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抒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共67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抒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吧!精选67好句内容如下:
1、诗人在旅途中,他早早的起来赶路,残月挂在天边,村店的野鸡叫了,板桥上弥漫着清霜,都是旅人的足迹。槲叶飘落,枳花绽放,令我想起了家乡,遥想着野鸭大雁,早就挤满了河塘。
2、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4、乡是中国古典诗词百写不厌、历久恒新的主题。他乡风物、异域人情,极易触动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怀,生发出动人的诗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即以表现因偶然机遇触动的乡愁而为人传诵:
5、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6、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7、《乡愁》作者: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8、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9、“谁家”犹言“谁人”、“何人”;在暗夜里听到笛声,诗人的疑问有两个:何处在吹笛?谁在吹笛?按常理应该先问“何处”,这里不写“何处”写“谁家”,一是为了协调律绝的平仄,二是表现了诗人急于要知道吹笛人是谁的急切心情。是和自己一般的旅人游子?是乐工?是歌妓?为什么要急于知道吹笛人是谁?这恐怕就与笛子吹奏出来的曲调有关了。这些诗人都不去写,但已暗暗地为下文蓄势。“玉笛”,极言笛子装饰的精美;这和“暗”字相龃龉。诗人想象到笛子的华美名贵,也证明了笛声的激越悠扬和曲调的动人心扉。不经意的修饰,都在为下文蓄势。
10、诗人在漂泊羁旅中,看到北固山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景色,触发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1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4、翻译: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15、——施肩吾《古别离二首》
16、与此诗注重描绘具体物象不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则展现了更为宏大的场面:青山绿水,潮涨江阔,平静江面上一帆醒目高悬,越发衬托出浩渺烟波的壮美,给人独特的视觉感受。残夜将尽,红日从江面冉冉升起。春天来得格外早,春天的气息似乎直伸入旧年的年夜。
17、语出晏几道的《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何处的人情能温厚似故乡?
18、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19、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0、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1、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22、诗词君:据考证,这是岑参一次远赴西域时所作,此时的诗人34岁,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23、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24、语出赵嘏(gǔ)的《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意为:马的嘶鸣像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听见那钟声,就不由得想起故乡青翠的山峦。
25、出处:宋·李觏乡思
26、否则你可能再也刷不到这个号了
27、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28、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9、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30、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31、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步出城东门》“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32、最后,我们以王勃的一首小诗《山中》结束全篇:
3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4、——令狐楚《相和歌辞·从军行》
35、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36、汉?佚名《别诗》远行的人怀想着遥远的前路,客游异乡的人思恋着家乡。
37、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3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所用典故:雁足传书。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39、此句出自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意为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40、《静夜思》(唐·李白)
41、(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42、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4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5、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46、二诗的时间定位几乎是一致的,都选在由冬入春、昼夜交替之时。在这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时刻,诗中所写景物无不突出“变化”:
47、时间一天天近了,乡愁扑面而来!
48、解读: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古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49、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50、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52、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5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
5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5、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泛指北方所产的马。越鸟:泛指南方的鸟,胡马南来后仍依恋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马和鸟尚恋旧不忘本,暗喻对故国对乡土的眷念。
56、诗词君:在一个除夕之夜,诗人还羁旅在外,在一个旅馆里,映着寒灯,他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57、【抒写思乡之情的诗句】战国?楚?屈原《九章?哀郢》反:通“返”。故乡:指故林,故枝。狐死必首丘:据说狐将死时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首,头朝向。以飞禽走兽不忘出生之地,喻指对祖国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后来以形容对故乡的热爱、怀念,不忘其本。
58、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才17岁,当时他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因其为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千万别以为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很多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59、这首词作于南宋消亡之初,元军攻破临安后,词人开始流浪,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为了表达自己羁旅在外的思归之情以及亡国的无奈,写下了这首词。
60、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61、语出宋代李觏(gòu)的诗作《乡思》,意思是: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看不到我的家。
62、唐·张九龄《西江夜行》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63、——王安石《泊船瓜洲》
6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65、宋·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6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67、四句写闻笛所感,总之,无论吹笛人是谁,有意无意,吹者自吹,听者自听,暗夜中当户伫立的诗人,的确完全被那哀伤幽怨的曲调感动了。其次,李白离开故乡的妻子已经有数年了,但一事无成。可能是无颜面见年轻妻子吧,读古人诗,我们会发现,但凡遇到zz失意、生活困顿或是暮年衰朽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思乡之情,李白在本诗中抒发的难以遏止的乡情,正是他zz失意的表现,并不纯然是因为孤独而思念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