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放手让孩子成长
1、尊重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
2、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教育箴言。
3、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常常会出现一个家庭里几个老人围着孩子转的情况,有的孩子就被惯坏了,对着老人呼来喝去,没有丝毫敬意。
4、中学英语特级教师,持英国里丁大学英语教学法证书。从事英语教学34年,多年班主任教学管理经验,获得首届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自2008年入职,主要负责校区行政、学生管理及招生工作。
5、成年人选择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孩子同样需要选择。
6、父母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小的时候学会选择自己穿什么,做什么。
7、从母亲角度来说,独自撑起一个家庭非常辛苦,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这种不堪重负的感觉可能会更加明显。不仅孩子的成绩、表现会困扰着母亲,今后还会有升学、就业、结婚等压力。孩子可以送出去吗?送不出去!即便送给了他爸爸扶养,自己也会心中牵挂,而且母亲自己心里也是否定这个方案的,万一有个后妈虐待他呢?生了他,就有责任养育他,即使他目前没有觉醒感恩之心,没有懂事、不乖巧,自己也得含辛茹苦生活下去。
8、父母不但要给孩子爱,也要教孩子学会付出爱,更要让孩子懂得感恩。
9、第四种家庭是,认为孩子太可怜,太不幸了,父母及全家倾其所有来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管合理的与不合理的,把孩子供养起来,百般呵护照顾,只要孩子快乐,高兴。
10、这样下去,孩子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所以父母要在保障孩子较为可靠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当“拐杖”当“向导”。比如:我们都知道暖瓶里的开水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危险的,有些家长就采取不让孩子接近暖瓶的做法,这样做是不对的,与其禁止,不如直接告诉孩子开水会烫伤人。妈妈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从暖瓶里倒一些开水,抓着孩子的手直接体验一下,孩子亲身体验后就知道开水会更手,然后,再教孩子合理的操作来避免烫伤。这样既避免了孩子烫伤的危险,又放手让孩子进行了锻炼。
11、人的成长离不开锻炼,在没有父母的帮衬下,孩子们会在逆境中成长,连撒娇的性质都会戒掉。也是从多次练习中,孩子自信心获得很大增长。对于孩子来说,在独立成长过程中,看似是一个苦累过程,但孩子自信心会越来越强,这就是成长的喜悦。
12、放手其实是需要一个度的,放得太松,孩子就变成了“野孩子”。我们放手的尺度如果掌握不好,那么放养就变成了“放羊”。"放羊"的结果就是放纵,放纵的结果有可能就变成了失控。放手让孩子面对挑战并不是说让家长当甩手掌柜,而是要在平时教育中帮孩子锻炼勇气、打造信心。这里给家长们整理了一些方法,大家共勉:
13、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在该严管的时候严管,让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该放手的时候舍得放手,让孩子学会飞翔,勇敢地搏击风浪,这才是给孩子较好的爱。
14、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往往对孩子过于溺爱,不肯放开手让孩子干自己该干自己事情,久而久之,孩子由于缺少实践,缺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而表现出不符合年龄的幼稚和低能,这些都是由家长造成的。要想让孩子增长能力,就要放手让孩子成长,但是在的家长很难做到,以上也不是说你的孩子,这是我本人的切身体会,我是过来人了,悔之晚矣!但愿你能及早认识,及早改进。
15、父母不能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形象就什么都包办,忽视了孩子体验事件本身的过程。其实仔细想一想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就想要自己做事情,他们会主动伸手去抓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从开始吃辅食的时候,就想要自己拿着吃,但是出于卫生或者是整洁的角度考虑,父母就会用勺子喂孩子。
16、孩子的成长并不完全依赖于父母的精细调控。正因为信任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所以可以放手。
17、1)孩子习惯性依赖:在“不放手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心中难免会产生“我做不好没关系,会有人来帮我”的想法。
18、不要再持有“我的想法就是对的,不同意我的就是错的;我是为你好,不按我的来就是错的”这样单边主义的思维模式。
19、很多孩子不主动的原因,就是父母给他们安排了太多的事情,孩子根本就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的事情,没有发挥主动性的机会。要给孩子自己安排的机会和时间,并且鼓励他们这样做,稍微有一点成就就要表扬,由不被安排到自己安排是有一个适应过程的,家长一开始放手的时候,孩子肯定会“撒野”一段时间,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就会体会到“界限”在哪里。
20、请不要惊慌,更不要以为自己做错了。孩子经历的这段混乱期,是他从旧生活秩序向新生活秩序的过渡期。
二、放手让孩子成长议论文
1、由于自身童年经历,比如:
2、另一类在父母忘我付出中成长却渴求独立的孩子,内心又何尝不是被煎熬和矛盾充斥。虽然他们知道了爱是有界限的,但是背负父母倾注了一切的爱,他们又不能像父母期待的那样继续陪伴时,会陷入深深的内疚与自责;甚至有些独生子在爱自己妻子的时候,内心要承受一种感受是对自己母亲的辜负与背叛。
3、当你的孩子已然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你一方面为他高兴的同时,是不是心底里却总有一种感觉叫做怅然若失……
4、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父母想要了解孩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
5、人生的历程其实就是在恰当的时间,不断突破自己完成“一次”。而作为父母,如果剥夺了孩子独立完成的机会,无疑是在扼制孩子的成长,就像网上看到的一句话:“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到了20岁的时候孩子学会了,但是这个年纪明明已经应该开始打工赚钱养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引导孩子走上独立之路,是每个父母的职责。
6、哪怕有些事情孩子做得很不精彩,哪怕孩子真的错了,你也要允许她犯错,平和地接纳她的不精彩。
7、孩子早晚是要独立生活,早晚要离开父母自己闯荡,没有独立意识,没有独立能力,就无法面对将来的生活。孩子独立的越早,独立能力越强,那么孩子就越能独自面对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因为孩子长大了,父母也就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所剩下的就是静静的看着孩子坚强的面对世界,默默的关注孩子面对现实所具有的无畏。
8、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较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9、放手从小事做起。我国出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所以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0、放手让孩子成长,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11、夫妻上方不要相互责怪,共同努力。
12、孩子基本的吃饭的能力喝水的能力在这个时候都是可以提前培养的。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是那么臻美,家长也不要想着过于急切地看到孩子的自主成果,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家长学会慢下来学会等一等。
13、活动时间是清明节,恰逢冰雹加雪,气温骤降。这为我们一次送孩子参加活动的心理上笼罩了不少阴影。
14、家长们,当你把孩子规划到出国留学之路的时候,也就是你应该做出调整和改变的时候;就是你放手让孩子成长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培养孩子各方面独立能力的时候;也正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共同成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玩具,如果只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一只老母鸡,那就把他们捂在怀里;如果想让孩子成为老鹰,现在就放手让他们去搏击长空、成长为能在国外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有实力的人。
15、那么,他就会完全安心于去做最简单的浇水锄草工作,而不会精细安排这粒种子何时出苗、何时开花,更不用担心它会长成一株野草。
16、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17、正是因为自己亲身经历,所以孩子们不再觉得做某件事情是简单的事情。如做家务的拖地,许多孩子因为自己在学校需要打扫卫生,整理好物品,所以回到家会明白父母操持整个家庭卫生付出的劳累。这时候孩子会懂得体贴感恩父母,愿意在父母干家务时候,加入到父母行列中,减轻父母的负担。
18、长期学习系统的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催眠疗法、萨提亚家庭治疗、OH卡心灵图卡、NLP等。
19、上海同德青年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讲师
20、同时也要将这种信任告知孩子,对孩子说,“你来试试,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即便孩子起初做的并不臻美,家长也不要马上插手,在一次次的修正中,孩子的能力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三、放手让孩子成长的说说
1、HEALTHYSTUDY
2、应该说,后来的家庭是幸运的,因为在你们的前面已经走过了一大批的家长,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了一些康复的办法,并且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也就是说,前面的家长为后来的家长铺垫出了一条康复的道路,他们为孩子的康复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现在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孤独症儿童终生良性发展的一保障环节就是家长能够随时有效地矫正他们的行为偏差,给予适当刺激和有效的交往机会,也包括向他所生活居住地区解释他的一切,争取社会较大限度的理解和帮助,宽容和接纳。
3、2)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孩子小时候,家长的不放手对他们没什么太大影响,但是当孩子进入集体生活,他们的特殊性就显现出来了。看着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孩子的内心会滋生失落、自卑的情绪,甚至失去前进的动力。
4、学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5、孩子的懒都是父母娇惯出来的,从小不舍的让孩子受苦受累,长大了孩子就无法独立面对,从来不教孩子独立的父母是残忍且无知的,就像老鹰不教小鹰飞翔,却在成年后不由分说的把小鹰推出悬崖一样。
6、孩子不在身边失落肯定会有,但应该不会有遗憾。
7、父母要勇于放手,并且,在放手的过程中引导教育孩子。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在一些公共场合,父母让孩子向自己相识的朋友问好,孩子却躲在身后,怯怯地看着对方不吱声,而父母只能尴尬地和朋友说:“这孩子太胆小!”在小区的游乐园,孩子们一遇到任何矛盾,立刻跑去向妈妈汇报。让孩子自己去买吃的东西,孩子宁肯不吃也不自己去。这些常见的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依赖性大,一刻也愿意离开父母。
8、在这里给父母一个建议,适当的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当独立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在自己固有的环境中,不断地培养孩子自身的专注力。
9、对孤独症孩子的父母而言,首先要把孩子当做普通的孩子,其次才能把他当做发育障碍的孩子来对待。明确的目标期望和正确有效的方法才能帮助孩子,充分发展他的能力,是他们成为你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家庭的中心。
10、人的发展有阶段性与顺序性,家长要抓住关键期对孩子施教,家长的教育行为不应急于求成,虽说望子成龙是普遍先象,但是教育学所传递的人的发展的规律需要家长特别关照。每个做父母的,肯定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不一定要求有大建树,但是都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幸福过完一生。高中时期适当管理,这样才能使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也会使孩子能够理智的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11、但是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孩子才会成长。
12、从小规范孩子的行为,培养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目前真正让母亲为难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了教育问题,母亲的压力就会骤减一半。除了母亲采取有效方法,继续耐心教导孩子以外,可以获得额外帮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或许会有成效:
14、APPOINTMENT
15、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要管
16、慢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毕竟到了幼儿园阶段孩子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的。所以,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是不提倡放手的,反而应提倡对孩子尽量的满足、密切地沟通。学的时间长些!至于放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孩子的年龄,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自己自己整理书包,独立入睡,自己独立完成作业,适当的家务劳动,独自外出购物…
17、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恨不得双手立刻把世界上较好的给他们,但是要学会把孩子丢出去,纵使世界残酷也要放手,当家长争取到了经济稳定,就开始剥夺下一代的自由,要求他们只需要认真读书,却不培养他们要为社会要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18、让孩子一个人独自面对生活
19、查找在教育孩子进行道路上,虽然不能过多的干涉孩子,但一定要学会先尊重孩子,就当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了,他们才会更加勇敢的去做选择,更加的勇敢的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了来自父母的尊重,孩子在做事情时也会更加的有较为可靠感,更加的有信心,完成度或许也会更好。
20、1)放开手,让孩子面对挫折:当孩子的生活中出现挫折,家长不必事事躬亲帮孩子解决的很臻美。在适当的时机,完全可以给孩子一个自己面对的机会。
四、家长放手让孩子成长
1、手是孩子的第二个大脑,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独立的用去完成一项任务或者是一件事情,孩子的创造力也可以得到尽可能地培养。特别是零到三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手指发育的很重要时期。
2、記得一位媽媽分享過,當女兒與先生的感情亮紅燈,時常打電話來哭訴,她心情很複雜,但仍保持理性:「我很想說什麼,但是我忍住沒有說。因為我愛她,我知道那是她的人生,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道路,別人沒有辦法幫她指點迷津。她打來,只是要尋求母親的聆聽及安慰,而不是來聽教訓的。」
3、胜利的号角,自信的彰显
4、信任和欣赏是较大的支持,也是最真挚的爱。
5、不要觉得做家务这件事可有可无,一个小时候就不做家务,不爱劳动的孩子,长大后想要他突然变得勤劳,这是不可能。
6、你家的未来领军准备好了吗?
7、如果孩子有这个能力,并且在一定的阶段,就应该放手自己去成长。有时候过多的给予意见,会导致孩子自信心缺乏。
8、“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9、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就会拒绝尝试一切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卢梭曾经说过:‘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孩子想要什么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去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10、成功案例很多,也许下面这个故事有的人早就听过,父母一开始怀疑孩子不行,但其实孩子很棒的案例。家长应学会爱孩子、懂孩子、表扬孩子,才能更好激励孩子走上成功,先看看下面这个感人的故事吧。一个母亲激励孩子的故事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较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和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11、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孩子才会成长。
12、高一暑假,我与你一起在意大利罗马旅行。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和你吃了顿“大餐”。酒馆现场调制的啤酒很好喝,我喝了一大杯。你很有主见,坚持不沾一点酒精。在回住处的路上,有点微醉的我觉得双腿软绵绵的,扶靠着儿子你的肩膀,我很享受被照顾的感觉。
13、父母的放手是有意识的,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而孩子是无意识的,他只知道玩得开心就好,因此,父母应注意把目标方向融合、贯穿于孩子的生活游戏中去
14、其实,孩子蹒跚学步的摔倒,成长过程的发烧,都是成长的标志。母亲对此不愿意面对,根源是母亲童年爱的缺失,内在有受伤的小孩,面对病痛中的孩子,勾起了对自己内在受伤小孩的怜惜。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父母潜意识不希望自己孩子长大的原因。
15、夏令营相关信息陆续公布,请保持期待与关注吧
16、孩子们面对困难,往往会选择放弃,因为他们自己也明白,“宝宝还是个孩子”,那么解决不了困难而放弃也是可以原谅的。但当孩子不得不自己面对难题,没有地方可以让他撒娇或依赖时,除了坚持,别无选择。但经历过就会发现,原来坚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17、我们不但要逐步认识和了解这种疾病,还要逐步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和技能。我们要在训练中学会赏识我们的孩子,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进步。有时孩子会做出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说出你想不到的话,这时你就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会感到心血没有白付出。相反,在你的不断努力中,孩子的进步不大或还有退步的时候,也是父母最容易失望,烦躁的时候,切记要让自己放松,调整心态,找到问题,坚持训练。天道酬勤,许多家长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千万不要放弃。要相信医学的发展,总有一天孤独症像研究肿瘤,癌症一样,能得到更大的突破。
18、看着路边有小孩抱着妈妈的脖子使劲亲,清澈的眼睛仰望着妈妈的脸,这样的场景每每令妈妈驻足,久久不愿离开。曾几何时,我的儿子也是这样对我的啊!如今,儿子个子比我还高了,会照顾自己,同时也会照顾别人,妈妈虽然有点心酸,但发自内心地高兴。
19、道法自然不仅是顺应天理、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让人懂得人与自然、自我与本我、人与他人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纠缠、互为因缘的关系。人的一切被自然界中的一种张力所左右,同时每个人的起心动念以及他的精神思想又会影响这种力量。
20、生活从来都不是平坦的,每个人都会面临不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多用一点时间反省,想出解决方案,比起找借口重要得多。
五、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手让孩子成长
1、现在,广东公共未来领军正在火热报名中
2、驪歌聲聲,又到畢業節,大學生告別校園,掀開人生新一頁,父母的心裡充滿驕傲與不捨,五味雜陳,當年抱在手裏的小娃娃,現在已經是獨立自主的大人,不僅孩子要適應新身分,父母也一樣需要心理調適。
3、放手不等于完全什么都不管,而是要在孩子主动提出请求帮助的时候给他们支持,在帮助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要把最后的决定权留给孩子。
4、于是家长总是以“你做不好”为由拒绝孩子的挑战,将孩子困在温室里。要想学会放手,家长要先过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相信孩子在长大,相信孩子能做得到。
5、而在新生活秩序里,孩子是主导者。
6、父母不可能永远保护他们的孩子,孩子长大了总有放手的一天。不放手去让孩子经历,他们怎么成长。
7、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在该严管的时候严管,让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8、要告诉他们自己长大了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了如果没用的话就等自己出去了做些事证明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了就行了不过家长的经验是一定要学习的必尽他们也是过来的人了
9、父母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其实很容易养出孩子自私自利的坏毛病,什么好东西都想自己独享,认为父母甚至他人理所当然的得让着自己。
10、建议:家长要把宝宝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宝宝身心成长的规律,不能为了满足自己对孩子的喜爱和依恋之情而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11、对于父母的放手,最直接作用孩子的是独立性大大增强。因为生活里没有父母的帮忙,遇到事情孩子不得不主动承担起来。看似初始孩子有诸多不习惯,但随着练习机会多,孩子会喜欢上这种独立的感觉。遇事再也不会感觉到无助,整个人会逐渐成为自己信赖,可以依托的对象,这时候孩子是会越来越强大。
12、c.再婚,重新找一个有爱心的男士共同扶养教育孩子。
13、明白這一點,父母就應時刻告誡自己,孩子已獨立,要讓他們自己成長,懂得自理,包括自己研究學問、自主學習,也會自處,學習獨立,以便未來能夠處理各類問題。家長是時候放手了。
14、家长收敛起来,孩子的格局才能变大。
15、十分理解母亲此刻的心情,也十分同情如此家庭遭遇。
16、这时你一定要意识到:你和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人,你们之间是平等的,不要把孩子看成你的附属品或下属,你必须尊重他的自主选择。
17、当你的孩子开始恋爱,你是否常常陷入各种担心和焦虑;
18、孩子在一生的旅途,很有可能会跌倒,但摔倒了站起来,也是一种发展。慢慢放开手孩子,让她们有应属自个的生活和室内空间,一边祝愿,正确引导孩子,一边适用,认同和激励孩子应对挫败与挫败,孩子们才会更为顽强,更能自信满满地面向未来。
19、这对于未来,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从容以对。
20、这个事情带给我们做父母的一个相当大的启示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得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同样相当重要。而现在大多数的父母,都更注重的是孩子的知识的培养,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选择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课班,不仅要学习更重各样的文化课知识,还要去参加不同种类的兴趣班的培养,例如:奥数、跳舞、钢琴,但是生活能力培养的却被大多数的家长都忽略了。那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呢?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