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又呈吴郎翻译
1、译文::一定要登上山的顶峰,俯瞰显得小的群山。
2、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3、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王溥《咏牡丹》
4、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5、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
6、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
7、东风不择木,吹喣长未已。
8、《又呈吴郎》唐代: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翻译: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
9、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10、译文:别处宴席没口味,此地的酒菜开心霏。村北酸枣累累,篱东寒瓜漫地。
11、译文: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12、《梁园吟》唐代:李白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翻译:侍女为你端上盛满杨梅的玉盘,再为你端上花皎如雪的吴盐。
13、杜甫:又呈吴郎(蒙曼、康震简短点评)
14、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5、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16、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17、诗的一句开门见山,从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为什么要放任呢?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仿佛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18、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9、人们都说在各种果树中,唯有枣树既平凡,又粗鄙。
20、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送襄陵令李君》宋代欧阳修
二、又呈吴郎读音
1、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又呈吴郎》唐代杜甫
2、翻译: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征求:指赋税征敛。《谷梁传·桓公十五年》:“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徵求。”✦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杜甫《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盈:满。
5、翻译: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
6、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寄枣人行书赠子履学士》宋代欧阳修
7、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
8、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9、译文:拉弓要拉劲大的,射箭要用箭长的,人在马上,要射他就先射他骑的马,抓贼要抓首领。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11、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2、作者:权德舆见尔府中趋,初官足慰吾。老牛还舐犊,凡鸟亦将雏。喜至翻成感,痴来或欲殊。因惭玉润客,应笑此非夫。
13、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14、它怎能受到攀折赏玩,幸而没有遇到伤害摧毁。
15、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
16、译文: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17、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18、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译文我任由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怕她恐惧,对她的态度上更要显得亲善。妇人立即防着你这个远客即使属多事,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了。贫困的妇人已经对我诉说了因为赋税征求,贫穷到骨。我正由此联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泪流满面。
19、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20、译文: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三、又呈吴郎翻译
1、草堂前打枣任由西邻,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反过来只因为怕她恐惧却要显得可亲。那贫妇人见换了新主人您就防着您虽属多事,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贫穷到骨,我由此联想到现在战乱不息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2、中文名字翻译成英文的过程,是讲英文国家对我们的名字的一个特写,我们的名字还是我们那样叫,只是重音不同,其实中文名字翻译成英文就是汉字的拼音结构首字母开头要大写,三个名字的,姓和名隔开,后面的名字就一个名大写第二个小写并且紧贴一个名。比如说:王飞雪,英文就是这样写:WangFeixue,刘丰,英文就是:LiuFeng以此类推,这里这样就可以这样写:WuZhangjing。
3、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时能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
4、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
5、译文: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6、(注)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
7、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8、枣径瓜畦经雨凉,白衫乌帽野人装。——张耒《夏日三首》
9、《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代:苏轼
10、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11、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12、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
13、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14、译文:那些腹内草莽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多是酒囊饭袋却偏偏不饿死,而那些学富五车志在报国的有用之士却挣扎在死亡线上。
15、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16、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
17、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18、“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19、杜甫虽然在当时的zz、经济、文化中心的长安客居了十年,但他奔走献赋,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也过着贫困的生活,由此也能接触到下层人民的生活,因而丰富了他创作的视线。
20、您如追求悦目的美丽,它不敢去竞争桃和李。
四、又呈吴郎翻译和赏析
1、枣树也在它们中间,好像是嫫母对着西子。
2、又呈吴郎——唐·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词文本从《唐诗鉴赏辞典》
3、在任人扑枣这一小事上,杜甫表现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他不仅同情她的处境,而且体贴她的内心。不仅为她一人流泪,而且也为众多受苦的人民流泪。从身边琐事推衍到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这是杜甫伟大人格的表现。
4、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妇人。
5、读这首《又呈吴郎》,你无法怀疑杜甫的真诚,当他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我们同样不会怀疑他的真诚。杜甫真正做到了在道义上和情感上站到弱势群体一边,为他们的悲惨处境而号泣,这与今天那些声称“以卵击石”、扬言“就应该买不起房”“在城市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去”甚至威胁“你究竟为谁说话”的官员们和专家们真是判若云泥!
6、释义: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
7、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8、《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五代:李煜
9、翻译: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
10、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11、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2、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
13、(做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才200字左右的篇幅,不要说得太远,要立足文本,就本诗的内容(思想和感情)或艺术表现(表达特色和修辞等)作具体的评析;可以分析几个方面,也可以就某一方面作细致的赏析。
14、点击上面蓝色字“非语文”
15、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已诉”是说那个妇人曾经向杜甫诉说过自己的贫穷,她因官府的横征暴敛而贫到了骨。“贫到骨”意思是穷到底了,一无所有了。“征求贫到骨”虽是西邻一个人的事情,但她是有代表性的。杜甫想到造成人民贫困原因的战乱仍未停息,不禁泪如雨下,把整条手巾都沾湿了。
16、翻译: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17、译文:新的枣子还没有完全成熟红透,但快要下架收尾的西瓜却仍然散发着浸人的香味。
18、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19、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
20、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
五、呈吴郎原文及翻译
1、《又呈吴郎》——唐代杜甫
2、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3、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6、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7、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8、银地无尘金菊开,紫梨红枣堕莓苔。一泓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绝句》唐代喻凫
9、树皮像开裂的冻手,树叶像细小的鼠耳。
10、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11、不知原文是不是这一段:杨补之所居萧洲,有梅树,大如数间屋,苍皮斑藓,繁花如簇。补之日临画之,间以进之道君。道君曰:“村梅耳。”因自署“奉敕村梅”。南渡后,宫人以其梅张壁间,时有蜂蝶集其上,始惊怪,求补之,而补之已物故矣。译文:杨补之所居住的萧洲,有一棵梅树,枝叶茂盛有几间房子那么大,苍青色的树皮上有斑斑驳驳的苔藓,开花时异常繁茂。杨补之每天对着它临摹,时不时地将画稿呈献给皇上看。皇上看了说:“这是村野的梅花。”于是杨补之署名为“奉敕村梅”(意为奉了皇帝旨意所画的梅花)。宋朝南渡之后,有宫里人把画的梅花张贴在墙壁间,竟有蜜蜂蝴蝶群集其上,大家才感觉到惊奇怪异,寻找杨补之,然而他已经去世了。
12、西邻寡妇无食无儿,极端贫困,万般无奈之下到别人门前打几颗枣子充饥,实在可怜。当初我不但不阻拦她,相反,考虑到她打枣时内心的羞愧和忐忑,我还尽量对她友好一点亲切一些,以便打消她的疑虑。这是前四句的内容,这儿,杜甫并没有直接批评吴郎,而是用妇人的极端困苦和万般无奈来打动他,也是用自己的做法来感化他。言下之意,你是不是也应该像我这样做呢?照理,杜甫作为长辈,而且还是房子和枣树的主人,他完全可以直接要求吴郎怎么做,但杜甫没有明说,这固然是出于宽厚仁慈的本性,更重要的还是出于杜甫的良苦用心:杜甫的本意不是要教训吴郎,更非借此表现自己的仁慈,而是要让吴郎真切体会到这个寡妇生存的艰难,从而真心实意地同情和帮助她。
13、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14、没有。有出租车。80元左右。在朝阳广场的梦之岛对面可以坐(301路公车)可以到吴圩机场。3元在银河酒店门口可以做机场大巴,15元。
15、译文:八月份门庭前梨和枣成熟的时候,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16、《一剪梅·舟过吴江》宋代:蒋捷
17、诗的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
18、这一个时期对于杜甫成长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个时期结束了他年轻时期的游历生活,但另一个方面却又是一个新的以zz内容与社会内容为主的游历生活开始。
19、百果随时效岁功,枣盘亦复荐年丰。《食枣有感二首》宋代岳珂
20、且让我传话给春游的客人,请回过头来细细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