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贝句子迷》汇总元曲精选共50句精选好句子,如果您对这些元曲精选比较喜欢的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给更多句子迷!这50精选好句内容分别是:
1、曲作一开始就用鼎足对形式:“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既点明了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更交待了此曲的感情基调。梧桐叶落,飒飒声响,表明是深秋时节;以雨打芭蕉叙出气候,芭蕉叶大而较硬,声音清晰而杂乱,与寂寥的旅人的愁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仿佛打在心上,千愁万苦,如雨点密集而下,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作者以《夜雨》为题,通篇却不着一个“雨”字,而是从听觉人手,给秋以声,给芭蕉以愁,借“雨”写“愁”;“一声”声,“一点”点,既形象地写出了秋雨连绵不断的特点,也暗示了主人公的缕缕愁思如同这秋雨一样无法断绝,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
2、美编:张钰旋编辑:郭悦
3、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4、古诗词赏析|关注久了会写诗
5、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自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元曲为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始于两宋,盛于元代,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歌舞艺术和说唱伎乐,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它将歌曲、旁白、舞蹈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艺术。出名剧作家及代表作品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自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杂剧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反对封建官府、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内容,也有历史故事,还有的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散曲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分小令、带过曲和套曲三种基本形式。散典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卢挚、张养浩、刘致、张可久、乔吉等。
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7、“落灯花棋未收”,雨夜下棋,本为排遣愁闷,然而棋后懒于收捡,可见是越下越愁闷,正像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此句从视觉角度渲染乡愁,化用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意,写雨夜客居时的孤寂。而残灯照空局的景象,则进一步表现了深秋雨夜的凄凉和愁苦。因此,“落灯花棋未收”是由景向情过渡句,接“三更”时分,引出更深喟叹。
8、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
9、[木丫叉]雾锁秦楼,雾锁秦楼。云迷楚岫,御沟红叶空流。偷香韩寿,锦帐中枉自绸缪,蹙破两眉头。小蛮腰瘦如杨柳,浅淡樱桃樊素口。空教人目断去时舟,又不知风流浪子,何处温柔。
10、[塞鸿秋]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仙吕]、[中吕]宫调内。格式与[叨叨令]基本相同。凡叶韵处皆须作平平去。定格7句,定格字句:共45字。
11、⑻“将军”句:言东汉班超垂老思归。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见《后汉书·班超传》。
12、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得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
13、[端正好]曲牌名,属北曲。套数首牌。与《仙吕》同,与宋词略异,定格工5句,定格字句:公25字。
14、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5、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6、[四块玉]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末句多用上声韵。定格7句,定格字句:共29字。
17、元曲是元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为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始于两宋,盛于元代,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歌舞艺术和说唱伎乐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它将歌曲、宾白、舞蹈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艺术。前期出名剧作家及代表作品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等。后期出名作家有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秦简夫等,主要作品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散曲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分小令、带过曲和套曲三种基本形式。前期的散曲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卢挚等,后期有张养浩、刘致、张可久、乔吉等。
18、《元曲精选》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飞起雪片,清冷的露珠使秋夜更凉。
19、元曲在整个元代文学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与唐诗宋词并驾,这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在元代没有科举制度的背景下,知识分子纷纷把创作的热情投入进了戏曲当中,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的作品贯穿整个元代文学史,一部《窦娥冤》,半部元曲史
20、[拔不断]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续断弦]。末句上三句可省。本曲另一种分段法:首二句对,中三句鼎足对,末句独立。定格6句,定格字句:共34字。
21、[得胜乐]曲牌名,小令兼用。与[得胜令]不同。定格5句,定格字句:共24字。
22、[梧叶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知秋令]、[碧梧秋]。亦入[仙吕]。与[南曲]不同。末句也有作六句者。定格7句,定格字句:共27字
23、最后四句是一问一答,作为全篇的一个补笔。“证候”是医家用语,犹言病状,因为上文言少女得了相思病,故此处以“证候”指她的多愁善感,入骨相思,也与上文“害”字与“气若游丝”诸句给合。作者设问:什么时候是少女相思最苦的时刻?便是夜阑灯昏,月色朦胧之时。这本是情侣们成双作对,欢爱情浓的时刻,然万对于茕然一生独一身的她来说,忧愁与烦恼却爬上了眉尖心头。不可排遣的相思!
24、[后庭花]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中吕]、[商调]。小令首句必叶韵,套数可不计;第六句反是。小令不能增句,套数可增句增句在末句后,先将末句五字改作六字折腰句,增句即照作,句数多少不拘,须每句用叶韵,小令均用平韵。与词牌异。定格7句。定格字句:共32字。
25、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26、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27、[凭阑人]曲牌名,小令兼用。与诸宫调不同。句法和情调都像词中的小令,宜于写小景抒幽情。定格4句,定格字句:共24字。
28、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元曲:彩图版》:(前首)此曲着重揭露历代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依次点到三个古迹,列举三个历史人物,予以针砭,秉笔直书。“不堪回首”四字寓慨,末以景语终篇,意味深长。(后首)此曲揭露历代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对统治者发动战争表示强烈愤慨,对百姓遭受战祸痛苦寄予深切同情。联类取譬,概括性强,末句别具深意。
29、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3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1、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32、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33、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34、[点绛唇]曲牌名,多用作杂剧或套数的首曲,其后紧接[混江龙]。定格5句,共20字。
35、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36、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37、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38、元曲宫调之又作“正黄钟宫”。周德清《中原音韵》:“正宫惆怅雄壮。”
39、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40、“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80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41、[绿幺篇]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又名[柳梢青]。开头两个三字句;只乔吉写过一首,大约是乔吉自度曲。乔吉的曲。开头两句都有衬字,定格9句,定格字句:共38字。
4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43、相思的痛苦什么时候最猛烈呢?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月亮半明半亮时。
44、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
45、⑽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46、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47、词的背后是陆游与与唐婉的爱情悲剧,词中情境,是两人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饱含着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满是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催人泪下。
48、北京市农展馆南里十号《诗刊》编辑部收,邮编100125
49、元曲宫调之周德清《中原音韵》:“双调健捷激枭。”
50、左起第二人戴黑色攒顶,穿镶边土黄色开襟长袍,绣花搭膊,布袜,黄色单梁鞋,袒其胸部,以左手指居中者,右手作势,若有所托持,其面相作浓眉,白色眼圈,戴黑色连鬓假须,露嘴。为元杂剧中的“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