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找不到过年的感觉说说
1、所以,本科毕业时,我找工作坚决要回到湖北。后来我就在家乡隔壁的县城一中当老师。自2004年到2011年来上海读研之前,我再也没有遭受春节回家难的痛苦。尽管从隔壁县回家的汽车在过年时依然被塞得满满的,但毕竟只有两个多小时,实在挤不下,还可以花两百多块钱请出租。
2、好在那个时候,学生一般都可以提前集体订票,买得到座位。而站着回家的,几乎全都是农民工。每次上车的时候,无论有票的还是没票的,都一窝蜂往车上挤。
3、在未成年以前,不论是出生、读书、成长,父母在为我们努力面对着;在成年后,不论是工作、结婚、生子,更需要的是我们自己单独面对着。这一切,也渐渐成为与整个家族无多大关联的个人大事。
4、小时候过年是其乐融融的事情,全家在一起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对新年的仪式感也越来越淡了。即使大家难得聚在一起,也不过是在谈论工资待遇,结婚嫁娶,别人家的孩子,全然没了小时候过年的喜庆氛围,即使聊天也有点尬聊的场面,好像现在过年都变成了催婚、催生的主场。
5、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
6、曾听过一个搞量化统计的学者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农村孩子结婚越来越迟。
7、欢天善地紫气开,万户千家结华彩。金牛送福喜临门,人逢佳节笑开怀。
8、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微观奇趣”,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9、红红火火,恍恍惚惚,马上就该过年了!
10、虽然我们最终没能在一起,但我会记得去年那个除夕夜,那个冷到渗骨的火车站。
11、泪奔:刻在生命里的春节
12、的确,主要是农民、农民工在坐慢车。
13、就农村来说,提前半个月,大家就能感受到浓烈的过年氛围,杀猪过年,早已拉开了过年的大幕,热闹的氛围也早就拉开了,而此时此刻的城市,对于过年,并没有任何感觉,一切还在忙碌的过工作生活中,而真的到了过年,没有鞭炮,没有团聚,没有热闹的氛围,冷清了很多。
14、当已经改变的我们,从四面八方再回到“老家”过年时,遇到仍有血脉关系纽带但不同的“我们”时,彼此之间却有点陌生了,沟通也就少了,情感也开始淡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也不会以家族为中心了;
15、很多老人没能挨过冬天。过年前后,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时段。丧葬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6、和朋友聊天说到年没年味的,苦笑间尽也提不起新年快乐了!
17、几千年的家族群居社会,给我们祖祖辈辈涂上了极强群居主义(或者说是集体主义)的色彩;每一个人不论是出生、升学、成人、成家、生子等任何“大”事,都是整个家族的事;
18、农村人娶老婆要房子两套:一套在家里,一套在县城。其实县城的那套房,平时都空着,只是过年时回来住,但对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代表。
19、到了,到了......我兴奋和不知所以的打开窗子,看到了焰火,听到了震耳的声音,闻到了浓烈的火药味道,湿润了双眼,心飘到了夜空中雀跃的挣扎着,家和远方,远方和家,原来自由是不论到了哪里,都有一种力量,是精神是信仰,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让自己和自己去想念,让自己和自己去牵挂。
20、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胖子你还好吗?不要在较好的年纪当个胖子,瘦下来你也可以很美。
二、过年没什么感觉的说说
1、儿时过年的感觉,怎么就找不回了
2、每次回家,看到我身边的老人摇摇欲坠的样子,我就觉得心里难受得很。
3、到今天,整整一年全是碎片时间,还没折腾一半,还是那个鬼样子,马上就过年了。
4、我们正在构建新的价值观,并以此为中心构建新的群居群体。
5、但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
6、过年的气氛,一年不如一年。
7、万安!回家,回家,天明之前,我要梦见村庄和老树!祝愿全万安人民新年快乐!合家幸福!
8、兜兜转转又一年,小棉袄还没回家,上午我收拾卫生,老公挂灯笼。他说,不挂灯笼,不放鞭炮,没年味!
9、而且,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
10、我问爸爸,为啥这年越过越没年味了?爸爸说:因为你长大了,见过的东西多了,平常能吃到过年吃的饭菜,也就不稀奇了。
11、另一个表哥也是骑摩托带老婆回家,有一年在途中撞了人,不知是真撞还是被讹诈了,反正被人家扣了一天多,赔了一万多块才放人,半年的收入就这样没有了。
12、瞎想这一新春,有你在我身边。
13、没年味的年就像不甜的糖一样,毫无味道
14、生活的节奏感太快,压力太大。天天都是这个样子,过年也没有一点轻松,反而能瘦几斤,没意思。
15、我有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已经十年没有回家。有一天他在qq里突然对我说,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去我家玩,我爸妈用腊肉下面给他吃。
16、过年了过年了,嘴巴马上就能吃肉了,本宝宝准备开始过年啦。
17、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
18、开私家车回家过年,在青年打工者中越来越普遍。我待会进一步讲这个事情,因为它的意义大大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
19、不过,慢车也没有过去那么挤了,因为农民工虽多,但很多都被动车和高铁分流了——既有主动的分流,也有被动的分流,因为价格便宜的慢车越来越少了。
20、回家过年,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件事。套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
三、过年了但找不到过年的感觉了
1、木梓并不多,堆在屋檐下,成一条矮矮的峰峦。父亲说堆放三天再摊开来晒,能榨出更多油。父亲不知道这叫后熟。晒木梓的过程简单,台阶,院场,甚至吊楼上,只要能通风又有阳光,哪里都行,把木梓堆像一张纸一样摊开即可。木梓是特别单纯的果实,好像为了感谢乡亲们把自己领回家,急性子的晒一天太阳就笑嘻嘻,慢性子的也不会超过三天就笑开了花,个别几个急得涨红了脸却开不了口的,我们管它们叫晕桃,很形象,解决的办法是石头外加一块木板,石头当锤子,把它放在木板上砸开。
2、还有一个多月过年,我去哪里能变出一个对象太恐怖了。
3、一个没年味的春节,一个冷冷清清的长假期
4、现在过年一点年味也没有了,一点没有小时候激动的感觉,过年就是放个七天长假而已
5、新年,对于我来说是多么遥远的事情。
6、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不喜欢过年了,现在的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除了超市那排成长队的结账队伍,一味的吃吃喝喝少了那种阖家团聚的气氛。
7、除了,准备下年夜饭,也就是一顿饭,在城市就叫过年,不能燃放烟花爆竹,小孩子也没啥可以玩的,而我们这些农村人在城市过年,心里真的不是滋味,除了冷清,寂寞,孤独,真没感觉到有啥过年的味道,或者自己做饭吃一顿年夜饭,或者和上同事集体吃上一顿年夜饭,也就叫过年,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各自回到各自的住所。
8、正月招待好客人是我们杉树坳人很看重的一件事情,叫做“脸面”。菜越多,越有“脸面”。豆腐也属于好菜一类,为了这个“脸面”,父亲想方设法在豆腐身上动脑筋,他把豆腐分成方豆腐、扁豆腐(做酿豆腐用)、三角豆腐、豆腐丝来油炸。方豆腐可直接成菜,也可与红烧肉、猪肝、香肠等配菜,属于无所不能类型,量也就最多,父亲总是较先油炸它们。
9、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
10、亲人团聚,过年拜年。过年的力量,亲情的力量,是当下动员中国人较有效的力量。这也是过年最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当然,以前过年时的各种集体活动,都已消失殆尽了。
11、如果初步说定一个,男方至少要给媒人五百块,最终结婚时,还要给上千的报酬,有的甚至要给到两三千。
12、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13、读懂这个女人·就读懂了以色列...
14、我看着电脑,望着时间,吃着同事从餐厅端來的饺子,等待着那一阵如同暴雨一样的炮竹來给我伴奏春节的夜宵,可办公室内的空调吹醒了我,原来是梦,的让我不愿睁开双眼去面对一次在外的佳节。
15、自打工潮于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很多农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来天。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
16、我在上海读研的这几年,其实也没有遭受回家难的痛苦,因为上海到武汉的高铁和动车很多,普通车也有几趟,买票很方便。
17、没有一点过年的感觉年味最浓的大概只有广告里其乐融融的样子了
18、我不想要你跨年,我想要你早点睡。
19、我们家只有我的母亲敢杀鸡,杀老鸡就成了母亲过年那天的活计。家乡有传说,女孩子不能看杀生的场景,否则长大后生孩子会大出血。杀鸡的时,我的妹妹协助母亲抓鸡,母亲杀鸡的时候,她得转过头去,不能看老鸡流血的场景。
20、新的一年,新的起点,大家变大一岁,大家也正向着理想的圣殿迈进。
四、过年回不去心酸的说说
1、为什么感觉越长大了过年就越没有气氛了呢,有木有。
2、好像是过河之前需要跨越的那道小溪,大年之前有个小年。父亲让八仙桌上的晚餐多一碗浓浓的肉汤,全家就过了小年。杉树坳的传统是晚上过年。也许是明亮的阳光下,可以做更多的农活,白天不敢耽搁。
3、年,越来越近;年味,却越来越淡;少了点过年的期盼,气氛,情怀;多了一点过年的负担,劳累,人情。
4、近些年来,对在外打工五年以上的农村青年来说,对一种东西的渴求,可能比对房子和妻子更为强烈,那就是车子。车子不一定要多么好,五万,八万,二十万,各种档次的都有。
5、说了上面这些,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6、过年了给自己画个句点,有些人,再见或再也不见。
7、过年时,有的也会把父母接到县城过年,但父母住不惯,在县城过了大年,初一就赶回来了。在老家的生活是“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而在县城除了那套房,什么都没有。
8、过去的一年我们合作的都很愉快,谢谢您的关照,新年伊始,祝您全家欢乐,心想事成。
9、可以想象:在现代社会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中,这样的婚姻会出现多少问题!事实上,农村离婚的情况,也是与日俱增的。
10、当然,直至今天,人情规则仍大量存在于内地的三线城镇及乡村,但其被法律规则所替代只是迟早的事,而且已经开始进行中。
11、单位|广东摩金律师事务所
12、现在过年都没年味连了,每年期待的春晚也都没了以前的味道
13、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能回家过春节,但现在回味起来迷恋上了那时的滋味,这种节日的气氛自己过会越发觉得如果没有经历过,没有感觉过会给今天的自己留下莫多残留的缺憾。
14、不求打赏只求转发谢谢各位
15、新春的钟声不停地敲,我的祝福不停地送。千言祝福化作一句话:新春快乐,祥瑞新年!
16、很幸运,我在桂林街头遇见了那个女生。她很吃惊,老远就喊出了我的名字。因为我之前没告诉过她我会过来,她完全是惊喜状态,至今那一瞬间,我觉得我所做的都是值得的。
17、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从外归乡很多事情的思维却不停地在你心里撞,也就有了些许矛盾的感受。
18、我们这里过年是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吃团圆饭,饭放鞭炮,大年初一早晨吃饺子,赶早放鞭炮、拜年。初二回娘家,走亲戚。破五才可以出远门。走亲戚是常态。.
19、今天各位出行,如果坐火车,不是高铁就是动车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种速度慢、见站停的普通列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20、讲真的现在过年都没有什么意思了
五、快过年了一点感觉都没有的说说
1、但我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女孩子难找,男孩子到二十岁,父母就张罗着给儿子物色对象,物色好对象之后,既怕女孩子变心,又考虑要到城市讨生活的现实情况,就催着孩子赶快结婚。
2、多想这个新年,有你在我身边。
3、那时走到住的楼下时,灯火已经熄灭一半,这座移民城市的家庭多半已经赶回五湖四海的老家过年去了,那一刻脚步走的非常缓慢,非常无力,耳边传来某家窗户里春节联欢晚会的欢闹声音,感觉自己像一只流浪狗,似乎已经被这个世界遗弃。
4、平时的生活啊情感啊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5、其实,每一个讨厌亲戚的年轻人,背后都站着一个成功实现了阶层流动的家庭,这个家庭还带着黄土的气息,却捧起了一颗珍珠,于是他所有的亲戚都恨不得抓住这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机会。
6、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7、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8、尽管嘴上说着没年味,可真正到了过年,还是会规规矩矩地看完春晚,再互道一声新年快乐,一年就又开始了
9、过年的时候,打工的青年男女都回来了。只要哪一家有适龄女孩子,去她家的媒人可谓络绎不绝。这在乡村已成了一门生意,农村说亲,几乎到了“抢”的地步。
10、当离开了家族群居,在城市个体社会里,给我们带来的一冲击就是:自己在这个城市活下来;紧接着就是:自己在这个城市要活得好;再紧接着就是:自己要为个体社会而活。
11、过年都没了小时候的气氛了,越长大越孤单,同感有木有。
12、过年的气氛,一年不如一年。
13、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还有一个多月过年了,我也该长大了。
14、祝你们虎年吉祥如意,大展身手,虎气四射!
15、一锅方豆腐起锅后,父亲从壁橱里拿出两只碗,分别盛上米酒和酱油,然后再盛满黄灿灿的方豆腐,让家里人尝鲜。较先尝的那个人往往是我,父亲总是叫我先尝,之后才是家里的其他人。吸了米酒或酱油的方豆腐,把自身的香气味道和米酒、酱油的香气味道融为一体,要多美味有多美味。
16、你们都把手里的活放一放,准备一下给我的跨年礼物吧。
17、越来越不喜欢过年过节了,一过年过节就是花钱,还得想着去哪边过年,还得想着怎样俩边才能都高兴,不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而是快乐已经不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了。
18、年轻人真正讨厌的是什么?不是上一代人穷,而是他们的精神不足以引领年轻人。
19、其实,随着社会阶层流动大门的徐徐关闭,未来你的孩子再也不会像你这样整日奋斗,也不会像你这样功利和麻木,和他们一起玩人工智能玩具的,还会是他们表哥、堂妹,因为中国已经过了高速增长阶段,人心会逐渐沉淀下来,毕竟血缘上的情感依然是非常稀缺的的东西。
20、大家新年好,越来越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