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两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共70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两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吧!精选70好句内容如下:
1、(优雅、悠然、纯洁、舒展、自由)
2、“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奶。
3、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4、邻人回答他是到山里去了,归来时怕是要黄昏时分了。
5、(3)把这九种景物填写在这张画(指黑板)上,让它看起来像一幅画。
6、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
7、“卧剥莲蓬的样子”能想象出来吗?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田园乐·其六唐代: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雨过山村唐代: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过故人庄》
9、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三首古诗,大家先来把这三首古诗的题目依次读一读。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1、画:篱落、一径、枝头
12、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
13、【两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先师:对孔子的尊称。遗训:留下的教诲。
14、(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5、师:如烟的春雨,给田园笼罩上一层薄薄的雾霭,于是,诗人把自己从繁忙的劳作中抽离出来,用眼睛去看,他看到了——
16、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字。
17、l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18、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19、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20、(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1、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则在七古、七律之外,因其风格的差异视七言歌行别为一体。《昭昧詹言》说“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
22、读诗题,解题意。
23、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24、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
25、了解了诗中乡村生活的人物和他们各自所做的事,你能说说全诗的大意吗?
26、如果此时大儿、中儿、小儿听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27、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28、《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29、(读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30、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会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体会作者蕴涵在词中的思想感情。
31、提问:别有天地,非人间,是哪里呢?
32、预设: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3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34、(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35、说明:把词语填在合适的地方,使得板书像一幅画。组合的答案并不是较好的。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该得到肯定。用这种组合词语的方式使得诗歌的画面感更加凸显。
36、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37、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8、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
39、第二课时(《四时田园杂兴》)
40、C C项,“表明诗人不想实践先师遗训,只想避世隐逸”表述错误。“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意思是:就像这样,在简陋的木屋里长吟,暂且做一个耕田之人吧,本诗叙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从而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在诗人看来,孔子、颜回他们那样的理想,只能是远望,是可望而不可及,所以他选择归隐田园,夹杂着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41、(1)《四时田园杂兴》
42、(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古诗的情况。首先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指名读)
43、品“卧”。“卧”是什么样的姿态?
44、2.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45、译文: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46、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47、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
48、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49、范成大身处南宋中期,南宋政府为买和平,每年需收缴大量民脂民膏向周边的金,辽,西夏纳贡,年复一年,民间生活日趋艰难。了解这些背景,再诗诗人笔下“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句,你会觉得沉重,你不能不读到诗人发自内心的对农人的同情。
50、《归园田居·其三》
5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52、 乡村四月(宋)翁卷
53、“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没有找到)
54、先师指孔子,道指安贫乐道,治国之道;他向往的是决心效仿前贤,归耕田园的生活,远离污浊世俗,躬耕自给。能够结合诗句分析正确即可。
55、诗歌第第二句写出乡村美景,第第四写四月的农人。那么四月乡村的人又在做什么呢?
56、l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5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58、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59、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60、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至臻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61、引言:第六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随着课文的学习,我们走进了自然和谐的乡村人家,游览了辽阔宁静的牧场之国,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乡村四月。
62、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63、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臻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64、图文结合,初读感知
65、诗人作者的简介。相关田园诗的积累。词、词牌的相关知识。
66、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干自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你们向往这样的生活吗?师引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67、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68、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是农家耕种的时节,看着乡村四月大好的春光,看着家家户户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一年之计在于春”,你能体会乡下人家此时的心情吗?(他们享受着大好的春光,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忙碌并快乐着。)
69、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70、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诗歌四句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