功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声和器乐声,年轻的妇女们汗流如雨,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比堤边的草还要多,真是美丽、妖艳极了。
20、9断桥:又名段家桥,位于白堤东头。
五、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及翻译
1、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4、有月的夜景之美更是难以用语言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怎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5、晚游六桥待月记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失意厌倦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情感。
6、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罗衫、着纨裤,游客之多,多过堤畔上的柳枝。真是艳丽极了!
7、作者撇开一般所共赏的湖光山色,着重描写西湖六桥(苏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一带的春月景色,从初春的梅桃杏争妍到一天的朝烟、夕岚、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加以描写,写出西湖"别是一种趣味"的风致。
8、又何必跟“俗士”们去解释。
9、晚游六桥待日记中是直接描绘景色,抒发情感,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表现了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10、协办社团:龙湾中学播音社、书画社
11、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
12、16夕舂(chōng):指落日。
13、☞统编七下八下九下语文全册课文检测汇总
14、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15、很多快乐都只是那些懂的人才懂
16、午、未、申三时: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17、举头展望,只见湖水东南北三面,群山隐隐,南高峰、北高峰全是灰蒙蒙的。“山耶云耶远不知”,但是又深深浅浅,富于层次。
18、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19、《湖心亭看雪》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晚游六桥待月记》表达了作者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20、☞七下|☞八下|☞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