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莲花禅语共71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莲花禅语吧!精选71好句内容如下:
1、《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
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地位非常尊崇的一座大佛,连万佛之祖释迦牟尼佛对他也非常认可。
4、大同地区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生活服务型微平台,只为服务大同老百姓,拓展大同新世界。
5、东方般若智慧•茶道•艺术•香气
6、佛曰: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方一净土;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佛曰:心如莲花,人生才会一路芬芳
7、佛宝,指圆证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泛指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及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弘传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
8、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9、我们要证的佛性,就是天上的月亮,但我们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样子,于是佛陀用手指给我们看,但我们并未理解,执指为月,以为手指就是月亮,经文就是引导我们证佛性的指月之手。
10、僧问(禾山用安禅师):“莲华未出水时如何?”
11、 今生,将是我在娑婆世界的最后一生,这真是一件天大喜事。当慧命在红尘历尽劫难之后,我终于可以回归万有的源头。那么,还有什么值得抱怨、唠叨、遗憾、痛悔、嗔恨的呢?
12、火红莲是绚烂的战火,是末世之火,像莲花一样绽放,蔓延。
1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1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5、今生,将是我在六道轮回中最后一生。
16、战火抚平一切后可以重新开始,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能劫后余生?那是有人帮你渡劫,有善知识相助说明福报深厚。
17、养心禅语:心若莲花
18、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19、立秋后吃葡萄的,都看看,别说我没告诉你哦!
20、师曰:“水仙头上戴,好手绝跻攀。”
21、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22、佛教完全不同于其它宗教,佛教里的佛经浩瀚如烟海,很多人会因此陷入“选择恐惧症”,想要修行却无从下手,茫然不知何为。那么,当读过了《楞严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3、"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
24、—— 内修静心、外养私密 ——
25、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26、回到红莲业火的话题上来,红莲业火让人胆战心惊!我们正在经历的新冠病毒,也是多么可怕。灾难前我们人类是那么渺小。
27、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其实这八万四千法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的,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8、——摘自《五灯会元》
29、慈悲是你较好的武器。
30、有些事,只要你决心去做,就要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摒弃世俗的言论,不要犹豫,不必解释,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再说也是无用。不管你做什么,都要考虑那些最在乎你的人的感受,别让他们担心或哭泣,和他们一起享受生命的乐趣。得意时勿轻诺,愤怒时莫暴动,挫败时不言悔,人生之舟才能平稳前行。
31、理出整部《楞严经》所讲的故事,再将这部佛经放入全部的佛教典籍里面,宏观地比较后可以发现,《楞严经》就是一部缩小版的全三藏十二部佛经。
32、【莲花禅语】悲过了,自会快乐。
33、生活的美好不是追求终点的辉煌,
34、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35、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36、人生四种修为:一是忍得过。忍得一时之气,消得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较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不逃避,直面惨淡的人生。四是放得下。放下偏执,放下记忆,放下不甘,放下欲望,平平淡淡,简简单单。
37、莲花代表佛陀的智慧(开花)。能返妄归真。就能成佛(结果)。修行过程中的进进退退现象。当你修行退步了就会出现莲花枯萎。当你精进修行莲花就会显露光明。;全句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枯荣。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38、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9、每一次的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40、莲的特性可用来表达佛教的理想。
41、若心如莲花,何惧浮华喧嚣;
42、才懂得:苦尝过了,才知道甜。
43、业火红莲是什么?这就是,火如莲花绚烂绽放。
44、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
4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46、在《法灭尽经》里佛预言,佛法转灭时,《般舟三昧经》和《楞严经》将是较先灭去,为何呢?前者是难行,后者是难知。
47、曰:“出水后如何?”
48、如来即唤阿傩、迦叶二尊者相随,离了雷音,径至灵霄门外。忽听得喊声振耳,乃三十六员雷将围困着大圣哩。佛法旨:“教雷将停息干戈,放开营所,叫那大圣出来,等我问他有何法力。”众将果退。大圣也收了法象,现出原身近前,怒气昂昂,厉声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如来笑道:“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今闻你猖狂村野,屡反天宫,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
49、 什么叫悟?什么叫迷?悟迷在你一念间,在自己心里的一念!当生起贪、瞋、痴、慢、疑、身、边、戒、禁、邪这些念头,你就是众生,邻近六道。当产生慈悲心的时候,念众生念佛的恩德,你就是佛心,就是菩萨心。
50、我在想,人的一生会是永恒的:肉体逝去,灵魂永存。不要再驻足于花园,因为没有长盛不败的花;不要沉游于现实的享乐,因为没有用之不竭的财富;不要梦想长生不死,因为没有精神的支撑,那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的皮囊。倒不如做一朵莲花,在至臻的美中,留一缕芳魂不断绝。
51、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是证悟正觉,得到果位的无上大自在。
52、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53、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54、过了一小会儿,少妇突然间死去,身体膨胀腐烂,体液外溢,遍身恶臭,牙齿和头发脱落下来。
55、相信各位追剧的上仙上神们
56、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
57、禅定可令心专注,心专注则不乱其所为。心定则气定,气定则神定,神定则性定,性定则禅定,禅定则能至无为之境,而无为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更胜有为之为。
58、生命不止,岁月不息,
59、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60、任世态炎凉,亦守心自暖。
61、凡尘游走,自有苦乐哀愁。
62、假如把全部佛经都放进一篇学术论文里面,结构便是这样的:
63、唐伯虎的《桃花庵》说道桃花庵,
64、(FROM:(佛学大辞典),业火,譬喻)恶业害身譬如火。又名烧地狱罪人之火。以后者由前世之恶业所感故也。楞严经卷八曰:“以业火干枯。”
65、无论我每日与何种人混迹一起,我与她他们之间都将是最后一世相遇,最后一世的缘聚。在这最后一生当中与他们相逢,应该值得珍重。
66、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67、滋味浓厚者,减三分让人尝。这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68、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69、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70、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惠能禅师听到了。惠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惠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71、欢迎喜欢释本性老师禅语的读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与更多的同好们互动交流、分享结缘。你有什么新见解、新感悟,可以发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