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八月十五夜月古诗
1、(5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级。
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3、描写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古诗3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6、“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蘷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村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简直”的意思。“此时白免,直饮数秋亳”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全诗采用了反村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7、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8、见识过白骨遍野的凄惨景象,经历过国破家亡的悲伤绝望,在那个乱世,纵使满鬓苍苍的老汉、老妇,只因战争需要,也被迫服役,不得不奔往前线!更为可恨的是,百姓哭声呜咽,豪门酒肉言欢!仅从“三吏三别”的描述中就能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对受苦受难的百姓产生恻隐之心,亲历这一切的杜甫将会怎样沉重地心忧天下?朝政黑暗,战争残酷,生活困顿,颠沛流离的杜甫却依然忧国忧民,一腔热血心系天下百姓,其深沉的爱国精神每每让我感动不已,深深震撼!
9、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10、《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组诗共两首,采用了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11、《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悬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12、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13、这是老百姓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和一些谚语是一样的向: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这些是一样的!
14、纵使最终“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恐怕也不悔曾有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期盼,这便是杜甫,这便是在为天下苍生呐喊的同时还追求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一代诗圣。他以史诗书写时代,以生命摹画理想。他以百姓的悲苦生活和自己对国势的担忧勾线,用满腔的爱国热情晕色,绘出一卷望天下太平、盼国泰民安的沥血之作,成为闻一多所言的:“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15、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1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7、提问的这位朋友,“昔年八月十五夜”(围棋手xx)这个谜是某灯谜网本周的题目,不要拿来这里问人。我已经猜出了谜底,但是我现在不能发。
18、节日专题|1中秋节快到了,提前和孩子一起准备这10件事
19、译文: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0、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二、八月十五夜月古诗词
1、谁怜采苹客,此夜宿孤汀。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4、释义: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此时月光如水,明亮如昼,好似那月中的兔儿,也秋毫可见!
5、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6、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村自己飄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而是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使砍树的大刀折断了。“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蓬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
7、译文: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
8、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9、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泪痕:眼泪留下的痕迹。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11、zhānggōngyǐcánpò,búdúhànjiāyíng。
12、王建十五夜望月古诗赏析
13、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14、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即杜元颖。
15、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16、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17、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18、南斋玩月(王昌龄)
19、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20、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三、八月十五夜月古诗拼音
1、“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2、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5、点亮“在看”,坚持日记一首古诗词
6、杜甫是时代的镜子,既照出了人们对祖国如画江山的热爱,也照出了那个特殊时期万里江山下隐藏的悲伤和苦痛。我们发现,在他的心中,即使自己的艰难困苦痛彻心扉,但与天下人相比,也可以淡然略过。于他而言,天下人的艰难困苦才是真的艰难困苦。他有着一份文人儒士的高贵尊严和高尚情操。家国天下、苍生黎民始终牵绊着他,他用一生的精力,满腔的心血,关注民生疾苦,书写世间离乱。
7、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8、bāyuèshíwǔyèyuèèrshǒu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mǎnyuèfēimíngjìng,guīxīnshédàdāo。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zhuǎnpénghángdìyuǎn,pānguìyǎngtiāngāo。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shuǐlùyíshuāngxuě,línqījiànyǔmáo。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cǐshízhānbáitù,zhíyùshùqiūháo。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9、译文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10、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11、shāoxiàwūshānxiá,yóuxiánbáidìchéng。
12、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13、diāodòujiēcuīxiǎo,chánchúqiězìqīng。
14、解析:回答此问题的关键是“见羽毛”“数秋毫”效果的分析。这两句写看得清。看得清,说明光线明,再结合诗的情感是“愁绪”,而这是凡尘关系。
15、(注)①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16、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似乎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带给人以美的联想。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8、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19、shíwǔyèwàngyuè十五夜望月zhōngtíngdìbáishùqīyā,lěnglùwúshēngshīguìhuā。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jīnyèyuèmíngrénjìnwàng,bùzhīqiūsìluòshéijiā?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0、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意思: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象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四、八月十五夜月古诗一首
1、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2、译文: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5、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6、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7、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8、A.诗的首句描写月亮,“明镜”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飞”字富有动态美。
9、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10、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11、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12、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13、(2)请结合全诗,简析“林栖见羽毛”和“直欲数秋毫”两句的妙处。(6分)
14、选自《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15、作者: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译文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赏析“转蓬”比喻辗转流离,远离家乡,好像飘零的蓬草“行地远”是指离家越来越远直:正在,正“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的意思是,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秋毫的意思是鸟类秋天生出的羽毛,在此比喻月宫白兔的兔毛。手法:象征,对比初一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第十三课
16、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7、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18、mǎnyuèfēimíngjìng,guīxīnshédàdāo。
19、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20、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五、八月十五夜月古诗朗诵视频
1、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王建十五夜望月古诗原文带拼音版
4、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5、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6、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7、1999年,田龙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中心音乐部工作,先后担任《汽车CD》、《中国文化报道》、《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和《经典非流行》四档栏目的主持人。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MUSICRADIO《音乐太阳能》《音乐无极限》《音乐第六感》《早安音乐秀》《音乐维他命》《自在音乐》DJ、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告诉你》、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音画时尚》及专业摄影节目《瞬间世界》的主持人。曾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五一劳动奖章等。擅长专题及纪录片解说,参与配音的广播剧多次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亚广联奖等。
8、cǐshízhānbáitù,zhíyùshùqiūháo。
9、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10、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井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11、(解析)C项,没有表达回归朝廷的愿望;D项,不是把“霜露”比喻成“雪”,而是把“月光”比喻成“霜雪”。
12、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13、《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组诗共两首,采用了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译文: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1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7、颈联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18、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19、qìshěnquánpǔàn,lúnzèbànlóumíng。
20、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