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1、三更半夜一望无垠心惊肉跳
2、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刚登基便先后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拥立功臣。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
3、而我们身边,不乏一些哥们儿,喜欢高谈阔论,满嘴跑火车,平时酒酣耳热的时候,更是拍着胸脯保障:“有事跟哥说,哥在这一片儿就没有摆不平的事。崩客气,咱以后就是亲兄弟……”等到你有事找到这大哥的时候,大哥或者直接拒绝,或者语气依然坚定:“我当多大的事,放心兄弟,我亲自出面一定帮你搞定。”然后你就联系不上他了。
4、这个我估计还是要翻译一下。华歆、王朗一起坐船逃难,有个人想搭船依附他们(肯定是犯了事了呗!),华歆就表示为难。王朗说:“幸亏船舱还宽敞,为什么就不能带上他?”后来,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搭船的人。华歆说:“一开始我之所以犹豫的原因,就是这个。现在既然已经接纳他来托身,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吗?”便携带救援此人一如先前。社会上便根据这件事评定了华歆和王朗品行的好坏。
5、《乘船》出自:《世说新语·德行》
6、(解答)(1)根据本题句意,句子中应填写的八字成语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7、是否携此人同行。自身尚外难中,船小人众,后有贼兵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来表现人物a、贼未至时,王朗不计后果,满口应承b、贼追至时,王朗为保自身,欲舍所携之人,有始无终,毫无信义。只有保全自己后,才有能力保全他人,遇事当谨慎,不轻易承诺,既诺,则言出必行,始终如讲究信义(意对即可)
8、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9、(1)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诗人。“|元日”是农历,即。
10、(2)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11、(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2、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13、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4、您看看您看看,华歆真是个好青年呵!“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这话是全书少见的判定某人人品的语句,可见刘义庆对华歆这个人还是有几分敬佩的,当时的群众也认为这个人不是个畏首畏尾的鼠辈。这个故事中,他既践行了不给自己多找麻烦这一难以实践的处世哲学,还表现出高尚的道德修养水平。华歆这个人,在我心中顿时变得高大而可敬了!
15、华歆朝船舱望去,只见那老者瘫坐在舱内船板上,抱着包裹正自瑟瑟发抖,心里便明白了七七八八。他进到舱内向那老者道:“你便是蓝田县有名的财神爷张半城吧。听说强盗洗劫了你家,你化妆逃跑下落不明。”
16、(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7、②辄:就。难:一种解释是对……感到为难(nán),后面的“之”就指代(有一人欲依附)这件事。一种解释是责难(nàn)、刁难,后面的之就指代“欲依附”那个人。根据语境,采用一种解释似乎更妥帖。
18、好,今天就唠叨到这里,下次再来从古人的故事里聊法律吧,谢谢大家!
19、华歆比王朗高明在更有法治精神
20、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纳其自托”的“其”是他的意思。出处:《世说新语·德行》之《华、王之优劣》:“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已经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扩展资料《华、王之优劣》赏析:《华、王之优劣》中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问题十分周到。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二、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给我们的启示
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你的操劳注定我的感恩。我知道以前犯下了太多错,日后还会犯错,你还愿意一如既往的相信我吗?当我被所有人打败,当我被人嘲笑,当我看尽了世态炎凉,只要你不抛弃我,我还有高傲的资本。假如有一天我对你的不珍惜,促使了你的放弃,恐怕,那时我也会放弃我自己。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我将你的爱摆中央。
2、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3、等到董卓进京,华歆被裹挟西去,几经波折,到197年前后被任命为豫章太守。而王朗在老家依附了陶谦,一直到193年以后,做了会稽太守。虽然当时豫章郡与会稽郡接壤,可是一来两位封疆大吏没理由一起乘船避难;二来王朗大约在196年败于孙策,而此时华歆可能还尚未赴任。
4、最可恨的是一些男生,对漂亮的女生是见一个爱一个,对每个都山盟海誓,承诺要双宿双飞,结果他身后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渣”字。爱情这么严肃的事情,靠承诺有用吗?承诺有用的话,要“赌咒”做什么,“赌咒”有用的话,要“婚前协议”做什么,“婚前协议”有用的话,要法院做什么。可是好多女孩子还都爱流着激动的眼泪要求恋人:“你发誓!”你问我怎么知道这些的?我只是听说的,我发誓我只有一个爱人。
5、但说那一件关于金子的事,放在今天,谁有这么好运气还能把那片金子扔喽?除非那哥们把金子当他们家前年扔掉的铜夜壶了。
6、王朗见死里逃生,不禁仰天大笑:“真是天助我也,看来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恢复大汉江山的必是我等天选之人!”
7、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8、(1)元日宋王安石正月初一春节
9、喊了两遍,王朗便去舱内将那张半城拽出到船头,可怜那老儿两手仍是仅仅抱着包裹,哭爹喊娘的乞命。华歆赶上来推开了王朗,朝他喝到:“景兴兄,你这是作甚?”
10、世人用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为人的高下。
11、(3)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C
12、王朗开始虽乐于助人,但在危难时,却言而无信,背信弃义;华歆却坚守诺言、不离不弃,其人品高下,不言而喻。在当今的社会中,有些人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但往往因受不了利益的诱惑,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而有些人,平日虽默默无闻,但能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才是我们应该效仿与学习的对象。
13、(2)根据本题句意,句子中应填写的八字成语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意思是: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即填空为: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古人说得好:“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4、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15、原来,这两位儒生,便是名播四海的华歆华子鱼,和王朗王景兴。他俩本在朝廷当官,自董卓进京,天下扰乱,董卓弃了洛阳,挟持天子移都长安,两人被裹挟西去,却在半道寻了个借口,从蓝田出武关,逃离了董卓的控制。
16、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7、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②王欲舍所携人
18、因为在起初王朗答应了别人的到最后关头却舍人而去没有诚信华歆之所以没有答应就考略到这样的处境
19、(3)华歆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重信重义,一诺千金。
20、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亲手给爱你的人挖掘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沟渠。”还没来得及感谢你,时间已经将我推到了青春期门口,叛逆心掩盖了真心,烦恼拉远了距离,你的爱被我肆意挥霍。一次次远离你伤害你走错了路却不愿回头,跌入了陷阱却不愿爬起,我将学习置之不理,我将你的爱丢入冰冷的深渊中。终于,疯狂了太久,你已无法承受我这般将岁月蹉跎。那天,你哭了,你哭着说:“这一切毁了的都是你自己。”心里像是被人刺了一刀,却滴不出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如何不知?可是行动却与内心背道而驰。以后,我要用真心将这道沟渠填平。
三、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文言文的意思
1、(2)赋予蟋蟀人格化的动作“弹琴”,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出处: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4、(4)你知道石头做汤的诀窍是什么吗?你从短文里得到了什么启示?
5、(2)下列对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6、华歆说:“我原本有所疑虑,就是担心发生这种情况呀。
7、白话文: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8、(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9、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10、不多时,却听到岸上马蹄声起,那老者惶恐不安,连忙躲进船舱去了。华歆朝岸上看去,只见十几名挽着弯刀,背负箭囊的骑士,从后面赶上,已经与自己的船齐头。
11、被称为子鱼的儒士皱了皱眉,对他的“景兴兄”道:“我看此人虽然衣衫破烂,但是体型富态,不似寻常百姓,他所挎包裹沉重下坠,里面可能是硬货。当今兵荒马乱,这种人来历不明,还是莫要招惹为好。”
12、难:认为……困难。意动。这里有“表示困难”的意思。以:同“已”,已经。王欲舍所携人:王朗想甩掉那个搭船人。既以纳其自托,宁可怠相弃邪: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赞同华歆。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而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13、华歆和王郎打算乘船避难。(讲的是三国时候的人物,君欲祥闻其事,可以百度。我用手机答的,就不粘贴了。)
14、原来也没有乘船,也没有王朗,也没有贼追,就是华歆一行六七个人,半道碰见一个独行侠,那人说:“前方岗上有只吊睛白额虎,我一个人不敢过,能与你们结伴吗?”又是华歆跳出来反对,结果其他人都同意,本着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华歆只好闭嘴。后来那货掉进井里,摔伤了行动不便,其他人又都准备放弃他,还是华歆说:“已经在一起了,现在弃之而去是不义啊。”
15、华歆的判断力占优,(开始犹豫不决,正是为了有强盗来。)危难之际方显君子本色,一以贯之,帮人到底,(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王朗判断力差,危难之际又丢下人不管。
16、请默写杜牧的《江南春》,书写时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
17、王朗容易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但是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而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遇到危急情况并不相弃,表明他重信义,救人能救到底,所以,更显得品格高尚。
18、(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较为可靠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E
19、A.宁愿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吗?
20、①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②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意对即可)是否守信用
四、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文言文启示
1、所以说,看人不能光看一件事,听人不能光听一种声音,孔子说了“众善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这话对我们现在同样适用,一棒子打死的事情,较好不要再出现了!华歆先人地下有灵,应当可以松一口气,好歹有我叶某人知道你是个好人!
2、根据句子意思,在横线上填八字成语。
3、王朗(?-228年),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
4、等那老者上了船,朝两人躬身作揖,只听他包裹里发出叮当的声响。老者脸一红,忙抱紧了包裹,跟两人客套起来。
5、译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6、华歆:言而有信,王朗:言而无信。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问题十分周到。
7、(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请把下面的字规范地抄写到横线上,注意标点。
9、从生命开始那一刻起,时间便拉着我义无反顾的向前走,无论是在深夜里彷徨,还是在黎明前呐喊,一直陪伴我的只有你。伤了你一次又一次,你可曾走远?错了一次又一次,你的爱可曾消失?你给了我你的所有,而我又能拿什么回报你,我的母亲?提笔之前,昔日的感动就已袭遍全身,消失的感动却又莫名的涌出,我只能用笔将这点点爱的痕迹记录下来。
10、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11、居:一起。肆:店铺。
12、那个被称为子鱼的儒士正在沉吟,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呼叫。两人望向右岸,只见一名体型微胖,穿着破烂衣衫,挎着包裹的老者,正向他们一边挥手,一边喊道:“两位老乡,行个方便,老夫腿脚不好,能不能载俺一程。”
13、(1)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
14、(3)每当我取得进步后,老师就会用“,”这个成语鼓励我。
15、管宁一心读书和学术,不为外界金钱和利益所诱惑的高尚情操,并生动表现出管宁这一势利而又贪图名利的小知识分子形象。当时我还小,没怎么想也就接受了老师的言论,况且因为应试的需要,没怎么想也就基本思路跟着人教版教学大纲走了。直到前天去图书馆正儿八经借了本《世说新语》开读,才欣喜而愤愤地发现,这个故事真正教给我的根本就不是什么要做假清高的读书人这一狗屁道理。
16、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7、“屠苏”是一种糕点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18、(2)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古人说得好:“,。”
19、我认为是华歆优王朗劣。理由是:华歆讲信用而且考虑问题很周到,当初“难之”的原因就是考虑到接纳“欲依附”者后的问题,毕竟,他们自己也是避难者。而王朗表面上是见义勇为,救助他人,实际上,他却胆小怕事,一见事态危急就想把逃难者丢下,不讲信用。
20、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五、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谁优谁劣为什么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可不为?”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尔。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此字发“爷”音)?”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2、(4)《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A
3、(5)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习俗?不正确的一项是
4、(4)“酸得我牙都快掉了”夸大了酸的程度,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2)如入鲍鱼之肆肆:
6、(3)根据本题句意,句子中应填写的八字成语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思是: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进步。即填空为:每当我取得进步后,老师就会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成语鼓励我。
7、③: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9、提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感谢父母养育了、教育了我们,要感谢同学可贵的友谊,还要感谢陌生人无私的帮助……你想感谢谁?为什么?写一写吧!
10、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6分)
11、因为三个士兵给了他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
12、(解答)高山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13、(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较为可靠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14、(3)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15、③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16、A.火烧新野B.火烧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烧赤壁
17、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还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18、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一起,一同。②王欲舍所携人想,想要。
19、(2)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20、历史上的华歆是一个师出名门、见识过人,为官清正廉洁位至三公、为人博学多才箸作等身的成功人士。历史上的王朗是个才智过人、通晓经籍、为官受百姓爱戴位至三公、为人恭俭节约严谨慷慨的经学大师。《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这二位的评价都是“一时之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