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到情多情转薄
1、译文: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2、⑷萦(yíng):回旋缠绕。扩展资料:康熙年间,词人的妻子卢氏因难产而死,词人为了悼亡亡妻,同时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伤感之情,故写下了这首词。
3、译文:梅花已从繁茂的枝头落下花瓣千片万片,还自作多情,学着雪花般随风飘转。
4、何为多情?读罢此诗我便有了两种体验,一种是纳兰所说的可以转薄的多情,我解释为横向的多情,可以为万事万物而留情,却可以以新情换旧情。还有一种多情便是深情,纵向的多,哪怕只是一种情,也可以如潮水般滔滔不绝。是呀,心有所思,日有所想,夜有所梦。于纳兰而言,逝去的人留下的那份纠缠不去的爱,于他而言如影相随,便是那最深的情。明明已经不可挽回,却成为了一把的刻刀,在他的人生路上刻下最痛的心和最美的诗句。
5、就好像一根针你不断地磨他,虽然他会越来越靓,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会容易脆弱而断掉。
6、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7、上片结束后,下片便自然而然地承接,继而写道“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纳兰明白多情之苦,他悔当初的多情,如果可以少一份感情,那便是少一份牵挂,也不至于而今时过境迁,依然是“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8、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悔恨曾经的多情,回到伤心离别的旧地。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
9、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10、纳兰一生爱过几名女子,但他的悼亡词却是始终为卢氏而写,这位陪他走过人生青春年华最初阶段的女人,霸道地占有了纳兰的内心深处,那一抹不可被侵犯的领地。续弦官氏对纳兰很好,而且对纳兰的长子富格也很好。
11、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
12、念你是我最痛的牵绊!他们曾那般情投意合,却天嫉红颜,卢氏很早就离他而去。他,因爱得深,爱得不能自拔,自此活在了想她的漩涡之中。写情,最痛不过“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了。为情而生的纳兰,一生活在情丝万缕里不能自拔,所以,他写的情最凿凿入了世人的心。
13、译文: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
14、这句诗出自纳兰性德的《山花子》,意思是:人如果太过多情,深情反而会变为薄情,如此看来,似乎真的是不多情了。现在真是后悔当初的多情,想到以前的种种,让人如断肠般疼痛,只能自己落泪罢了。;山花子原文:;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15、赏析:纳兰性德的爱妻故去后,他始终无法忘掉自己的妻子,妻子无时无刻的年在自己的生活中,触绪还伤,他想起唐朝时一典故。唐代进士赵颜得一美女图,画工告诉他,昼夜呼喊她的名字,百日必应,真真果真下来与其相爱。生一子,赵颜鬼迷心窍疑惑此女子是妖怪,真真悲愤中携子回到画中。此时的纳兰性德痴梦幻想真希望能有这样的招魂之术,日夜呼喊妻子的名字“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希望自己的爱妻能回到人间
16、你的支持,就是凯哥的动力!
17、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李冠(宋)
18、“珍重”二句追忆当初,因景诱情。词人嘱咐妻子千万要另烧一炷结愿香,不要忘记前生的情分,以便来生重寻旧好再缔良缘。情重更见心苦。
19、这句话是一个转折语啊,讲的是一段情,虽然很深刻,但由于时间的磨挫,到了一定阶段就变成很薄情了。
20、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二、人到情多情转薄
1、《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是清代学者纳兰性德的词。这首词以景起笔,因景诱情。风絮飘残,莲花盛开的季节,词人由此景回忆起了同在此季逝世的爱妻。拈一瓣花香,追忆亡妻生前的美好情景。全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3、出处: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4、上片前两句是荷塘败落的实写,以“飘残”而感知了季节之悲,同时也是人生之秋的写照。而泥莲被藕丝萦绕,既是实景,又是不绝的情思。后两句“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追忆当初,因景诱情,前生珍重,后世亦珍情。情重更见心苦。
5、译文:终日为相思心碎,待到百花争艳的时候,我已为君憔悴。
6、译文: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
7、这首词的上片前两句是荷塘败落的实写。首句絮化为萍表达妻子亡故,以“飘残”而感知了季节之悲,同时也是人生之秋的写照。“泥莲”句谓藕已断而尚丝连,虽然一生一死,人天永隔,而偏偏情未断,自己对亡妻仍思念不断,这既是实景,又是不绝的情思。
8、译文:人去屋空,鱼沉雁杳,但明月却无改其多情,依然照映着庭院里的纷纷落花。
9、题图摄影:www.unsplash.com相关授权协议
10、形容男人多情的诗句
11、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12、写道离愁的诗词有许多,但这首离愁的词因为是纳兰写的,便与其他的词有了很大的不同。纳兰是一个天生内心纤细的人,他看待任何事物都要比别人更加敏感,更加透彻。离愁在纳兰的眼中比别人的更加沉重,仿佛天地万物同悲的味道。
13、“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民营企业wy会wy
14、多情的纳兰自然无法忍受离别,所以他才更愿意长醉不醒,在梦中想念远去的人。但是,人世间,哪能不遇离别,唯有祈求时间,尽力地冲淡别离之后的伤感。
15、人到情多情转薄”这里的转薄不是说没有情或者是情淡,这是对自己的责备,其实太思念深刻了,成为难以忘情,这和欲哭无泪一样道理,哭到了伤心至尽,反而没有眼泪了,“而今真个悔多情”也是自己在责备自己,如果没有这多情那有现在的那么多悲恸欲绝呢?
16、作为伤感之词,这首词写得十分哀伤,自怜自伤太甚。纳兰自己也说“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这首词抒写是离情,但纳兰声声感慨真是多情不似无情,只有品尝过情爱之苦的人,才能做出如此深的体会。
17、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18、人若太过多情,情就会变得淡薄,如今终于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后悔自己太多情。又来到让人断肠的离别之处,无限伤情,泪水也暗自滑落。
19、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晏殊(宋)
20、这句诗出自纳兰性德的《山花子》,意思是:人如果太过多情,深情反而会变为薄情,如此看来,似乎真的是不多情了。现在真是后悔当初的多情,想到以前的种种,让人如断肠般疼痛,只能自己落泪罢了。山花子原文: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三、而今真个悔多情,人到情多情转薄
1、纳兰也想开始新的生活,开始新的感情,忘记旧情,可是往日的美好就如同被施展了魔法的藤条,将他紧紧绑缚住,让他无法抽身。上片以物开篇,“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这是多么无奈的描述,柳絮随风飘落,池中的荷花确实被莲藕牵绊着。
2、因作者与妻卢氏结婚时,他心中还惦念着姓谢的表妹。自己因为对表妹谢氏的多情,而对卢氏薄情。如今想来人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而今人不在了,只有偷偷流泪的份了。
3、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出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4、⊙投稿信箱:32447756@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5、译文: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悔恨曾经的多情,回到伤心离别的旧地。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
6、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苏轼(宋)
7、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张泌(唐)
8、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
9、译文: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10、题图摄影:SergeyPesterev
11、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12、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南歌子四首其二》温庭筠(唐)
13、⑵泥莲:指荷塘中的莲花。
14、就像人的感情好像因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但其中的意味似乎就变了。
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柳永(北宋)
16、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18、形容女人痴情的诗句
19、出自《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是清代学者纳兰性德的词。这首词以景起笔,因景诱情。
20、长城船舶有限公司总经理
四、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翻译
1、但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纳兰对卢氏的情感,并不是什么人能够轻易替代的。多情公子在自己编织的情网中苦苦挣扎,犹如在风中久久飞舞的柳絮,终于支撑不住,掉落池塘,化作浮萍。
2、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3、轉薄了也可以重新轉濃,要兩個人用心維繫,那些轉淡了便無疾而終的,一定是一個人或兩個人都無意付出了。
4、山花子——纳兰容若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淋!“人到情多情转薄”薄情本是无奈,多情却成了回忆。非是因为情多才盛极而衰,而是情到深处已浸入骨髓,付出与否早已不由自己控制。“而今真个悔多情”写出如此词句,容若也只是无奈罢了,心境只怕是凄绝。他悔的不是“多情”,而是自己对世事的无能为力。
5、词中的每个字眼,都好似敲打在心坎上,难怪王国维称赞纳兰,纳兰既突出“离情”之“苦”,又写出夜里相思之恨。这首离别之词,写得十分精妙贴切。句句都写出了离人之恨。虽然纳兰总是化用前人诗句,但在词中所描述的心情和心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6、多情不似无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意思差不多,就是说无情的人把感情看得比较淡,反而不容易受伤。多情的人,重感情,反而会为情所困,为情所累,为情伤忧,容受情伤。多情的人比无情的人劳心劳力。
7、后悔妻子在世的时候,没有对她深情相待,自觉对她薄情。如今想来,爱妻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每忆起,真真悔恨不已,若当初你我不用情那么深,会不会你还留在我身边。我不由得来到断肠离别的地方,蓦然回首里,全是爱你的情殇,于是不知不觉泪涟涟。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其四》元稹(唐)
9、性情直率但是情感丰富细腻,交往朋友会带来劫难(提醒你交友一定要格外谨慎);年轻时难以有成就,很多事情难以如愿,会很忙碌操劳,但都属于是无功而返。半生的时光在奔波忙碌里像流水一样耗去,但是会在中年之后获得成功和财富。4219
10、《摊破浣溪沙》实际上就是由《浣溪沙》摊破而来。所谓“摊破”,是把《浣溪沙》上下片的结尾,七字一句,摊破为十字,成为七字一句、三字一句。而原来的七字句则将平脚改为仄韵,把平韵移到三字句末,七字句的平仄也相应有所变动。这就是这个词牌的来源,而后来的词人因为觉得好,就一直按照这种方式沿用了下来。
11、下片承上抒情,前两句化用杜牧诗句《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句意,“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作者后悔妻子在世的时候,没有对她深情相待,自觉对她薄情。因作者与妻卢氏结婚时,他心中还惦念着姓谢的表妹。自己因为对表妹谢氏的多情,而对卢氏薄情。如今想来人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而今人不在了,只有偷偷流泪的份了。“悔”字为反语,不悔之意。这是对于“情”的一种特殊感受,是更深沉得情的告白。后两句是真情的率性表露,“断肠”和“泪”恰是因多情而伤痛彻骨,凄苦惆怅。
12、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八六子》秦观(北宋)
13、薄情转是多情累:对感情看得清那么离开一段情会轻松,对感情看得重离开一段感情会很难过受不了。
14、(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凯紫的诗词之美每晚推送)
15、总以为来日方长,殊不知人走茶凉。最后的再见,却变无期。
16、这又是纳兰的一首悼亡词,想来是纪念卢氏的,作为纳兰的妻子,卢氏享受了纳兰太多的爱和关怀,之后纳兰虽然也娶过妻子,但都不及对卢氏那样情深意切,在卢氏死后,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
17、这句诗出自纳兰性德的《山花子》,意思是:山花子原文: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是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主要著作有《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18、这句话出自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这句话解析:人如果太过多情,深情反而会变为薄情,如此看来,似乎真的是不多情了。薄情本是无奈,多情却成了回忆。实际上,真正多情的人,常会因为对感情的执着,而不肯轻易付出感情,这在旁人看来,自然会以为他是无情的人了。难道现在真的不多情了吗?到了断肠处,仍然泪零零。
19、这是清朝出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摊破浣溪沙》中的一句,全词是这样的: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是“不多情”而是“悔多情”,比“不多情”犹为痛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用情太多太深便感觉不到感情了,到现在却实实在在地悔恨自己的多情”。飞絮化萍、藕断丝萦,感情去只能认取前生。多情又有什么用?多情无非添些痛!只能自己在肠断之处,偷洒几滴伤心的泪罢了!
20、在一首《摊破浣溪沙》中,纳兰同样写到了“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极为平淡的一句话,却被用在了两首词中。想来纳兰是对这句话感悟极深的。无情不似多情苦,纳兰体会到了内心深处。
五、人到情多情转薄下一句
1、纳兰仿佛是一位能工巧匠,将词意拿捏得恰到好处、巧夺天工,丝毫让人看不出有着前人的影子。从作词上来看,纳兰尽力臻美地展现了他的情感,让其展露在世人面前,虽然凌乱,但却始终哀伤顽艳。
2、在这首词上,纳兰做了一些词语上的技术处理,开篇那句“一霎灯前醉不醒”仿佛是一组动静交替的画面,做到了情景交融,相互映衬。这句起篇,令整首词有了似醒似醉、似睡非睡的模糊意境。
3、以景喻情,格外伤情。这般景物就如同纳兰与前妻之间的感情,虽然已经是天人永隔,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就像这扯不断的莲藕与荷花,就像飘飞许久不愿落于尘土的柳絮。
4、“悔”字为反语,不悔之意。这是对于“情”的一种特殊感受,是更深沉得情的告白。后两句是真情的率性表露,“断肠”和“泪”恰是因多情而伤痛彻骨,凄苦惆怅。
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六首其三》李商隐(唐)
6、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7、译文: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三五七言》李白(唐)
9、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陆游(宋)
10、康熙年间,词人的妻子卢氏因难产而死。风絮飘残,莲花盛开的季节,词人由此景回忆起了同在此季节去世的爱妻。拈一瓣花香,追忆亡妻生前的美好情景,抒发自己内心的伤感之情,故写下了这首词。
11、长城船舶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
12、原文: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13、译文:自古以来多情者总是多病,我照着镜子,叹惜自己憔悴不堪的容颜。
1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六首其六》李商隐(唐)
15、深圳市粤航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
16、唐人张泌《寄人》诗有:“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纳兰在这首词中,将一个“畏”字与前人的诗句中相替换,更使得词意显得矛盾哀愁。在这首词中,纳兰采用了许多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手法令这首词读起来不乏趣味,虽然写道离愁,但也有着明快的色彩。
17、摊破浣溪沙清·纳兰性德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私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18、从“记前生”句来看,这首词是怀念亡妻之作:柳絮飘落水中化为点点浮萍,池中的莲花被藕丝缠绕。分别之时手中握着一片芳香的花瓣,道声珍重,记取前生。
19、(1)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20、译文:芭蕉并不以绚丽多姿的花朵来展露风流,只在烟雨空濛的时刻撩拨人们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