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贝句子迷》汇总借景抒情的诗句共64句精选好句子,如果您对这些借景抒情的诗句比较喜欢的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给更多句子迷!这64精选好句内容分别是:
1、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一语百情。由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之景。
2、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3、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4、再用心品味“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人生漫长又曲折,功名富贵犹如过眼云烟,令诗人不由得期望回归田园,过上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5、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6、《望海潮·东南形胜》预习与课后练习
7、④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8、请分析“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句的作用。
9、此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在“乐与哀”中,除了分析景物本身的乐与哀外,还要结合诗人的境遇,诗歌的写作背景等去体悟诗人的情感。以乐景写乐情,愈见其乐;以哀景写哀情,愈见其哀;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
10、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1、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2、谷翠林幽忘却愁,曼舞柔纱珠碎落,
1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4、③缘情布景:缘情布景指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景物一旦着上了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也就意象化了,情中出景,景中寓情。
1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7、A.“使一曹三马”分析诸葛亮之死造成的直接历史后果:再也无人能够扫平曹魏,复兴汉室,使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灭蜀、篡魏、平吴,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
18、《送孟浩然之广陵》为借景抒情前两句轻快流畅,意境优美。后两句情景交融,显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送元二使安西》为间接抒情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19、诗人往往借助描绘梦境或仙界来反衬现实。
20、②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指在诗词的收尾处以充满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这类诗词先写情,再以景衬情。此处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情,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含蓄、委婉、蕴藉。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21、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22、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23、虚实相生是古诗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24、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5、会文镇各位乡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向在故乡、外地及海外生活学习工作的亲朋好友、同学致以诚挚的问候是人之常情;同样,企业老板与员工之间相互问候也不可缺少。特别是在节假日,更加温馨感人。因此,《会文网》特开辟“每日一句话”的“语音栏目”。征求“问候、问安、祝福、祝贺、鼓励”的一句话,《会文网》将每天刊发,以扩宽交流,沟通渠道,活跃气氛,增进感情。希大家踊跃投稿!
26、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虚实结合的手法用得精妙。具体来说,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可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27、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8、唐宋八大家安石诗歌汇编
29、命运的坎坷,生活的艰难,让我的白发一天比一天多,加上潦倒多病,最近连酒也不能喝了。
30、试分析本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31、洪世璟(洪萍),出生于1926年文昌市会文镇满潮塘村。1951年毕业于南方大学
32、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3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5、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诗词汇编
36、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7、自己孤独地站在荒郊寒风中,有话却不知道该对何人说,猛然回首,远方的皇宫峻立着。红色的宫墙在迷雾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余晖中,看不清这一切,只缘身在高处。
38、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
39、情有乐哀,景也有乐景哀景。所谓乐景,指容易使一般人赏心悦目的景物,如和风丽日,啼莺舞蝶等;所谓哀景,是指容易使一般人情绪感伤的景物,如残阳凄风,颓垣落叶等,景与情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
40、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41、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42、(作者)朱熹(朝代)宋
43、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44、“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45、《借景抒情的诗句》了解相关背景,比如作者的生平事迹以时间为线索来推敲,看诗中写的什么景,例如“月”多表达思乡,了解常用修辞,悲景衬悲情还是乐竟衬乐情,或者以乐反衬背等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希望能帮到你
46、A.前诗中,首句雄起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47、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48、主要表达技巧:白描细描、对比衬托、侧面烘托、叠词等
49、诗中二句描绘出极为严酷的环境,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但从“红旗直上”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
50、在这悲凉的秋天,我常常漂泊在万里之外,这一生总是疾病缠身,如今又一个人拖着生病的身子登上高台。
5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2、译文: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5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54、考场中的苏辙诗歌汇编——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
5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56、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57、B.诗歌中的第三句“野凫眠岸有闲意”与杜甫《漫兴》中“沙上凫雏傍母眠”意象相同,诗人用笔墨略作勾勒,意象生动,跃然纸上。
58、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59、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60、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字,那就是“啸”字。
61、A.词最初称为“曲子词”,是配合音乐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因此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62、“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6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4、赏析“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一句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