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贝句子迷》汇总咏柳的诗意共63句精选好句子,如果您对这些咏柳的诗意比较喜欢的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给更多句子迷!这63精选好句内容分别是:
1、旧版初中语文课本一册上选了贺知章的《咏柳》,诗后还选了一位唐诗研究专业的赏析文章,阐释这首诗的好处在于:
2、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3、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6、点击蓝色字体了解具体情况:
7、细雨微风入,莺啼柳色新。
8、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9、李白也有一首描写春风的诗,却不像贺知章这么精巧,而是透着一点忧伤:
10、第三句写的是柳叶,第四句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柳叶都是这把剪刀裁剪出来的。
11、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12、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它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被后人誉为:“赋物入秒,语意温柔”。
13、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14、《咏柳的诗意》2﹑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唐诗中有不少篇章都写得很美,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都写得富于诗情画意。多让孩子读一读,背一背,可以受到美的陶冶,有利于身心健康。3﹑可以为孩子将来学习汉语打下基础。诗歌中,既有不少儿童不认识的字,又有许多语法现象,学龄前阶段背些诗歌,可以使儿童提前接触汉语知识。不少人文学修养好都与他们从小接触过唐诗有关。4﹑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唐诗是古代的文化,在给孩子讲解唐诗时,可以随着讲解,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懂得一些历史知识。这比单纯地讲历史,更容易受到儿童欢迎。
15、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6、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7、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18、机械反映论的特点,是满足于客观对象和艺术形象之间的统一性。因而,虽然文章的题目叫做“赏析”,却没有任何分析。本来所谓分析,起码应该分析矛盾,如果拘泥于统一性,就谈不上矛盾。号称分析,却为什么连矛盾的边都沾不上呢?因为一切经典文本的形象都是完整的、天衣无缝的,从表面看来是没有矛盾的。矛盾是分析出来的。而分析是要有方法的。
19、诗人的首句写了整个柳树的特殊形态。人们先看到了是它的被碧玉妆成,婷婷玉立的风姿。
20、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21、柳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呢?
2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23、春风似乎很受人们的喜爱,经常被写进文学作品中。出名的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就描写过他在湖边感受到的春风:“终于,太阳的光线形成了直角,温暖的风吹散了雾和雨,更溶化了湖岸上的积雪,雾散后的太阳,向着一个褐色和白色相间隔的格子形的风景微笑,而且熏香似的微雾还在缭绕呢。”
24、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的剪刀
25、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26、身在春光里,心怀大地恩。
27、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20字内)、照片1张。
28、作者简介: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注释:咏柳:一作《柳枝词》。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妆:装饰,打扮。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29、有了还原法,诗中一系列矛盾就都显示出来了。
30、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31、二月春风还能裁剪出朵朵漂亮的桃花。
32、柳暗花明春事深。——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3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34、“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一系列艺术构思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3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6、命运就像自己的掌纹,虽然弯弯曲曲,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37、在1914年11月颂布了我国史上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植树造林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还可以起到扩大大山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田野、调节天空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38、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39、旧游无处不堪寻。——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40、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41、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拟人化地用了个“裁”字,表现了初春柳树的美态,精心刻画出其形、其色、其神,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新奇、灵动又自然贴切,令人叫绝.
42、作者:(唐)贺知章|朗诵:卫东
43、由此可以看出,包含在这样已首小诗中的矛盾是多元的,光从一个方面揭示出一重矛盾,已经难能可贵,要从多方面加以揭示,难度是很大的。传统的机械反映论仅满足于对象与形象之间的统一性,是不可能深入到作品内在的奥秘中去的,从而也就不可能使分析重为有效。
44、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流畅,又华美。
45、“幼儿学诗”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来
46、第万千柳丝表现了“柳树的特征”。不但写了柳树而且歌颂了春天。
47、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48、第二句写的是柳条,它柔软向下垂。它很象织成的绿色丝带,这把柳树的又一特殊形态描绘得维妙维肖,真是化功之笔。
49、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出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乐府吴声歌曲古辞《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南朝梁萧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中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50、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春风的描写就更加浪漫了,例如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还有白居易的“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等等。
51、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好饮酒,与李白友善。诗多祭神乐章和应制之作,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52、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从整体写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妆饰而成。是说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用“碧玉”形容柳树的嫩绿碧翠,突出它的颜色美。
5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5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5、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56、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57、结语:好啦,今天的奇妙语文学习之旅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58、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9、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60、古诗《咏柳》的诗意是:“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61、贺知章是唐朝非常出名的诗人。他的诗存世不多,但流传甚广。贺知章与大部分郁郁不得志的诗人不同,他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状元,年少成名,一生旷达潇洒。他当过礼部侍郎和工部侍郎,唐玄宗当皇帝时,也非常赏识他。直到八十多岁,贺知章才致仕回乡,写下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戳中了不少游子的心。
62、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顾敻《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63、请小朋友说说古诗里面表示“数”的字有哪些?(提示答案: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