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关于秋菊的唯美诗句共62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关于秋菊的唯美诗句吧!精选62好句内容如下:
1、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2、《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曹雪芹
3、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4、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5、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得到了众多朋友的喜爱。秋天到了,菊花开了,秋天赏菊正当时,让我们来看看4首描写菊花的诗词名篇,这些诗词淋漓尽致展现菊花之美,让人拍案叫绝。顺便提一句,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文化爱好者。如果你喜欢诗词,一定要关注我哦。
6、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7、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8、【关于秋菊的唯美诗句】译文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9、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10、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11、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12、译文: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13、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14、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15、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16、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17、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18、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1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出自宋代诗人朱淑真的《黄花》。
21、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2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3、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24、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25、你最喜欢哪一首呢?
26、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27、宋·苏轼《赵昌寒菊》
28、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29、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身世坎坷,深陷牛李两派漩涡,却偏偏仕途不畅,无法施展才华。所以他的诸多爱情诗,实则乃是自伤身世的言志诗。这一首《野菊》同样是借景抒情,借物咏怀,通过野菊花的凋零来展示内心的悲伤。所谓“不敢霜栽近御筵”,乃是正话反说,说野菊花资质庸劣,不敢入皇上朝廷之眼。实则乃是李商隐怨气之语,本有大才,却偏偏被认为是野菊,只能被遗弃在偏僻之地,真是悲伤逆流成河。
30、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31、隐德家声累世闻,考盘幽涧作闲人。
32、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33、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34、重阳席上赋白菊
35、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36、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37、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我们都知道陶渊明特别爱菊花,“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因此,陶渊明或者陶靖节被人们看成是菊花的别名。后世诗人写菊花,往往会带上陶渊明的名字。比如元稹这首诗,一句就用“似陶家”三个字,巧妙带上了陶渊明,赋予菊花一种雅士之风。
38、(作者)黄巢(朝代)唐
39、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40、它们飘逸潇洒,暗香盈袖。
41、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42、《菊又秋荣》摄影:江燕
43、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44、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45、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46、最深情的思念——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47、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48、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49、献给这些美丽的花儿。
50、(作者)郑谷(朝代)唐
51、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52、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53、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54、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5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56、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57、最伟大的忧思——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58、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59、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60、我还发现它是实心儿的,大约有50厘米高,径是嫩绿色的,腰挺的直直的,真是好看,像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多姿。再看那一簇,圆圆的、黄盈盈的,像金色的太阳,光芒四射,真让人看不够。百种菊花,百样姿色,真是说不尽,意无穷。
61、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62、——宋·韩琦《九日水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