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花间集》的作者是共65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花间集》的作者是吧!精选65好句内容如下:
1、全词纯用赋体,毫无修饰,却非常生动,犹如电影镜头,将当日采莲情景摄入,尤其「更脱红裙裹鸭儿」一句,清水出芙蓉,把采莲少女的天真烂漫、娇憨活泼写绝了。这种鲜活的表现力即便是丹青妙手也要自叹不如,后世词人,能够写出这种句子的可谓凤毛麟角。
2、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3、比如“雨霖铃”最初模仿的是雨水打落瓦片;
4、这套书以宋代晁刻本、鄂州刻本为底本,参考汤显祖点评本等其他几个重要刻本综合勘校。
5、•胡云翼:《宋词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转引自刘尊明、白静:《20世纪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7、由于作者处于社会动乱的晚唐五代,加之夹有几首关于男女性爱生活的鄙俗描写,该书受到一些批评。如南宋诗人陆游在为此书作跋时写到:“《花间集》,皆唐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仍流宕至,可叹也哉!或者,出于无聊故耶!”
8、然而我们翻开这部「词经」,却发现里面写的大都是女子相关的情事。这些女子或在深阁梳妆,对镜自怜,或在高楼垂泪,望远怀人,无不含有一种楚楚可怜、哀怨自伤的意态。看到这些,难免让人目瞪狗呆,温庭筠韦庄这些大老爷们整天化身闺阁女子自怨自怜,几个意思?莫非个个都是女装大佬?
9、《花间集校》是一本小书,本以为只是很简单重排校印,没想到来来回回竟改了六七个校次,从文字到版式、表格、插图,过程的复杂程度大大出乎意料。在编校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朋友、同事以及李先生家属的无私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本小书这才顺利与大家见面了。在此特志谢忱!
10、作者:(后蜀)赵崇祚编、杨景龙校注
11、其该书流行这么多年,学术界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妄做调整,恐怕会破坏历史逻辑。
12、当时,这批后蜀词人刻意模仿温庭筠艳丽香软的词风,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题材,互相唱和。因女人素来以花相比,便称写女人之媚的词集为《花间集》,集子的作者也被称为“花间词人”。02《花间集》介于唐诗与宋词两大期的过渡时期,对宋词及其以后词的繁荣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它在文学艺术上的价值、作用、贡献和地位是不可忽视和否认的。
13、《花间集》,顾名思义,花丛词,花月事。
14、《花间集》的地域特征
15、 使用女性的形象和语言来进行创作的男性诗人们仿佛具有了“双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基于自身性别立场的偏颇和同异性的抗争,挖掘出来了“男性之潜隐”的“女性化的情思”,两性在爱情心理上的共融点就此被打通。这是男性创作者们对于自我性心理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表露,也正是基于男性的着笔,花间词对于女性之美的刻画极为丰富,对于男子的负心和女子的怨念则隐略与柔化了许多,于是那女子的形象遂成为了“一个忠贞而挚情的美与爱的化身”,成为在情爱叙写当中引人以无限遐想的起点和终点。
16、 从词的叙事主体来看,闺阁之中的思妇形象是的主角。作品中女子的形象常是“云鬟半坠”“金凤搔头坠鬓斜”,如此的慵懒无力,兼以“舞衣罗薄纤腰”“含愁独倚金扉”,一位瘦弱多情、惹人怜爱、具有女性魅力的闺妇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17、读词,才能唤醒生活的美;读词,才能体味情感的真。
18、「感士不遇」云云,很有硬套之嫌,「《离骚》初服」这种解释,虽不能说毫无根据,即便真有,也多是无意识的流露,而非刻意寄托。
19、《花间集》是我国一部词集。花间派是我国一个词派。《花间集》内容上虽不无缺点,然而在词史上却是一块里程碑,标志着词体已正式登上文坛,要分香于诗国了。
20、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
21、其实,你只是不喜欢背诵,你喜欢诗词。
22、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谣集》发现之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最早的词选集。
23、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竞富尊前,数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
24、王国维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花间词》是五代词的主体,大部分作品不烦注释,反复涵咏洛诵即可得其旨趣,我们重新印制这个小书,就是希望它成为大家使用称手的本子。
25、皇甫湜性情暴躁,儿子抄诗写了错字,他顿时怒骂不已,甚至等不及家人给他递棍子,直接把儿子的手臂咬得鲜血淋漓。果然,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辅导功课才是家庭矛盾的较大来源,古今皆然。
26、《四库总目》云:「《花间集》十卷,后蜀赵崇祚编。崇祚字弘基,事孟昶为卫尉少卿,而不详其里贯,《十国春秋》亦无传。案蜀有赵崇韬,为中书令廷隐之子,崇祚疑即其兄弟行也。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或在蜀任官,或在蜀生活),词风近似,故史称“花间词派”,作者亦被称为“花间词人”。
27、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28、经过大半年的认真学习,种草意识不断增强,养花技能有所提高,作为花草小白,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大半年来,仅折腾死了六七棵,和成绩比起来,这些缺点和不足也就不算啥子了!
29、该书封面设计延续了去年我们出版谭献《箧中词》的思路:上小半部分是白底衬着传统团花,分量小一点儿,下半部浅咖色,有点近似牛皮纸,书名集清代流行的版刻字体,有人称之为“康熙字典体”,书名下是从欧阳炯原叙中选取的一段解说“花间集”之所以为“花间集”的文字。整体风貌是落尽繁复,简约典雅,既有现代感,又有不乏古典的韵味。设计者刘静老师自己开玩笑地说,此为“中式后现代”。
30、数量上,共500 首;内容上,以儿女风情为主,悲欢离合。此外,也有地方风物、史事古迹、边塞人情、山水花鸟……
31、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同上)
32、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33、书中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词人的代表作品,共500首,分十卷,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题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34、《花间集》中的佳句: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春光好,公子爱闲游。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留不得,留得也无益。
35、【《花间集》的作者是】《花间集校》1998年重印时,撤去了八幅书影,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可惜。
36、《折柳曲》、《大堤曲》中的名句,为历代乐府传唱;“涉江采芙蓉”、“送别临江渚”等诗篇,都是杰出作家的创作。春秋战国时,赵楚两方一用玳瑁珍宝装饰刀剑居室,一用三千食客以美玉缀履;晋代石崇与王恺酒席前竞比珊瑚树谁多谁大,这些莫不是奢侈竞富,争门第高下。
37、《花间集序》云:今卫尉少卿字弘基,以拾翠洲边,自得羽毛之异;织绡泉底,独殊机杼之功。广会众宾,时延佳论。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以炯粗预知音,辱请命题,仍为序引。由此可知,赵崇祚字弘基,任卫尉少卿。
38、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其一)
39、解读中国历史,不管喜欢与否,你得解读那些君主帝王。而在他们中,隋炀帝算得上是个昏残荒淫的“”人物。《花间集》的几位作者都讽咏隋炀帝荒淫无度,害民亡国。荆南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大夫孙光宪的《河传》其描写形象,讽意深刻。“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隈倚渌波春水,长淮风不起。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除隋炀帝外,《花间集》的作者还讽咏了南朝齐帝萧宝卷、春秋吴王夫差、陈后主、唐玄宗等君主帝王的昏残荒淫。
40、•赵崇祚:《花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41、《花间集序》的理论宣示
42、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不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弄花香满衣,拂花叶凄凄。醉言花间意,别情花如依。纵君解花语,霜雪下花篱。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弄花香满衣,拂花叶凄凄。醉言花间意,别情花如依。纵君解花语,霜雪下花篱。
43、清词大家厉鹗有《论词绝句》绝句十二首,其一有句曰「颇爱花间肠断句,夜船吹笛雨潇潇」。《花间集》选词五百首,厉鹗却独拈「夜船吹笛」一句作为代表,可见对《梦江南》的欣赏。同时也告诉我们,像《梦江南》这么美,又这么清浅近人的词,《花间集》里面还有499首。
44、比如“菩萨蛮”就是以歌女的名字来命名,因为她最擅长这种调……
45、真正的没文化,是从一切文字中寻求所谓的「文化感」|如何理解诗词的深层内涵| 诗词写作者的2018年终总结 | 古典诗词的衰落与庶民的胜利 | 宅居期间,诗人们的朋友圈不慎流出 |花事集|續花事集
46、这是一本能够妆点你生活的书。
47、叶嘉莹先生曾说:“词有了它特殊的美,是从《花间集》开始的。”
48、《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该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49、古籍爱好者可加QQ群,群号为:597103602
50、目前中国高校中文系必修书目。
51、读一次《花间集》,你只知道辛辛苦苦的背词,但你知道吗?它们都是歌,可以唱出来的。
52、花间词派创始人是晚唐出名词人温庭筠,主要成员是五代西蜀的一批词人,如韦庄、牛希济、欧阳炯等。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共六十六首、孙光宪共六十一首、顾敻共五十五首、韦庄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鹗,人各六首。编者赵崇祚自己一首也没有,序者欧阳炯只有十七首
53、940年(广政三年),后蜀赵崇祚编纂《花间集》十卷。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文人词集,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花间集》编纂者赵崇祚的生平事迹,仅在欧阳炯《花间集序》《宋史·艺文志》等史籍中有简略的记载。
54、读词,较大的障碍就是一知半解。因相隔千年,粗糙的校对和不全的注释难免会让读者产生“误读”。
55、《花间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词总集,在莫高窟发现《敦煌曲子词集》之前,它算是文学史上流传的一部词总集。该书由五代时期后蜀赵崇祚辑录,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牛峤、和凝等十八家共500首词作。
56、《花间集》具有开五代词和宋词历史先河的作用!《花间集》10卷。后蜀赵崇祚编。收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琼、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18家词498首。宋开禧刻本,有开禧元年(1205年)陆游二跋。明温博补录李白、张志和、元结、刘禹锡、李涉、王建、白居易、薛能、徐昌图、刘燕哥、无名氏、李景、李煜、冯延巳等14家词71首。现代出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花间集》有考证!
57、它不是小时候老师要求强制背诵的任务,它就是我们的日常起居。
58、时大蜀广政三年夏四月日叙。
59、 花间词描绘了女性的形象,采用了女性的视角和语言,剖开了女性的心理,展现出女子在两性关系中的心理活动,这与以男性心理与男子豪情为主体的传统文坛、主流文坛格格不入,也因此独树一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解放性和进步性。
60、我们不背诗词,我们把生活过成诗词。
61、读好词,品真意,感深情,养玲珑心。
62、《花间集》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共同点:体裁上都以起源于民间的“小调”为抒写形式;内容多描写男女相恋,悲欢离恨,离愁别绪;创作风格偏于阴柔之美,有文小、质轻、径狭、境隐等特征。
63、还有豪华席位上的公子,彩绣帷幔遮挡的闺房中的佳人,互相传递一页页的五色花笺,写出一首首构思巧、文词美的诗章;举起柔细白嫩的手指,以檀香木制的拍板依歌曲节拍敲打,那清丽绝伦的歌词,更增加了少女俊俏妩媚的姿色。
64、另外,这次重排也涉及到一些标点符号的改动,主要是初版时很多地方没有使用书名号,编辑时我们顺手做了添补。
65、这个本子后来多次加印,使用的都是初版的纸型。去年,社里打算重印该书,铅印早已被数字排版取代,旧的纸型不能再用,于是重排重校重编,现在新书终于又跟大家见面了,内容虽然无多变化,但面貌却是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