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贝句子迷》汇总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共47句精选好句子,如果您对这些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比较喜欢的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给更多句子迷!这47精选好句内容分别是:
1、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2、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3、(lílíyuánshàngcǎo,yīsuìyīkūróng。)
4、(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5、白话文: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6、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前两句写在一望无际的古老郊原上,草木繁盛,一岁岁,一年年,枯荣交替,不知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这两句平平淡淡地如实写来,看似无奇,实则揭示了那片古老草原上草木繁荣与枯败的自然规律。诗人以以“离离”二字冠于句首,则给我们造成一种春草繁茂的印象。“离离”是用来描写一种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状态。所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二句的重点在“荣”,而不在“枯”。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草木的顽强生命力,而且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象征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7、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因晚年定居香山,所以自号香山居士。
8、(A.野草生长在原野上B.农夫在照顾野草C.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
9、这首诗之所以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除了因为其意象鲜明、语言富于表现力之外,更在于作者通过自己独特的诗意的感受,完成了对一种惯常接受经验的颠覆。在本诗的首联中,“古原草”仍然属于作者感受和观照的客观对象,但他没有滑入人们“草木无知”的惯性知觉中,而是生发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新鲜感受。春风吹又生的“古原草”,就拥有了不同以往的品格,并不仅仅作为离别事件的环境和背景出现。因此,本诗中的“春草”也就不会像以往一样,是一种与人的生活、人的生命无关的异质的存在,进而成为诗人情绪发泄的对象。所以在本诗的颔联和尾联里,它们成为诗人生命的同化,参与了整个送别的过程。
10、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11、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唐诗中名篇里的名句。
12、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13、当时考官大臣们看到白居易的这卷子,那是非常的吃惊呀!他们的惊讶,不仅仅是这首诗的内容和文辞有多么的美,而是看到了白居易这位考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丰富到了令人无不感叹的地步。
14、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小学一年级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16、野yé火huǒ烧shāo不bù尽jìn,
1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8、注释离离:繁盛的样子。
1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lílíyuánshàngcǎo离离原上草,yīsuìyīkūróng一岁一枯荣。yěhuǒshāobùjìn野火烧不尽,chūnfēngchuīyòushēng春风吹又生。yuǎnfāngqīngǔdào远芳侵古道,qíngcuìjiēhuāngchéng晴翠接荒城。yòusòngwángsūnqù又送王孙去,qīqīmǎnbiéqíng萋萋满别情
21、大家好,我叫杨启航,今年9岁,是长治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学生,喜欢读书、打乒乓球还喜欢打鼓。
22、如此,考官大人们无不惊叹,赞不绝口。此习作也就这么流传了出来,一直流传到今天,流传到了我们的课本里。
23、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24、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25、用“萋萋”来形容离别的时候漫天翠绿的草
26、古诗赏析|凉州词(王之涣)
27、(yòusòngwángsūnqù,qīqīmǎnbiéqíng。)
2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29、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0、《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面对古老的原野上那生生不息的小草,白居易看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写下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千古名句,为后世代代相传。
31、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32、白居易的这首诗——送别部分(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就是借助词句而来。
33、把古诗唱给你听|《出塞》
3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5、把古诗唱给你听|《黄鹤楼》
36、《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37、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
38、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39、“又送”,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诗前面并没有一次送别,而这也不是诗里面要写的。这里是指一种人间不断发生的、每次发生都让人伤感的场景,具体即指送别。这里把诗题中的“送别”二字单独表现出来了,且还运用了典故,“王孙”指的是公子王孙。但白居易这里不是招,而是指送别,他将原来的典故活用了。另外,这里又与草连起来了,可以说借用得是十分巧妙。他用“萋萋”来形容离别的时候漫天翠绿的草,仿佛离人满满的离愁别绪,把情绪具象化了。
40、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2、“离离”这两个字出自《诗经》。《王风》里有一篇《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子和稷子,这是两种作物。原野上长满了黍和稷,“离离”就是一行一行、一列一列的样子。其实这儿不用“离离”,亦可选他字,但既然是赋得古原上的草,要点在于古原,所以用典故讲究用古老的,说“萋萋原上草”或“茂茂原上草”,或者用平声字,用“绵绵”之类皆可,但这儿用了“离离原上草”,使得这一用典作为一种修辞,不在意思而在意味上。
43、把古诗唱给你听|《明日歌》
44、王孙:贵族,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45、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46、把古诗唱给你听|《相思》
47、《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扩展资料(赏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